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04 期
2011.03.20
菩提比丘 著 / 何蕙儀 譯 / 徐進 插畫
面對未來:佛教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態度是否所有國家都應該循這途徑走?
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近兩百年來影響現時代社會發展、人心及價值觀, 佛教怎麼看待這些現象?資本主義所產生的浪費與不均的情況,如何因應? 作者以佛教教理為鏡,剖析社會經濟現象,回應佛教中道及注重人民福祉的基本態度。
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假設西方經濟發展模式在生態環境方面真的可行(這當然與事實不符),從佛教的觀點而言,是否值得其他國家仿效?當然,如果已看到這個模式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災害,這個問題根本不需提出。可惜人類並不真的那麼理智,在種種社會問題的重擔下,我們的領袖和政策規劃者,仍會像燈蛾撲火般,被誘進他們以為能解決一切問題的經濟發展策略。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對這問題作出簡略的探討。
在回應這問題上,我會說明西方的發展模式絕不值得效法。因為根據佛教的觀點,它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上,都必定會導致極為不良的影響。讓我們就以上各方面逐一審察。
經濟方面(貧富差距拉大)
全球資本主義的擁護者都認為:不停的增長,是解決貧窮和確保蓬勃的方法。他們的口號大致來自所謂「水漲船高」的民間智慧。可是,歷經了五十多年不斷的經濟增長之後,我們發覺貧與富的差距,卻隨著經濟的增長同步擴大。不單只是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有增無減,就是大部分國家內部的貧富懸殊亦愈加嚴重。過去半世紀以來,經濟增長了五倍、國際貿易十二倍、直接外資是二十四至三十六倍。但是,今天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世界人口比例,則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佔世界兩成人數的北半球,吸納了全世界總收入的八成,而最低收入的兩成則只吸納總收入的百分之一點四。至於最高收入的兩成人口,他們的總收入是那兩成最低收入的六十倍;這數字又是1950年的兩倍,因為那時只有三十倍。簡單來說,在過去五十年間,經濟的增長實在沒有為全球帶來預期的輝煌利益。反之,在這段時間裡所有產生的財富,只是聚集在那些如財經貴族極少數的一撮人,縱使在西方國家,也有愈來愈多的人陷入貧困和缺乏保障的生活之中。
社會方面(社群緊密互依的結構瓦解)
工業發展在社會上造成的後果,也同樣令人憂慮。一個傳統佛教社會的特色,包括高度的社會融洽和較強烈的群體意識。打從家庭單位開始往上看,所有的單位和團體成員都關係緊密,構成重重網絡,讓彼此都感到有所倚靠。大部分人的工作都限於最基本的耕種、手工藝、小本買賣等,這些工作又都使他們與顧客有直接接觸。這些人的精神生活則有賴僧團的比丘和比丘尼給予指引,除了為他們開示佛法,僧團更成了這種社會上最受尊崇的榜樣,因為僧伽能夠直接讓人看到成就涅槃所必備的德行。
但自從市場經濟在殖民地時期開始潛入之後,維持這種社會的緊密關係開始產生扭曲變亂。小型農莊被拆卸來興建大型的耕地,以供應世界市場;跨國企業使小型工廠無法生存,只有倒閉;技工被大量生產的低價貨品淘汰;做小生意的雜貨店,則因連鎖商店和超市的突起而導致破產關閉。
當人們的土地和生計被剝奪,失業人數自然增加,繼而大量人口擁入城市,希望在工廠找尋生計,這又導致貧民窟的蔓延。在這種環境之下,這些人的工作時間很長而工資卻很低,有時甚至要在危險的環境下工作。受到市場經濟打擊,社群的緊密結構也難以倖存。這個打擊可說是非常嚴重,人們發覺自己飄浮在缺乏信任的人海裡,以往傳統社會中人際間的熱情關係,已被冷眼相待的陌生人取代。在環境的驅使下,人們不再像從前那般互助合作來謀求大眾福利,只會為自己的私人利益明爭暗鬥,因為他們都知道,要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就得利用人或佔他人的便宜。
家庭關係也同樣疏離:首先,親密關係的大家庭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庭分解出來,圍繞著小我的核心家庭;繼而這種核心家庭又再離散,剩下來的就是破碎的婚姻、孤獨的成年人,和親情上有所缺憾的小孩。今天目睹的頹敗現象,正好顯示這種社會體系本身的墮落無能。無論在南半球或北半球,到處都可看到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罪案的攀昇、娼寮童妓、青少年問題、自殺、酗酒和吸毒。
文化方面(消費文化挑戰傳統價值)
傳統的佛教社會,認為精神和道德的生活,遠比追求物質財富的生活重要。作為思想與行為獨一無二的嚮導,佛法鼓勵簡樸、滿足、布施和犧牲個己的精神。人們重視真正智慧勝過世間聰明;對淨化和道德的崇尚,遠超過對財勢名位的傾慕。當社會開始工業化之後,一切也隨之改變—人們被導向擁有物質的思想文化、消費欲念和需求,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在本質上,環球資本主義須要驅除佛教傳統所鼓吹的人生態度,因此,我們休想直接灌輸佛教戒律給那些商業集團,期待它們就此改革。商業經濟體系的原動力是營利的增長,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推翻傳統價值,繼而盡量鼓吹消費購物的欲念。它們並不會直接挑戰傳統,或一般人認同的道德價值。但在不知不覺中,這些財團領袖,已漸把人們的思想和觀念從深層改變,讓他們變成毫無約束的購物狂、只懂得享受物質滿足的消費者。年輕人最容易受這種思想影響,他們被慫恿去發展自己的青年文化,而這種文化的特徵,卻是以他們所擁有的東西、穿著的服裝、所聽的音樂及吃的食物,來反映他們的身分地位和受歡迎程度。
入侵傳統價值的門徑很多,包括電視、電影、影像和音樂等,這些都是有助於消除多元傳統文化,建立起全球性一元文化的媒介。連鎖店與購物大商場的興起,當然也有其助力,因為它們能替大眾提供地位象徵的各類商品。但最直接和有力的攻勢,仍是廣告業,它在人們心中所種下的強烈信息就是:生活的最終目的,就是採取全無顧慮和節制的消費態度去購物和擁有,以供享受。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