提昇心的品質:禪修心鑰
禪修的基本指導

在禪定中,我們於身心上尋找一種深刻、清明與精確的覺知, 這直接的覺知會對我們展現生命的真理——身心相續的本質, 我們對「常」就不再存有幻想,而從「身心非苦」的幻想中解脫。



禪定與戒律的關係

修習禪定,並非為了獲得別人的讚歎,相反地,是為了促進世界和平。

我們努力領會佛陀的教法,同時也接受信賴的老師指導,希望自己也能達到如佛陀一般的純淨境界。一旦明瞭,這份純淨原本就存在於自心,我們便可鼓勵他人,並分享此佛法與真理。總結佛陀的教法,可分成戒、定、慧三部分。

首先會先提到戒,因為它是其他兩者的基礎,其重要性再如何強調也不為過,缺少戒便無法進一步地修習。對在家人而言,基本須持守的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遵守五戒能培養人基本的純淨,使修習較易有所進展。
 
﹝戒律來自於人類基本的感覺﹞
 
戒律並非佛陀傳下來的一套命令,也無須限制於佛教的教法之內,事實上,戒來自於人類的基本感覺。例如,假設我們有股突如其來的怒氣,很想傷害別人,但如果易地而處,並如實深思原本想做的事,便很快會回答:「不!不要這樣對待我,那是多麼殘忍又不合理!」假若我們對要做的事有這種感覺,那麼,可以確信此事是有害的。
 
如此看來,道德可視為我們與其他人相同感覺的顯現。當我們了解被傷害、不受呵護與照顧的感覺,就會開始避免傷害別人,也會決定說實話,避免惡口、妄語或毀謗。隨著戒除憤怒的言行,粗重、不善的心就不再生起,或至少慢慢減弱,並降低出現的頻率。

當然,憤怒並非我們傷害別人的唯一原因。貪欲也會讓人嘗試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侵佔某些東西;或者,性欲也會讓人去追求別人的伴侶。同樣地,如果我們顧及這樣做會傷害別人,就會努力避免屈服於淫欲。
 
即使只是微量的酒精,也會讓我們變得不敏感,而容易被粗重的貪或瞋動機所支配,有些人便為毒品或酒精辯護,而說它們是無害的。相反地,它們非常危險,甚至會使善良的人變得忘失。就如罪犯的幫兇一般,酒精開啟了眾多問題之門,從語無倫次到爆發不可思議的狂怒,甚至發生害人害己的過失,每個酗酒者都令人無法預測。因此,戒酒是個保護所有其他戒行的方法。

對那些想更進一步持戒的人而言,還有在家的八戒與十戒、出家尼眾的十戒,以及比丘的二二七條戒。
 
﹝持戒有助於禪定﹞

在禪修期間,改變某些行為是很有用的,有助於強化禪修。禁語與禁欲分別是正語與性行為的適當表現;要吃得清淡,以避免昏沈,同時還可削弱對食物的欲求。佛陀建議中午以後直到隔日清晨禁食,如果很難做到,只能在午後吃一點。這樣可多些時間練習,或許還可發現,佛法的滋味勝過世上一切滋味!

潔淨也有助於培育內觀與智慧。你要洗澡、修剪指甲與頭髮,並注意排便的規律性,這是大家所熟悉的內在清潔。於外在上,你的服裝與寢室則應保持整齊清潔。如此奉行,可以讓心清晰與敏銳。當然,你也不能沉迷於潔淨,以禪修的情況來說,裝飾品、化妝品、香水與花時間美化、修飾身體,都是不恰當的。

事實上,世上沒有任何裝飾品勝過純淨的行為—戒,沒有比戒更具保護性,也無其他基礎能讓內觀與智慧之花綻放。戒帶來一種美,不是塗抹在外表的美,而是發自內心並映照於整個人身上的美。這適用於任何人,不論年齡、身分、家境,是四季通用的裝飾品。因此,請確保這項美德清新且具有活力。
 
然而,即使淨化言行到一個相當的程度,戒也還不足以馴服心。我們需要一個方法,好讓心靈成熟,幫助我們了解生命的本質,同時讓心獲得更高層次的體會,這方法即是禪修。
 
禪修的基本指導
﹝一、坐禪﹞

◎選擇持久又舒服的姿勢
 
佛陀建議我們,不論是森林裡的一棵樹下,或其他安靜的地方都適合禪修。他說禪修者應安詳地結跏趺坐;如果盤腿而坐確實有困難,也可以用其他坐姿;而背部有毛病的人,坐在椅上也無妨。為了使心達到真正的祥和,我們必須要確保身體處於祥和的狀態,因此,選擇可以持久又舒服的姿勢十分重要。
 
