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雷蒙.潘尼卡 及其宗教對話思想
「宇宙——神——人」的共融



當下,我們這個世界的文化和信仰已經到了一種需要整合的時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潘尼卡提出了一種新的洞見或直覺,即「宇宙─神─人」的共融。根據這一洞見,潘尼卡認為一切都是「三位一體」(Trinity)的,任何文化都存在宇宙、神和人這三個維度,它們彼此關聯卻不可取代,具有不可通約性。在某種程度上,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對這三個維度的側重都有所不同。
 
例如,他認為佛教側重於宇宙維度,最終是不可言說的,類似三位一體中「父」的維度。印度教傳統側重「梵」(Brahman)——「存在」的維度,所以會重視自我的覺悟以及無明的消除。而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傳統則側重於「神」的維度,突出了先知的重要性,因為先知是中介。人文主義則從「人」的維度,來看待這世界。
 
因為這三個維度具有不可通約性,所以,印度教、佛教等傳統最終走入了無邊的、非位格(personae 或person)(3) 的世界圖像,所有的位格形象都是次一級的。而基督教等傳統所理解的世界最終是位格的,非位格的圖像一定是其次的,這世界作為受造物,是非位格的,但造物主本身一定是位格的。人文主義立場則否定了以位格和非位格來理解世界,他們認為人是喜樂的,實現才是根本。
 
儘管這三個維度之間具有不可通約性,但潘尼卡認為它們之間是可以不斷溝通的。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正進入一個新的整合時期,我們需要從諸文化、諸傳統來理解和解決人類的難題。如今,依靠任何一個文化或傳統,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根本問題。一切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人類面臨的根本性轉變才是根本問題。宗教界和學術界如果局限在某一傳統或某一文化的某些枝節問題上,那麼,我們是沒有太大希望的。只有聯合不同文化和不同傳統,才能共同面臨人類所面臨的根本性難題。
 
潘尼卡明確地提出,我們不能安住於原有的「部落主義」思維和實踐,我們需要擺脫碎片和枝節而進入整合,潘尼卡自己就是如此地一直沿著人類文化、宗教的整合主義道路前行。在這一整合之道上,他的「宇宙─神─人」共融的直覺是一個最基本的世界圖式。這個圖式不是要摧毀或消除任何一個文化、宗教或信仰,而是讓不同的文化、宗教或信仰得到更新和復活,獲得新生和自由。
 
在新的圖式下,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之間需要處理彼此的關係。潘尼卡強調我們需要避免一元論和二元論的傾向。一元論讓不同的宗教、文化受制於一個模式,而潘尼卡認為,每一個文化或宗教都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包含了個別的差異性,不可讓各個文化或宗教納入某一個體系之下。同樣地,我們也不可能立足於不同文化或宗教的分離狀態(即彼此並無任何關係),並列而在。文化之間、宗教之間更合理和真實的關係是不二論(advaita,非二元論)(4) 的關係。不二論肯定了不同文化或宗教的獨立性、差異性,也肯定了它們之間可以溝通,但並不主張將它們合併到某個文化或宗教之中,也不接受彼此沒有關係的存在,而是保持著它們之間的極性(polarity)(5) 張力。
 
(3) 位格(personae 或person)是指精神性的個體,《舊約》的許多經文都以擬人化的筆法描寫神,強調他有位格的特色。「擬人化」是將神描繪成人的樣式,有手腳、有心思,並將神對待受造物的方式,用人的屬性工作表達出來。《聖經》還顯示神是「三位一體」,就是指聖父、聖子、聖靈這三個位格,三位皆具同一神性、同一本質。在創造世界與救贖人類的事上,神的三個位格皆同樣參與。
 
(4) 吠檀多不二論(Vedānta Advaita)哲學是印度哲學史上的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為喬荼波陀(Gaudapāda,640-690)和商羯羅(Shankara,約788-820 年)。「Advaita」字義為「非二元」或「不二」,主要指「我」和「梵」是同一的。此派主張「梵」是
唯一的真實,世界如夢境一般,「梵」與「我」終究是無分別的。
 
(5) 極性(polarity):物體在相反部位或方向,表現出相反的固有性質或力量。就對特定事物的方向或吸引力而言,例如傾斜、感覺或思想等等;就向特定方向的傾向而言,例如對兩極特定的正負狀態。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