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52 期
1997.12.20
萬金川 主講 / 編輯組 整理
探訪中觀:中觀佛教概說(下)中觀學知見書目舉隅
【摘要】 從《明句論》的梵文校訂本問世以來,中觀學的研究一直是佛教學領域裡的顯學之一,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探究裡,各方學者所累積出來的豐碩成果,令人嘆為觀止。時至今日,但憑漢譯論典與中土諸家註疏而欲究明中觀之學,則不免於劃地自限而難期有成。本文之作,旨在介紹近百年來國際間在中觀學研究上的一些研究成果,管窺蠡測之見,自是貽笑於大方,然於初學者或不無小補。此中,關於歷史與文獻的部分,有兩部著作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而概說性的短論,則對於初學者來說,或可為霧裡南針。至於相關的研究專書與論文集,此處則先以龍樹思想為主,介紹一些極具代表性的著作,以資有志於斯學者引為入門參考。 【關鍵詞】 中觀學書目;中觀學派;中觀;龍樹
前言
在當代佛教學的研究領域裡,奉龍樹為開祖而以「緣起性空」為其思想核心的中觀學派,始終是學者之間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從梵本《明句論》的校訂本在本世紀初問世而迄於今,各方學者在中觀之學的研究領域裡,或從事於文本的校訂與譯註,或著手於義理的耙梳與解明;在歷經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探索中,這些學者所累積出來的論文或研究成果,不只是在數量上極其驚人,而且在內容上也顯得十分龐雜。
就Guide to Buddhist Religion(ed. by F. E. Reynold, 1981)與Guide to Buddhist Philosophy(ed. by K. K. Inada, 1985)而言,這兩部廣為北美地區的研究者所使用的佛學研究導覽,都曾針對中觀學的各個研究領域,開列了一份參考書目,分門別類地揀選了若干頗具代表性的著作與論文,同時並附上一些簡單的文字說明以為初學者之便覽。然而,對比於新近的J. Powers在瑜伽行唯識學派的研究上所做的同類工作來說,這部有關唯識學研究的書目大全題名為:The Yogacara School of Buddhism: A Bibliography(The American Theolog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1991),則前揭二書所開列的中觀學研究書目,相形之下便顯得不夠周全,而且也不足以表明百年以來學者們在此一領域裡的研究概況。尤其是在前揭二書出版之後的這十餘年之間,中觀學的研究更是炙手可熱,一些高水準的論文與著作如潮水般,一本接著一本問世,一時之間頗有令人目不暇給之勢。
此處我們並不打算比照J. Powers的作法,來編輯一部當代中觀學研究的書目大全,而只準備以個人目前閱覽所及,並且在國內各個專業圖書館可以找得到的資料為主,來介紹一些在中觀學研究上值得閱讀或參考的論文與著作。筆者不揣簡陋,但以坎井之聞見而述百年以來斯學界的研究點滴,此中掛一漏萬之處或所難免,尚乞各方賢良不吝指正。