坐時背部要挺直,與地面成直角,但不要太僵直。坐姿挺直的理由顯而易見,因為拱起或彎曲背部,很快便會感到疼痛,且在無其他支援下努力保持端身正坐,便可精力充沛地禪修。

◎覺知呼吸時腹部的起伏
 
閉上雙眼,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自然呼吸,不要用力,不急不緩,只是正常呼吸。你會漸漸覺知到一些感受——吸氣與呼氣時分別感覺腹部的起伏。現在要更敏銳地對準目標,確保心專注在每個完整的過程中,覺知腹部開始膨脹時的所有感覺,並在中間結束階段都保持穩定的專注;然後,覺知腹部收縮時的感覺,從開始直到結束。
 
我們描述腹部的起伏雖然有開始、中間與結束,但這只是為了要讓你明白,覺知應該要持續且徹底,並非要你將整個過程分成三段。你必須仔細注意每個動作,從開始直到結束,把它視為一個完整的過程、一個整體。不要以一種過度集中的心盯著感覺看,尤其別想察明腹部的動作如何開始或結束。
 
禪修很重要的是,一方面要精進,同時也要有精確的目標,這樣心才會直接而有力地與感覺接觸。一種有助於精準與正確的方法,是在腦海裡輕柔地注意覺知的所緣,溫和地在心中默念著感覺,例如「起、起……伏、伏。」
 
◎拉回散亂的心
 
有些片刻心會散亂,你開始打妄想,這時,注意你的心!覺知你正在想的事,讓自己清晰明白,安靜地注意它,在心中默念:「想、想」,然後回到腹部的起伏。
 
要將同樣的練習運用在其他覺知的所緣上,它們在六根門——眼、耳、鼻、舌、身、意任何一門生起。雖然大家都很精進練習,但沒有人能永遠完全地專注於腹部的起伏,其他所緣必然會出現,甚至漸漸明顯。因此,禪修的範圍包括我們所有的經驗——色、聲、香、味、觸與法所緣,如想像的影像或情緒。當任何一種所緣生起時,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它們之上,並在心中溫和地「說」出它。
 
禪坐時,如果有其他所緣強烈影響覺知,而使注意力從腹部的起伏離開,就必須清楚注意它。例如,有個很大的聲音在禪修時響起,在響起時就要立即警覺地注意它。將覺知聲音當作是個直接的經驗,並輕輕地默念「聽、聽」,將它簡明地指認出來。當聲音漸漸減弱,不再明顯,就回到腹部的起伏。這是禪坐要遵守的基本原則。

在心中默念時,無須使用複雜的語言,最好是一個簡單的字,對眼睛、耳朵與舌頭等根門而言,只要簡單地說:「看、看……聽、聽……嚐、嚐。」而身體的感覺,則可選擇稍有敘述性的詞語,例如溫暖、壓迫、僵硬或移動等。法所緣出現時,則是種令人迷惑、變化萬千的呈現,但實際上仍可以簡單區分為幾類,例如思考、想像、記憶、計劃與形象化等。但千萬記住,在運用默念的方法時,目標不在於獲得辭彙的技巧,而是要幫助我們清楚覺知這些經驗的實際特性,而不會漸漸深陷於經驗本身,它可以發展心的力量與專注。在禪定中,我們於身心上尋找一種深刻、清明與精確的覺知,這直接的覺知會對我們展現生命的真理—身心相續的本質。

◎一整天都可連續不斷練習
 
禪修無須在一小時的禪坐後便結束,而是一整天都可以連續不斷練習。當你起身時,要審慎地注意——從想要睜開眼睛開始,「想要、想要……睜開、睜開。」去經驗心中想要的,然後去感受睜開眼睛的感覺。繼續以充分的觀察力,審慎且精確地注意著,從每個姿勢的轉變,直到站起來,開始走路為止。整天當中,你要覺知,並專注在所有的活動上,例如伸直手臂、彎曲手臂、拿起湯匙、穿上衣服、刷牙、關門、開門、閉眼、吃東西等。所有活動都要審慎地覺知,並輕輕地默念。

