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話題
我們創造了怎檥的交通文化?



近來,報章媒體不時可見「高速公路連環車禍」、「酒後駕車肇事」、「轎車闖紅燈遭遊覽車輾壓而過」、「轎車撞火車」......等報導,輕則擦撞,重則車毀人亡。針對多年的交通沉痾,六年國建積極展開各項快速道路、鐵路的興建,其間夾雜著交通部「交通禮讓年」「交通安全日」的呼籲,相關單位也相繼訂定車禍死亡人數下降目標,加強執行。

 

但根據交通部道路安全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八十一年一至十月份,臺灣地區平均每天仍有九起車禍發生,七.五人喪生,八.五人受傷;而車禍的現埸則遍布在高速公路、省道、產業道路和鄉鎮道中,幾乎無遠弗屆!在人人自危之餘,也不斷質疑;建設國際水準的高速道路、鐵路;我們的交通安全保障是否相對提昇呢?我們創造了怎樣的交通文化?

 

面對交通混亂、失序和層出不窮的車禍、傷亡,令人感到吊詭的是,對於維護人車安全的交通規則,人們似仍缺乏遵守意識,一任超速、酒後駕車等違規行為不斷發生!尤有甚者,君不見街頭巷尾,到處充斥著違規、並排、三排停車,對人車擁擠、交通阻塞視若無睹;更有在單向道上逆向行車、在禁行車道上行車,甚至公然闖紅燈......,無怪乎在「尊重生命」的呼聲之餘,人們認為:唯有「重罰」才是治療交通混亂的唯一特效藥!「遵守交通規則」,對於國人來說,真有這麼困難嗎?凡是「人類行事,必存有指導其行為的思考模式和意象」,本刊以為值得注意的是:究竟是怎樣的思考模式,導致國人無法遵守交通規則?

 

有人指出:臺灣交通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們缺乏安全意識!其實,我們從小學就不斷接受到「馬路如虎口」、「路上要注意安全」等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意識應是不缺乏,問題是,只有抽象的「要小心」、「要注意安全」是否足夠?如果沒有轉變成「注意交通號誌」、「依號誌行動」等具體的行為,交通如何安全?

 

以常見的「闖紅燈」來說,人們常以為「四顧無人」是最安全不過的了,於是就闖過去,忽略人類視覺和注意力天生的有限性!另一種人則是「盲目跟進者」,他們到了十字路口,注意力集中的不是號誌,而是「同行者的行動」;因此,縱使綠燈還沒亮,對面的紅燈也未轉黃燈,只要身旁有人發動車子,他們就告訴自己「不會有問題的」、反正「別人怎麼作,我們跟著準沒錯!」這種缺乏理性、自我負責的「盲目行動」,除展現出中華民族性特有的「團隊精神」外,更讓人對「公共號誌」設置的功能感到懷疑!專欄作家張作錦,也曾觀察我們社會的交通現象後,說:有幾個人碰到「停」的號誌停車?恐怕很多人會訝然地問:「我怎麼沒見過路旁有這種標誌呢?」。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無視於生活周遭的公共「標示」、「號誌」,這是一直令外國人士感到困惑不解的。而無論是四顧無人、盲目跟進或不見路旁號誌,它們所說明的,無非都是:國人尚未建立「以號誌指引交通」的意象!

 

有人說國人的交通意識裡,存有「反正不會輪到我!」的「僥倖心理」。這種心理,讓人們甘冒超速、違規等危險,促使原本只有萬分之一可能的不幸發生,而它是成因於人們視野狹隘,缺乏社會整體觀的無知!

 

車禍一旦發生,受到嚴重損害的,不當只是當事人的健康和財產;去年,有位柯蔡玉瓊女士因兒子車禍罹難因緣,發起組織「車禍受難者救援協會」,在拜訪許多車禍罹難家屬後,她發現:罹難者通常遺留寡婦、幼子和年老的雙親,喪親的傷痛,固然使他們無以言喻,原本還算小康的家庭也會頓陷癱瘓,社會問題便因而衍生!其他如空氣污染、交通阻塞和生活品質劣化......等問題,也都與生活在大社會中的你我息息相關!

 

此外,我們時常可以聽到車禍案主說:「突然」剎車失靈、「突然」四輪失控鎖死、「突然」車輪爆胎......似乎事故的發生,永遠都是那麼的「突然」,而值得我們探索的是:真的都那麼「突然」嗎?從電視、電臺廣播、雜誌、報章,我們常看到「行車前安全檢查」的勸告,可是出門一定作安全檢查的人畢竟有限。有人明知某某零件似乎有點問題,也叨念著該去檢查,可是往往就是「再用一次」地姑息著;還有人更是從不檢查,反正車子不是都開得好好的......於是事故就會「突然」發生了!佛陀的叮嚀是:萬事萬物都逃不過無常的法則,因此請不要再用過去的印象活在當下,請不要再任「缺乏無常觀」的意象作崇!

 

我們要不斷呼籲國人尊重自他生命,知法、守法以改善交通問題,更要追根究柢地問:怎樣的人生觀、處事態度,才是對生命的尊重?又知法、守法如何落實?就如同羅盤是行船的導航,我們置身大社會的交通網絡中,需以什麼為指引呢?本刊希望藉此抛磚引玉,引發更多人覺察、轉變自己的意象,共同為創造有「秩序」、「效率」和「安全」的交通文化而努力!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