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層次 點滴挪移
16增上慢 不遇三寶

「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 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 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相對於常不輕菩薩在成佛道路愈來愈寬廣,增上慢的四眾反而被自己的瞋 恨心給障礙了,他們輕賤且看不起別人,過了很久,依舊打不開自己的道路。
 
這些增上慢比丘的果報,就是「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 不能遇到佛,不能聽聞佛法,也不能遇到僧眾引導他們走出來,因為這些增上 慢的四眾「以瞋恚意輕賤我故」。
 
瞋恚意輕賤的心態是自我折磨
這並不是因為常不輕有能力要故意懲罰別人,不是的,釋迦牟尼佛不是 閻羅王、判官,佛經裡也沒有說眾生善業、惡業由他來創造,由他來懲罰,釋 迦牟尼佛不做這種事。常不輕與世間無爭,沒有對立,可是對方偏偏看他不順 眼,這顯示了對方的德行有問題。
 
談到德行,我們反求諸己,看看自己修行上,有沒有老在腦海裡製造「假 想敵」,還為此生煩惱?這個時候要自己檢討:「是別人有問題,還是我有問 題?為這個人、那件事折磨自己,值得嗎?」
 
「瞋恚意輕賤」的心態,就是讓自己一直處於惱怒、煩惱,而且輕賤別人 的狀態。看不起別人,也瞧不起自己,所以「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一 直在黑暗的地獄自我折磨,受大苦惱。
 
現報 生報 後報
「報」是什麼?就像我們工作,有時拿工資,有時得一餐之食,或者得到 一聲「謝謝」,或者得一張卡片,這都是「酬報」。
 
做什麼都是有果報的,「報」也不一定都是「惡報」,也有「善報」。 事情做過了,不是煙消雲散,什麼都沒有留下,它轉化為無形的力量。那個力 量是什麼?就像你打我一拳,你以為船過水無痕,可是我心中就種下「你打過 我」的記憶,它轉化成為一股「力」,即是「業力」。
 
無論是功德、善業、修行,都有一股「力」,隨著時間轉化出現。先前不 知道藏在哪裡,過一段時間就冒出來。而且它會像我們工作一樣,會有回報償 酬,這是「報」。
 
「報」發生的時間不一定,有「現報」、「生報」、「後報」。「現報」 是當下就解決;「生報」就是來生時報應才出現;至於「後報」就是多生多劫 以後才出現的報應。
 
像常不輕為別人說法時,人家輕賤他,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精進、修行的初衷,結果反而增加了神通力、辯才力、善寂力,他在這一輩子就可以得到受 用,這是我們看這段經文一定要記住的。
 
功德也是一種「業」
佛菩薩告訴我們,修行以後,還是會被人家批評,但是功德還是在的。談 到「功德」,可以想想看,就像布施,你給的是我所喜歡的,自然滿心歡喜; 但如果是我不要的,你卻拚命給,我要不要?這樣還是不是功德?
 
功德是一種「業」,罪報也是一種「業」。「善」跟「惡」由誰負責?自 己負責,社會也要負責的,共同的力量在社會也會產生一種「共業」。好比世 界各地人來到台灣會發現,大家都會排隊,讓人家覺得「嗯!這樣不錯」,結 果大家開始仿效,這也是一種「共業」。
 
縱使我們有功德,會上到天堂,天堂也不是永久的地方,福報享盡了,還 是會再下來;即使有惡報下了地獄,也不是永遠在地獄出不來。要清楚的是, 隨時給自己往上升的可能。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