一、歷史與文獻
1. Ruegg, D. S., The Literature of the Madhyamaka School of Philosophy in India, Otto Harrassowitz, Wiesbaden 1981.
2. 尾山雄一著;李世傑譯,〈中觀思想的歷史與文獻〉,收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3:中觀思想》,(台北縣:華宇,民74),頁1~119。
此中,Ruegg的著作可以說是結合了近百年來東西方學者在此一領域裡的研究成果,作者對於中觀學派的大小論書都一一就其內容作了綱要性的介紹與說明,並於文後列有現今可見之梵、藏校訂本的書目。此書對初學者而言,或嫌過於專門,但是對於日後有志於斯學者來說,不妨先以工具書的形式備置案頭,以便隨時查閱翻索。
至於尾山雄一的論文,則代表了日本學界目前的研究方向,亦即以西藏宗義書文獻群(grub mihah,此類文獻兼有學說綱要與判教的性質)的記述為中心,而對照現存於梵、藏、漢的印度原典,以求解明中觀學派的分類,判別中觀論師的師承及其思想特色。此篇論文篇幅頗大,此中若干篇章對於初學者並不適合,然而其第一節所記有關中觀學派的分期與分類,以及各個時期中觀論師們的主要著作與當代的研究概況(多半以附註的形式附於文後),則頗適合於初學者閱讀。
二、概說性的短論
3. 安井廣濟著;關世謙譯,〈中觀佛教〉,收於《佛學研究指南》第一篇‧第六章,(台北市:東大圖書,民75),頁83~100。
4. 江島惠教著;許明銀譯,〈中觀派〉,收於《佛學研究入門》,(台北市:法爾,民79),頁143~167。
5. 印順法師著,〈中觀大乘︰「性空唯名論」〉與〈瑜伽‧中觀之對抗與合流〉,收於《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章與第九章,(台北市:正聞,民77),頁119~152、321~384。
6. 平川彰著;許洋主譯,〈中觀佛教〉,收於《印度的佛教》第五章,(台北市:法爾,民77),頁147~165。
7. Kajiyama, Yuichi, Madhyamika, 收於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vol.9, ed. by M. Eliade Macmillan, New York 1987, p.71b~77a.
8. May, J., Chugan 中觀, 收於 Hobogirin 第五分冊, ed. by J. May, 東京:日佛會館,1979, p.470a~493b.
安井與江島之文除概述中觀思想,簡介中觀學派的重要論書之外,也談到了一些有關研究方法的問題,這一部分尤其值得一讀。印順法師的兩篇文字,則宜通篇細讀,由此或可對龍樹思想及其發展有一通盤性的理解。
平川之文,言簡意賅,尤其是有關《中論》第二十四品‧第十詩頌的獨特見解更是引人入勝,是一篇不可錯過的佳構。對照L. de La Vallee Poussin所寫之同類文章(按︰此處是指氏之Madhyamaka,該文收於Encyclopaedia of Religion and Ethics, ed. by J. Hastings, Vol.8, C. Scribner's Sons, New York, 1916, pp.235~237)。
尾山之文則顯示了這七十年以來,學界在中觀學研究上的長足進步,此文的內容大體上與前揭2的第一節相同。J. May是當代研究中觀佛教的名家,氏之此文,內容廣賅,在敘述上涵蓋了梵、漢、藏乃至日本地區的中觀學,堪稱是同類文章的壓卷之作。
三、研究專書與論文集
9. Stcherbatsky, Th., 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 Second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Motilal Banarsidass, Delhi 1977.
10. Murti, T. R. V.,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A Study of the Madhyamika System,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55.
11. Robinson, R. H., Early M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adison 1967.
12. Streng, F. J., Emptiness, A Study in Religious Meaning, Abingdon Press, Nashville and New York 1967.
13. Ramanan, K. V., NAgArjuna's Philosophy as presented in the Mahaprajnaparamitasastra, Charles E. Tuttle Co., Inc., Rutland, Vt.--Tokyo 1966.