除了熟睡的幾小時之外,你都要在醒著的時刻中,繼續努力保持正念。事實上,這不是一項沉重的工作,只不過在坐著、行走時,簡單地觀察任何所緣的生起。
 
﹝二、行禪﹞

◎行禪能發展覺知的平衡性、準確性與專注的持久性
 
在禪修期,通常以相同的時間,一整天交替進行坐禪與正規的行禪。一小時是段標準的時間,四十五分鐘也可以。對正規的行禪來說,禪修者可選擇一條大約二十步長的小路,循著步道慢慢來回行走。
 
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禪也是很有幫助的。禪坐前的一小段時間,例如十分鐘,進行正規的行禪,對心的專注很有幫助。除此之外,行禪所發展的覺知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身體在一天之中,總是四處活動。
 
行禪會發展覺知的平衡性、準確性與專注的持久性,在行禪時可觀察到很深奧的佛法,甚至獲得證悟!事實上,不在禪坐之前行禪的行者,就如開部耗盡電池的車一樣,很難在坐禪時啟動正念的引擎。

◎將心繫在走路的感覺上
 
行禪由注意走路的每個步驟組成,如果走得相當快,則注意腿部的移動,而在心中默念:「左、右、左、右。」並覺知整個腿部的實際感覺。如果走得慢,就要注意每一腳的抬起、移動與放下,不論任何一種情況,都要努力完全把心繫在走路的感覺上。當你走到步道盡頭,立定、轉身再度開步時,都要注意有什麼動作發生。
 
除非遇到地上有障礙物,否則不要低頭看腳,在你致力於覺知感覺時,心中留存著腳的影像,對你並無助益。你要專注於感覺本身,而那不是視覺的。對很多人來說,當他能純粹地認知諸如光、痛、冷、熱等身體的所緣時,這是個了不起的發現。
 
通常我們將行禪分成三個不同的動作——將腳抬起、移動、放下。為了維持精確的覺知,我們清楚地區分這些動作,在開始時,心中輕輕地默念每個動作,並讓覺知確實清楚、有力地跟隨,直到動作結束。有個微細的重點是,當腳開始向下移動時,就要立刻注意放下的動作。
 
◎發現感覺中的新世界

讓我們想一下抬腳的動作,我們都知道它的傳統名稱,但在禪修中,重要的是要洞察並了解傳統概念背後,整個抬腳動作的本質,從想要抬腳開始,繼續經歷實際的過程,其中包含著許多感覺。
 
我們精進於覺知抬腳,不要過度去感覺,也不要由於感覺太弱而失去目標,心清晰而準確地瞄準所緣,有助於平衡精進。當精進趨於平衡,同時目標也很清晰時,「念」就會堅實地建立在覺知的所緣上。只有在這三個要素——精進、準確性與念——都存在時,定才能發展。當然,定是心的集中、專一,其特相就是使意識不會散亂或渙散。
 
當我們的覺知愈來愈接近抬腳的過程,就會看到它好像成排的螞蟻爬行過馬路一樣,遠看似乎是條靜止的線;近看時,它開始搖晃、顫動;再近一點,則分散成一隻隻螞蟻。於是我們知道,原本整條線的概念只不過是個幻覺,才清楚明白它是由一隻隻螞蟻連接而成。

如此,從始至終,準確地看著抬腳的過程,那麼,慧心所便會更接近觀察的所緣。當慧愈接近時,就愈看得見抬腳過程清楚且真實的本質。這是人類心智一個令人驚異的事實——當慧經由觀禪而生起並加深時,存在的實相就會以明確的順序顯現出來,隨著慧的進展,禪修者便能知曉這順序。

禪修者最先經驗到的慧,常常是開始明瞭——並非藉由智力或思考力,而是相當直覺的—抬腳的過程是由不同的心法與色法所組成,兩兩成對,一起發生。身體的感覺(色法)與覺知(心法)結合在一起,卻又彼此不同。我們會開始看到一連串內心所發生的事件與身體感覺的全貌,而且能了解心法與色法關連的因果關係。
 
我們會非常鮮明且即時地看到心法如何引起色法——當想要抬起腳,身體移動的感覺便開始了;也會看到色法如何引發心法——當身體感到非常熱時,就會想走到有遮蔭的地方行禪。這種對因果的領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對我們而言,當它生起時,生命就會顯得比以前單純多了,只不過是一連串心法與色法的因果相續。這是傳統內觀發展中的第二個慧。
 
