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與社會
02 團體形成的根本─凝聚力



教團是如何形成的?教團中每一位成員與教團的關係為何?儘管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 1909-2005)說:「個人與團體是一個共生、共存,彼此相互需求的平等關係。」道理似乎淺顯易明,然而,個人應如何納受、肯定、擁抱團體?
 
個人為何要歸屬團體?
佛教是重視「自覺」的宗教,若將個人與團體的關係訴諸於自由意志,那麼,由個人回歸團體的歷程,這肯定並非易事。
 
一般說「僧團者四人成僧」,說明僧團是由四位以上的僧人所組成。在前述的活動設計中,如果一張小紙片代表一個僧人,散在四周的所有小紙片,有人會認為那是一個團體嗎?嚴格地說,一盤散沙般的四人不能稱之為「僧」,必須個人與團體的其他成員彼此具有相互的關係,才能成為僧團。
 
就如軍隊的存在是為了保家衛國,這是軍人的使命。在軍隊裡最可貴的,就是同袍之間有一種血濃於水的兄弟情,相互支持照顧,彼此有一種凝聚力,才能負起保衛國家的使命。
 
你或許認為出家的目的不就是要修道嗎?或者是要自利利他、弘法利生?其實,不論是自修或弘法,都是出家人的本務,是個人必須盡力去完成的。如果僧人都各行其是,這仍是一盤散沙;相反地,如果把每個分子凝聚起來,猶如把許多小紙片揉成一團,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其中是什麼東西讓彼此成為一「團」呢?那就是一種共同的使命或相同的特質,將個人的力量彼此結集構成相互依存的關係,而成就僧團。
 
理念相同,才能成為團體
「團」這一語詞,以實物來比喻就會更加清楚明白。例如,在世界上有些地區的人們以手抓取食物,將之捏聚、搓揉成團後進食,於印度即稱為「摶食」。我曾經在馬來西亞遇到一位居士,他告訴我:「我們在馬來西亞最喜歡吃的,就是各種東西擺在那裡,讓我們用手隨意抓著吃,那樣的食物會比較好吃。」隨手抓著各種食物吃,為什麼這樣會比較好吃?他說:「可依個人的喜好,想搭配什麼就搭配什麼。」
 
「團」就像這樣,有各式各樣的組合,來自不同地方、有著相異背景的人,依照共同的理念而彼此配和、相互支持,才會成為團體。
 
同樣地,「教團」是一群出家人凝聚在一起的團體,彼此依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有共同依循的生活軌則,而且都具有心向於佛法的熱忱,願意奉獻自己的身心去弘傳佛法。具備了此種凝聚力,這才構成了僧團。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