Stcherbatsky前揭書是本世紀研究中觀哲學的開山之作,原書出版於一九二七年,其初原是為了評論Poussin對佛教涅槃概念的看法而寫的,全書可分為兩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氏概述了佛教大小乘各派的哲學以及他們各自的涅槃概念(按:此一部分現今已由立人以《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為題譯為中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而在第二部分裡,則收有月稱(Candrakirti)所造之《明句論》(Prasannapada)的第一章與第二十五章的英譯。
氏對印度和西方哲學均有相當造詣,這一點反應在他的翻譯裡,是棄逐語直譯而採行意譯,並且在其意譯的同時,採用了康德式的哲學概念來詮釋梵文原典字裡行間的哲學意義。在印度刊行的增訂本(上開Delhi 1977本)中,附有J. Singh所撰長達百頁的引論(按︰此一引論日後獨立成書,題名為An Introduction to Madhyamika Philosophy,目前已由賴顯邦先生以中英對照的方式譯為中文,題名為《中觀哲學概說》,新文豐出版社出版),也值得一讀。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一書則是Murti享譽學林的成名之作,他的詮釋觀點基本上是繼踵於Stcherbatsky而來,但卻更青出於藍,因為在詮釋上Murti所移入的,已不只是康德的一些哲學概念,而是他的整個哲學架構。 雖然Murti的詮釋觀點以及若干預設(諸如非批判地信受了月稱的詮釋系統與龍樹思想之間並無分別),在當代受到多數研究者的強烈質疑,但是若就深度與廣度而言,目前似乎仍無同類作品可以取代Murti此書的地位。該書的中譯本目前已由郭忠生先生譯出,收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四冊、六十五冊‧中觀哲學》,不過可惜的是原書的若干附註雖然為中譯者譯出,但卻被譯叢的編輯者給悉數刪去了。此書的前四章尤須一讀。
Robinson的著作是針對中、印兩地初期的中觀思想而作的研究,此中前者是指龍樹與提婆,而後者是指鳩摩羅什及其門弟。在該書的第一章裡作者首先勾勒出了所欲處理的問題:西元五世紀時期的中國佛學界,是以何種方式來理解這一支順什公之譯講而傳入漢地的中觀思想?他們對這一支印度的大乘思想理解到何種程度?是視之為某種形式的哲學思辨?抑或是某類密契主義式的教說?在什公門弟子群裡所表現出來的理解形式,諸如《肇論》,其中有那些成份是漢地的骨肉?而又有那些部分是直承其印度的祖師?此外,對於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作者也以相當的篇幅作了一些方法學上的辨析。作者在這一方面的論述是極具啟發性的,此中對於跨文化的研究或比較思想有興趣的讀者,這一部分有關方法學的論述更是值得一讀再讀。(按︰Robinson此書已由郭忠生先生悉數譯出,中文題名為《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正觀出版社出版)。
至於Streng的著作,則是以一個新的視點,即是以「見真實而得解脫」的印度宗教史的觀點來研究龍樹的「空性」(sunyata)思想與解脫之間的關係,他透過了宗教現象學的手法而把印度宗教的解脫類型區分為三,由是而突顯出龍樹空性思想的特質,故而他特別著重於分析「空性」概念在救度論上的意義(soteriological meaning)。本書文後附有《中論》與《迴諍論》(Vigrahavyavartani)兩部龍樹論書的英譯,以及一份對研究者而言,頗有助益的參考文獻分類目錄。Ramanan早年曾留學中國,他的著作是就僅存漢譯的《大智度論》來研究龍樹的思想,除了E. Lamotte的法譯《大智度論》與M. Saigusa的Studien zum Mahaprajnaparamita (upadesa) sastra之外,此書是現今唯一可以見到的有關《大智度論》研究的西文著作。
14. Sprung, M. (ed.), The Problem of Two Truths in Buddhism and Vedanta, D. Reidel Publishing Co., Dordrecht 1973.
15. Chatterjee, S. H., The Philosophy of Nagarjuna as contained in the RatnavalI, Saraswat Library, Calcutta 1977. (未見)
16. Murty, K. S., Nagarjuna, National Book Trust, New Delhi 1978.
17. Fatone, V.; Prithipual, D.(tr.), The Philosophy of Nagarjuna, Motilal Banarsidass, Delhi 1981.
18. Ghose, R. N., The Dialectics of Nagarjuna, Vohra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 Allahabad 1987.
19. Padhye, A. M., The Framework of Nagarjuna's Philosophy,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New Delhi 1988.
20. Nagao, Gadjin; Keenan J. P.(tr.), The Foundational Standpoint of Madhyamika Philosoph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89.
21. Mimaki, Katsumi et al. (ed.), Y. Kajiyama, Studie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Select Papers), Rinsen Book Co., Ltd., Kyoto 1989.
22. Tuck, A. P.,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holarship: On the Western Interpretation of Nagarju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0.
23. Nagao, Gadjin; Kawamura, L. S.(tr.), Madhyamika and YogAcAr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1.
24. Ng, Yu Kwan,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adhyamik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93.
25. Wood, T., Nagarjunian Disputations: A Philosophical Journey through an Indian Looking-Glas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94.