隨著定的發展,我們可以更深入看到,抬腳過程所發生的現象是無常的、無我的,且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出現後消失。這是慧的下一個層次,也是有關存在的下一個觀點,它是由定的覺知而成為可以直接看到的能力。這些色法背後並沒有「人」,它們生起與消逝,根據因果法則,是個「空」的過程。這移動與實體性的幻覺就如電影,就一般的了解,它充滿著人與物體,與真實世界無異,但若把電影的速度放慢,就會看到它實際是由一格格底片的靜止畫面所組成。
 
◎透過行禪發現正道
 
當人在單獨的抬腳過程中保持正念時——當心隨著動作,以念洞察所發生事情的本質時——佛陀所教導的解脫道,便在當下開啟。

佛陀所說的八正道——眾所周知的中道,包含八個要素——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在正念強時的每一剎那,八正道中的五個要素——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思惟,都會活躍在意識中,同時由於我們開始對色法的本質有所領悟,正見也會生起。八正道中的這五個要素同時生起時,心便完全地從各種煩惱中解脫。
 
在運用純淨的心洞察正在發生事物的本質時,我們就不再受愚癡所束縛,而只看到現象的來去。當慧使我們對因果作用的過程有了直覺的理解,明瞭心法與色法如何彼此相關,我們對「法」的本質便不再存有錯誤的觀念。由於看到每個所緣只持續一剎那,我們對「常」就不再存有幻想。也因為了解無常與其背後潛藏的苦,我們就會從「身心非苦」的幻想中解脫。
 
直觀「無我」,讓我們不再驕慢,且從有個恆常自我的邪見中解脫出來。在仔細觀察抬腳的過程時,我們看到身心的苦,因此,不會再受渴愛的束縛。有「不滅之法」(the perpetuatingdhammas)之稱的三種心的狀態—我慢、邪見與渴愛,會在輪迴中讓存在永恆不滅,輪迴是渴愛與苦的循環,是由對究竟真理的無明所造成。審慎地專注於行禪會擊毀這「不滅之法」,讓我們接近解脫。
 
你會發現,專注於抬起腳,竟有那麼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可能性!而它只是出現在向前移動腳,然後放在地上而已!當然,以上在行禪指導中,對覺知的深度與細節的描述,也適用於禪坐時專注於腹部動作,以及其他所有身體的動作。
 
◎行禪的五大功德
 
佛陀描述行禪有五項額外而特別的功德。首先,常練習行禪的人,可以增強長途旅行的耐力,這在佛陀時代特別重要,當時的比丘與比丘尼,除了雙腳以外,沒有其他交通工具。今日禪修的你,可以試著想像自己是位比丘,而思量這個能增強體力的功德。
 
行禪的第二項功德,是增加禪修本身的耐力。行禪需要雙倍的精進,除了用來抬腳的一般機械性的精進之外,還需要心的精進來覺知動作——這正是八正道中的正精進。如果這種雙倍的精進持續在整個抬腳、向前與放下的動作中,必能強化有力而穩定的心的精進能量,每位行者都知道,這對修觀十分重要。
 
第三,據佛陀所說,坐禪與行禪之間的平衡有益健康,兩者交替,會使練習的進步速度加快。顯然地,生病時很難禪修,坐太久會導致許多身體失調的狀況,但交換姿勢與行禪的動作,會使肌肉復甦,促進血液循環與預防疾病。

行禪的第四項功德是幫助消化。消化不良會導致很多不舒服的感覺,因而成為修習的障礙。行禪能促進腸胃蠕動,保持通暢。飯後與禪坐前應該要進行一段行禪,以驅逐睡意。在早晨起床後立即行禪,也是建立正念的好方法,同時還能避免在一天的第一段禪坐時就打瞌睡。

行禪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項功德,是建立持久的專注。由於心在行走時集中於動作的每個部分,專注便會持續不斷。每個腳步都在為接下來的禪坐建立基礎,時時刻刻都幫助心保持在所緣上—最後在最深的層次裡,揭露出實相的本質。所以我用汽車電池來作比喻,如果汽車一直未發動,電池就會耗盡。一位不曾練習行禪的行者,很難坐在坐墊上而有任何成就;但勤於行禪的人,則會在禪坐時自動保持強固的念與堅實的定。
 
我希望各位都能成功地完成這項練習,願你們守戒清淨,淨化言行,以創造發展定與慧的因緣。願各位審慎遵循這些禪修指導,以深入、準確、清晰的正念,注意每個剎那的經驗,因此,你會洞察實相的本質。願大家能看到心法與色法兩者如何構成所有的經驗,如何由於因果而互相關連,所有的經驗如何被視為無常、苦、無我。最後,你終於能當下了解涅槃——徹底根除內心煩惱的無為法。

