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味:功德與提升心靈的關係
功德淨化心識之流

行善積德能獲得健康、財富、長壽、美貌和好人緣, 因此,積功德行善常被視作經濟投資,是求得回報來滿足行善者世俗欲望的宗教事務。 事實上,行善積德是修行的方法,也是「靈性增長和提昇心靈」過程必要的墊腳石。



在功德所能發揮的淨化過程中,所要淨化的目標也是「心」。只不過這裡說的「心」,並不是著重於它作為每一個行動的發起源頭,而是以「心識」作為一股長流(cittasantāna)的觀點。從時間的角度去看,在不停變更的心想活動中,「心」並不是能長期保持同一自我意識的固定個體;反之,它是一連串相續的念念心想,念與念之間,在互為因果的法則之下,相繼引生起來的。每一個念頭生起之後會歷時一剎,隨即消散,而它所儲存的點滴印記就已傳給了繼之而起的下一念。這一連串心念的每個成員就這樣繼承、保存及傳送整系列心想意識的內容,過程中也會受到一些新的念頭的影響而變更。雖然這連串心想的結構單位,都可說是分離的;但整體上,它卻仍能保持一致性,讓每刻的念頭得以繼續遷變成流。
 
根據佛教所說,心想活動的川流,從無始以來已然存在。在無明和貪欲的驅使之下,它生生世世都繼續向前,在不同的時空以不同的模式形現。無始以來,有一些特別使人感到困擾難受的心理力量,深藏在這心想意識的川流。它們被稱為kilesas,即「煩惱惑染」,而位居首位的,就是貪、瞋、癡這三不善根。從這個三角組合所衍生出來的其他同類惡,有驕慢、成見、自私、嫉妒、怠惰與煩躁焦慮。
 
當這些煩惱不活躍時,會沉藏在心想意識之流,即所謂的隨眠煩惱(潛在意向anusaya)。但當它們受到外來官感刺激,或本身在增長過程中,達到某個階段的時候,它們就有足夠的能力,衝到意識的表層,產生一股難以擺脫的思想心態。這種心態如毒性般污染心識,之後又再返回意識底層,在心念之流的深處鞏固其根基。如果此種心態的力量再度增強,煩惱甚至就會變得更為加重而瀕臨毀犯(vītikkama)的危險地步。這時,它們便會泉湧而出,以身體或語言做出種種違反道德基準的行為,因而導致憂悲苦惱的惡果了。
 
當描述功德能「洗滌和淨化心想意識之流」,其實是就它能「及時克制心想意識將陷於犯惡邊緣」而言。只有智慧—正道的無上智慧—才可以在潛伏狀態根除煩惱,也只有如此,才能擊破生有的枷鎖而獲得度脫。不過,修功立德的確能夠幫助減輕頑強的惡性心態,好讓智慧能夠站穩腳步,來達成解脫的效用。智慧只能在清淨的心中運作;而積功累德能淨化我們的心,因此,「功德」就是「智慧」的助緣。
 
放任心想之流前進的時候,它就會像一條洶湧的河流,把存藏於河床的貪、瞋、癡這些污垢,以及它們所引起的惑染煩惱,一起翻滾到意識的活躍層面。如果那些煩惱於此再有機會被縱容滋長,它們將使「善的潛能」枯萎,並扼殺「智慧的能力」,直至其蕩然無存。修功德可以防止「煩惱的生起」,更能夠以「善」取代相對應的煩惱,使心想之流得到淨化,直至它能供應足夠的力量給智慧,讓智慧剿滅惑染煩惱。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