Sprung所編集的論文集,全書共有九篇論文及一篇編者的引言,而其中有六篇論文是以中觀學派的「二諦」(satyadvaya)為研究主題,水準極高,是關心此一論題者不可錯過的佳構。K. S. Murty的著作篇幅不大,全書對龍樹的生涯、學說與影響作了一個簡單扼要的敘述。Fatone的The Philosophy of Nagarjuna,此書的原來題名是El Budismo Nihilista,但作者並不認為龍樹便是一位虛無論者(Nihilist)。全書一掃文獻學式的繁瑣腳註而流暢易讀。
龍樹的邏輯與中觀的辯證始終是學者最感興趣而又最富爭議性的論題,Ghose的The Dialectics of Nagarjuna,是這一方面最新的著作(按︰本書的撮要可見之於同一作者發表於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15, p.285~309, 題名為The Modality of Nagarjuna's Dialectics的論文)。
Padhye所著的The Framework of Nagarjuna's Philosophy主要是研究龍樹哲學裡幾個相當重要的概念,諸如「緣起」(pratityasamutpada)、「空性」(sunyata)、「涅槃」(nirvana)與「中道」(madhyamapratipad)。此書的第一章概述了十九世紀以來,學者之間對龍樹哲學的詮釋觀點(作者將之區分為四︰虛無論、一元論、絕對主義與神秘主義),並且他也批評了這些理解的不當之處,頗具啟發性,很值得一讀。西方從十九世紀末展開了帶有濃厚殖民主義色彩的東方學研究,而有關佛教學的研究正是其中主要的一支。就中觀學的研究來說,從Stcherbatsky援康德的哲學概念來詮釋龍樹乃至月稱的思想以降,投身其間的學者,幾乎除了但以文本校訂為務的歷史文獻學的學者之外,只要是涉及了中觀思想的解讀,多數研究者都難免於各自有其來自西方哲學傳統的詮釋觀點,以林鎮國教授的話來說,這便是所謂的「洋格義」。
Tuck本身並不是佛教學的學者,更不是一位中觀思想的研究者,在他這一本但僅百頁的小書裡,他卻巧妙地透過解釋學的還原,揭露了百年來西方的龍樹詮釋者的詮釋處境,往往是隨著西方哲學思潮的起伏而變遷。想要更為深入地探究這一百年以來西方學者心目中各式各樣的「龍樹哲學」,這本小書是千萬不可錯過的。
相對於Tuck藉由解釋學的還原而來描述西方學者的龍樹詮釋的變遷史,T. Wood的著作則直接涉入了龍樹哲學的詮釋,該書批判地反省了百年來西方學者對龍樹哲學的詮釋,他把歷來的這些詮釋大分為「虛無主義」與「非虛無主義」兩種類型,而他本人一方面檢討非虛無主義詮釋觀點的失當,一方面則訴諸印度非中觀的思想陣營裡,視龍樹一派的哲學為虛無主義的看法。
Keenan所譯之The Foundational Standpoint of Madhyamika Philosophy,原題名為〈中觀哲學の根本的立場〉(此文原發表於《哲學研究》,後收於《中觀と唯識》,頁1~144),作者是國際知名的佛學專家——長尾雅人,其學思背景通貫梵、藏、漢三系的佛教思想,精研中觀與唯識。長尾此文是研究中觀思想者不可錯過的一篇論文,宜通篇細讀。
至於由Kawamura所譯出的長尾論文集Madhyamika and Yogacara亦收有多篇中觀學方面的優秀論文。Kajiyama專攻中觀與佛教後期論理學,這部西文論文集包括Kajiyama數篇有關中觀哲學的論文,都頗值得一讀。
在西方中觀學的研究領域裡,梵、藏兩地的中觀學吸引了多數學者的目光,此中除了Robinson曾留意漢地初期的中觀學外,少有學者順此而下致力於諸如吉藏的中觀學或天台智者大師的中觀思想,《天台宗與早期的中觀學派》一書的問世可以說恰好填補了此一欠缺,本書乃是吳汝鈞先生的學位論文,據悉其中譯本已在籌劃之中。
26. 安井廣濟著,《中觀思想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61。
27. 長尾雅人著,《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
28. 中村元著,《人類の知的遺產‧13‧ナ─ガ─ルジュナ》, 東京:講談社,1980。
29. 壬生台舜編,《龍樹教學の研究》,東京:大藏,1983。