◎五資助

修觀有如耕耘一片花園,我們有種子——清楚而完整的洞察力,就是用來觀察「法」的「念」。為了栽培這顆種子,滋養植物,進而收成果實——無上的智慧,我們必須遵循五個步驟,稱為「五種保護」或「五資助」(Fiveānuggahitas)。
 
就如園丁所做的一樣,我們必須在小小的土地上圍起籬笆,以防止鹿與兔子等大型動物在柔弱的植物一發芽時,就吃光它們。
 
第一種是「戒資助」(sIlānuggahita)—即「戒」的保護,以防止粗劣野蠻的行為擾動我們的心,使定與慧無法出現。
 
接著,必須為種子澆水,即是要聆聽佛法開示,並閱讀經文,然後審慎地應用所獲得的體悟。而正如過度澆灌會使植物腐壞,此時我們的目的只是為了澄清觀念,絕不是要令自己困惑,迷失於混亂的觀念中。這第二種保護稱為「聞資助」(sutānuggahita)。
 
在此我將詳述第三種保護,即與老師討論的「議資助」(sākācchānuggahita),這可用栽培植物的許多程序來比擬。植物在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東西,要翻動根部附近的土壤,但又不能翻得太鬆,否則根部會失去抓地力。要小心翼翼地修整枝葉,並剪掉枯黃的植物。如此當與老師討論禪修時,老師會依不同的需要,給予每人不同的指導,好讓我們保持在正確的道路上。
 
第四種保護是「止資助」(samathānuggahita)——「定」的保護,避開如毛蟲與雜草等不善心。當練習時,我們精進覺知當下生起於六根門——眼、耳、鼻、舌、身、意——的任何一種所緣。一旦心如此清晰、專注且充滿活力,貪、瞋、癡就無機會潛入,因此,我們可將定比喻為清除植物附近的雜草,或是使用一種非常有益的且合乎自然的殺蟲劑。
 
如果有了上述四種資助,內觀便有機會開花。然而,行者有執取初觀或與強定有關的不尋常經驗的傾向,不幸的是,這點會阻礙他們的練習,而無法熟練地進入更深的內觀層次中。於此,第五種保護——「內觀資助」(vipassanānuggahita)開始作用,這是強而有力地持續到高層次的禪修,不會停下來耽溺在由內心平靜而生的喜,或由定而帶來的樂。對這種喜樂的渴望稱為欲貪(nikanti
tanhā),它非常微細,就如蜘蛛網、蚜蟲、霉菌、小蜘蛛——帶有黏性的小東西,最後卻會阻止植物生長。

即使行者陷入這種圈套之中,一位好老師還是可以在小參中發現情況,並輕輕地將他推回正軌。所以,對禪修而言,與老師討論個人經驗是種重要的保護。
 
﹝三、小參﹞
◎小參的步驟

在密集內觀禪修期間,個人小參應儘可能地常常進行,最好每天都有。小參有正式的結構,行者依下列方法表達經驗之後,老師會針對個別的細節提出問題,然後,才會簡要地給予評論或指導。

小參的步驟相當簡單,你可以先用十分鐘,談談練習時的重點,把它當作是在進行一項研究自己的報告,這實際上即是內觀。試著堅持科學界使用的簡潔、準確且嚴謹的標準。
 
首先,報告最近二十四小時內,你花在坐禪與行禪的時間分別是多少,如果你對此相當誠實坦白,它便可以顯示出你自己對修行的誠意。其次,描述你的禪坐練習,無須詳述每次禪坐,如果有幾次類似的禪坐,可將特色合併在一起綜合報告。試著描述一次或多次最清楚的禪坐細節,從禪修最初生起的所緣—腹部的起伏—開始,然後加入在六根門生起的其他所緣。

結束坐禪的描述後,進入行禪練習的報告。你只要敘述與行走動作直接相關的經驗,無須像禪坐一樣,說明連續生起的所緣,如果你在行禪中使用三分法——抬起、移動、放下,試著包含每個部分與在其中的經驗。
 
◎出現什麼,如何注意到它,有什麼事發生?
 
