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佛教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態度
佛教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指導

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近兩百年來影響現時代社會發展、人心及價值觀, 佛教怎麼看待這些現象?資本主義所產生的浪費與不均的情況,如何因應? 作者以佛教教理為鏡,剖析社會經濟現象,回應佛教中道及注重人民福祉的基本態度。



直至目前為止,仍未能從歷史中找到一個價值—已然被肯定,而又設計妥善的社經發展藍圖。身處第三個千年之始,我們正步入一個要靠嘗試來尋找答案的新領域。但有一件事非常清楚,那就是:世界面臨災劫的此刻,我們只得試圖尋找另類政策;在世界各地,也有不少人正在積極研究新的發展模式。以下,我將會陳述一些以佛教觀點為主導的發展方針。
 
導正以經濟數據為主的發展模式
 
佛教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轉工業增長模式基本上顛倒的邏輯。只要從佛法角度去觀察這個模式,便不難發現:它主要是從現實生活經驗中,斷章取義所建立起來的。這個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讓原本在傳統文化和社會秩序中,只佔次要地位的「經濟」,成為衡量社會大眾福利的首要指標。接下來,這個模式又單從數量方面去評估一個經濟主體是否健康,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總值(如GNP或GDP)作為主要數據。可是,這類指標只提供一個國家在貨品和服務交易上的金錢總值,卻完全沒有計算使用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下,所犧牲的社會及環保代價;它們更沒有顯示這些財富在國家人口方面分布的情況。可是,所有地方政策規劃者的視線,似乎只懂看近不看遠地集中於GDP,讓它帶領所有國家的社會經濟策略。正是因為這種狹隘的觀點,經濟便成了社會秩序中的寄生蟲,繼而讓社會和經濟聯手侵蝕脆弱的生態環境。
 
佛陀宣示的四聖諦,給了我們最有力的一套方法,去斷定這種扭曲視線的因果關係。它的因就是無明,也就是看不到事物的本來真貌,因而助長貪求的環境,讓整體社會受其操縱。從四諦之中,我們知道渴求必然導致苦惱,而我們只需細看:人類在邁向發展的過程中所留下的種種遺垢,便可清楚得到佐證。
 
建立以正法為準則的社經政策
 
以佛教為本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基本理念來自「正法」,即佛陀所親身證悟,繼而教導眾生的圓融、正直和真確的法則。正法在這方面的首要綱目,是要建立由始至終都以道德為規範的社經政策。這裡所言的道德準則,並沒有主觀、個人或相對的意識,單指存在意義中真實不虛、不可更替的如如法則。這並不代表有一種形式不變,在任何情況之下都適用的社經體制。其實,體制的表相是可以容許不同的形式,重點是,體制要為人類帶來真正的福祉,它的基礎就必須符合根本的道德原則,鼓勵人們過道德的生活。一個與正法相悖的社會體系,也就是縱容不道德行為的體制,肯定會帶給人類乃至整個自然秩序廣泛的悲憂和苦難。今天的商業資本社會,已給我們提供了鐵證。建基在自私、貪婪和全不節制消費的發展方針之上,這整套「把戲」正穩步地將我們推向全球性的災難。
 
知足之治與家居管理
 
從正法這個中心點出發,直至最終達到某種社會秩序為止,當中的過程,引伸出兩項與經濟和社會都有關連的原理。簡單來說,管轄經濟,應該是以知道什麼是足夠的「知足之治」為原則。這個政策不但能從個人精神衛生入手,輔助心理的平衡發展,更能引發我們對生態環境的觸覺和智慧,繼而產生自然環保的功能。這個理論也真正能充分表達「家居管理」的概念:有次序地先安頓好我們內心的「家」,然後再推及我們所「居」住的外在自然環境。
 
正因為了解人類對自己需求有不同階次的滿足感,所以,知足之治作為健康精神生活的規則才能成立。當我們超越對物質需求的某一滿足程度之後,我們的滿意感便會開始遞減。這並不表示:我們要採取苦修的生活方式,而捨棄目前生活中無傷大雅的生活情趣。我們必須知道,當人類對物質擁有和感官欲樂的追求,超出基本所需和所能容納的程度時,肯定要犧牲對他們的滿足感有同等重要影響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秩序。這樣一來,便違反了自然法則,除了為他們自己帶來傷害,這種不當的行為,也同時會讓許多人蒙受其害。
 
正視無止盡發展的經濟對環境的破壞
 
源自環保智慧的知足之治告訴我們,其實經濟增長是有其本身限制的,它是受控於生態系統中不可超越的有限資源。這界線一旦被越過,經濟擴張便成了吸食人類身體及精神健康的寄生蟲,更會逐漸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自動補給能力。若以同樣的原理應用於現今的情況,便會發現:人類最不需要的,其實,就是那種只顧不停地生產和發明新科技的經濟發展。我們的經濟已夠強,科技已經太先進,讓我們這些容易犯錯的人類,在使用這些科技時,往往在道德方面危機四伏。
 
在經濟發展方面,現在最需要的是:窄化範圍和降低規模。—減低軍火生產的數量;縮減那些因生產奢侈品而浪費資源的工業;削減用來推動經濟增長的高價產品。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提昇現有科技的質量;採取較謙遜和人道的使用態度;讓科技對整個生態運行所產生的效應變得溫和。最為重要的,就是我們需要更重視經濟的公正和社會的平等,讓世上再沒有人會在最基本和公平的生活水準上受到剝削。
 
以「六和敬」為社會合作的基準
 
社會的活動應以和諧合作為原則,但合作的動力要以道德為基準。我們並不需要強國之間那種為了私利而想要控制全球政治局勢的結盟,或商業上的合併、吞併,或謀求掌控全球經濟的連鎖經營的合伙,這全都與正法不符。我們目前的社會,推動競爭而非合作,競爭的口號到處可見可聞。這種心態必然會引起衝突和反目,繼而導致社會的惡性分化。依正法成立的社會,會認同以個人能力去為社會謀求大眾利益的理念,最低限度不會為私利而傷及他人。佛陀對僧團所教導的「六和敬」,正好說明了這個理想狀況。—在思想、言語和行為上都要慈愛;所有正取之利都要共同分享;彼此遵循一致的道德規範;大家持守同樣以解脫為目標的理想。
 
如果從佛教角度看社會經濟的發展,政策訂立的首要目標,就是以社會成員的幸福為重。而這裡所言的幸福,又必須包含各方因素和全面性。經濟這個範疇要回歸它的本位,也就是附存於社會體系大環境裡的一個次要地位;而社會系統本身,則被視為整個生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此,經濟發展的方針便會以社會公益和健康為重,同時又不會傷及人類社會所處的生態環境了。佛教社會與當前的情況剛好相反,因為佛教的政策肯定會認同環保的重要性。生態環境,再也不會被視為只能提供經濟物資給人類的資源,而是更能讓人類獲得健全的心理與充實的美感。
 
我們應該知道:「社會」這個抽象概念,是指許多不同的人所共同形成的體系。因此,當我們說要增進社會的福祉時,其實是要謀求一種對每個人都能增長福利的社會政策。在這方面如何推進,與我們對人性的見解有關。如果對人性只持著唯物的看法,我們就會盡力去達到人類物質方面的需求,而不覺得有必要注意其他因素。如果我們對人性所持的見解較著重精神或心靈,就會認定,在物質繁榮以外,人類實在有其他方面需要得到滿足。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