30. 三枝充德著,《龍樹‧親鸞ノ─ト》,京都:法藏館,1983。
31. 矢島羊吉著,《空の哲學》,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83。
32. 瓜生津隆真著,《ナ─ガ─ルジュナ研究》,東京:春秋社,1985。
安井廣濟的《中觀思想の研究》全書分為三編,前編為中觀思想的背景,中編為中觀思想的形成,後編為中觀思想與瑜伽唯識思想之間的論爭,此外並譯有一篇清辨(Bhavaviveka)在《般若燈論》(Prajnapradipa)中對唯識三性說批判的文獻及二個附錄。安井此書內容充實,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長尾雅人的論文集《中觀と唯識》,除已提及之〈中觀哲學の根本的立場〉外,另收有多篇有關中觀思想的論文,都極有參考價值(其英譯本參見前揭23)。28與31兩部著作都是以非專業人士為對象而概論龍樹思想,是相當不錯的導論性入門書。
壬生台舜所編的論文集,總共有十五篇論文,其中壬生台舜的〈龍樹空思想の特質〉、玉城康四郎的〈經典思想上の《中論》〉、 安井廣濟的〈龍樹教學におけゐ涅槃(nirvana)について〉、以及真野龍海的〈龍樹におけゐ般若經理解〉都是特別值得一讀的論文。
三枝充德的《龍樹‧親鸞ノ—ト》,是氏之論文集,其中大多數論文是有關龍樹思想及《大智度論》的研究。瓜生津隆真的著作是以《六十如理論》(Yuktisastika)與《七十空性論》(Sunyatasaptati)為中心來研究龍樹的思想,書中同時附有作者自藏文譯本還原為梵文的《六十如理論》。
33. 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台北市:正聞,民60重版。
34. 張曼濤編,《中觀思想論集》,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6》,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35. 瓜生津隆真等著; 許洋主等譯,《中觀與空義》,收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2》,台北縣:華宇,民74。
36. 尾山雄一主編;李世傑譯,《中觀思想》,收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3》,台北縣:華宇,民74。
37. 印順法師著,《空之探究》,台北市:正聞,民77。
38. 尾山雄一著;吳汝鈞譯,《空之哲學》,台北縣:彌勒出版社,民77。
39. 楊惠南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市:東大,民77。
40. 尾山雄一著;依馨譯,《空入門》,高雄縣:佛光,民85。
印順法師的《中觀今論》及其《空之探究》的第四章都應詳讀,張曼濤所編之《中觀思想論集》,頁245~342可先閱讀。《中觀與空義》一書所收之論文,篇篇精彩,此書宜備置手邊,以便研讀之需。
李世傑所譯《中觀思想》一書亦應備置在手,其第二章〈中觀派的形成〉,宜先行閱讀。
楊惠南的《龍樹與中觀哲學》,前兩章可先行一讀,其餘諸章或為龍樹邏輯的研究,或為龍樹知識論的研究,則較專門。
吳汝鈞先生所譯《空之哲學》一書,在國內已流通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該書仍是目前概論龍樹思想與中觀學派最佳的中文書。原作者在一九九二年又出版了一本類似的作品,該書不論是在內容的安排上或言語的表達上,更適合於初學者閱讀,在此書中作者添入了一些新的材料,這些新的論題包括空性思想的起源與緣起說的發展,以及空性思想與輪迴和緣起之間的關係等等,此書目前已有依馨法師的中譯本問世,譯文除了若干小瑕疵之外(或為手民之誤,或為譯者初嘗譯事),大體流暢可讀。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佛教圖書館館訊》第十 / 十一期,〈中觀學知見書目舉隅(上)〉,一九九七年九月出版)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