對一切所緣——真的在禪修中所生起的任何所緣,請以三個階段來報告自己的經驗。第一、確認出現了什麼;第二、你如何注意到它;第三、你看見、感覺或了解了什麼,也就是當你注意到時,有什麼事發生。
 
讓我們以最初的所緣——腹部的起伏動作為例,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確認腹部膨脹過程中出現了什麼。
「腹部膨脹了。」
其次,要去注意,並在心中默念。
「我注意到『膨脹』。」
第三個階段是描述膨脹時發生什麼事。
「當注意到『膨脹』時,我經驗到不同的感受,也就是當時各種感受的變化。」

然後繼續小參,以相同的三階段描述收縮的過程,與禪坐期間發生的其他任何所緣。先簡單提及所緣的出現,描述如何注意到它,以及接下來的經驗,直到所緣消失或注意力移開為止。
 
或許以比擬來說明會有助於明瞭。想像我正坐在你面前,突然伸出手並張開手掌,你會看到我握著一顆蘋果,你把注意力直接對準蘋果,認出它,並且(由於這是個比擬)對自己說「蘋果」。現在,你繼續辨識蘋果是紅的、圓的且有光澤。最後我慢慢拳起手掌,蘋果便消失了。

如果蘋果是禪定的最初所緣,你要如何報告關於蘋果的經驗?你會說:「蘋果出現了,我注意到它是顆『蘋果』,它是紅的、圓的且有光澤,然後蘋果慢慢消失了。」
 
你可以用如此清晰的方式,分三階段來報告有關蘋果的事。首先,當蘋果出現的剎那,你能察覺到它。接著,你把注意力對準蘋果,並認識它是什麼,由於你以蘋果為「禪修」的所緣,你特別精進地在心中默念它。第三,你繼續注意蘋果,並辨識其特質,以及它從你的覺知消失的方式。這三階段過程與實際觀禪所要遵循的步驟相同,不同的是,你所觀察與報告的是腹部起伏的經驗。千萬要注意,當觀察虛構的蘋果時,不要延伸臆想其多汁的樣子,或想像正在吃它。同樣地,在禪修小參中,你的描述要限制在直接的經驗裡,而非對這個所緣的臆想、想像或發表意見。
 
一如你所了解的,這種報告方式是實際觀禪中應如何運用覺知的指引,因此,除了接受老師指導的機會之外,小參也是很有幫助的。行者通常會發現,對禪修而言,做這種報告有激勵性的影響,因為這會要求他們儘量清楚地專注於自己的經驗。
 
◎覺知、精確、堅忍

對於所緣漠不關心、隨性雜亂,或失念、無意識地看著它是不夠的,這不是你無心地背誦一些腦海裡東西的練習。你必須全心全意地看著所緣,儘可能精確地保持專注於所緣上,如此才能洞察所緣真正的本質。
 
儘管我們很精進,但心會散亂,並非總是規規矩矩地一直維持在腹部。這時,新的所緣——散亂的心——生起。要如何處理呢?我們要覺知散亂,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階段是在心中默念「散亂、散亂」。它生起多久後我們才有所覺知?一秒?兩分鐘?半小時?在我們默念後又發生什麼事?散亂的心立即消失了嗎?心還繼續散亂嗎?或思緒減弱,最後消失了?舊的所緣消失前,又有新的所緣生起嗎?如果你絲毫未注意到散亂心,也要告訴老師這件事。

一旦心不散亂,就回到腹部的起伏。你應該要描述自己的注意力是否能回到腹部上,通常在新的所緣生起前,心停留在起伏動作的時間有多長,在報告中說明這點也很好。
 
禪坐一段時間之後,各種疼痛與不悅的感受一定會生起。假如突然生起一陣搔癢——新的所緣,要記得默念「癢」,感覺愈來愈癢或維持不變?有沒有改變或消失?有沒有新的所緣生起,譬如想抓癢的欲望?這些都要儘量精確地描述。各種色、聲、味、冷熱、僵硬、震動、刺痛與心的所緣的無止盡過程也是如此,不論何種所緣,都要應用三步驟的原則。
 
整個過程的所有部分,就像在進行一項沉默的審查,要與經驗非常靠近——不要問自己一堆問題,而迷失在思慮之中。對老師來說,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夠覺知所有生起的所緣,是否擁有精確的心來保持正念,是否堅忍地完整觀察到它們。對老師要誠實,如果在心中默念後,還無法發現、注意或經驗到任何所緣,並不意味著你的練習都是失敗的!清晰而準確的報告,可以讓老師協助你練習,指出錯誤或加以糾正,讓你回到正道上。

願你在這些小參指導中獲得利益,願將來有一天,老師能協助你去幫助你自己。

(譯者按:本期專輯內容譯自班迪達尊者(SayadawUPandita)所著《就在此生》(InThisVeryLife:The LiberationTeachingsoftheBuddha)一書,中譯本將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專輯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