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04 期
2011.03.20
菩提比丘 著 / 何蕙儀 譯 / 徐進 插畫
自由之味:功德與提升心靈的關係功德使內在淨化
行善積德能獲得健康、財富、長壽、美貌和好人緣, 因此,積功德行善常被視作經濟投資,是求得回報來滿足行善者世俗欲望的宗教事務。 事實上,行善積德是修行的方法,也是「靈性增長和提昇心靈」過程必要的墊腳石。
使內在淨化得以成就的,就是功德。功德會刷走內心較粗淺的煩垢,減輕一向以來牢抓著我們的不善根,並同時鞏固一切善所發揮的力量。功德逐漸累積的力量,奠定了讓正智最後衝越有為、投向無為之境的基礎。其實,功德可以說是助長智慧超凡入聖的燃料。正如要登陸月球的火箭,初期要發力加強速度,才能在後階段衝入無引力的太空。功德也同樣能帶給精神靈性那衝出重圍的力量,把智慧的能力推往超越世俗的真諦,讓我們能夠遠離世法凡塵的牽引。
當古典的佛教論者給功德(puñña)釋義為「那替心識之流洗滌和淨化的」(santānaṃ punāti visodheti)時,功德能滌垢心田的效用便很明確地被肯定了。功德所發揮的淨化功能,需要經過很複雜的過程,當中涉及淨化的動力和目標,以及某種模式的運作過程。淨化過程的動力,來自有能力創造一切活動的「心」。如前所說,作功立德就是善行善業,而業行又無非是意向願力。因此,從最基本的分析來看,功德善行實在含藏著意志傾向,是意願下定決心要實踐正直正確的行為(puññābhisaṅkhāra)。由於意向是心識活動的一種形態,我們在細察之下便會發現:「功德」也同樣就是「心識活動」的一種形態了。它其實是付諸行動的念頭—「心」在背後主使,以「行為」作它的工具,來達成某個特定的目的。
這個發現提醒了我們,不要再誤解佛教,認為佛教是為了盲從儀規才重視功德。其實,從佛教的角度而言,每一功德善行背後,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心。無論是身體或言語作出的行動,都不過是意識心態的相應表現而已。如果毫不知道善行的性質和意義,那個純粹外在的行動,就根本不會有淨化的價值存在。—縱使我們遵從行為規範或宗教儀軌,希望得到積累功德的效果,但由此而生起的精神效應,決不是來自這些行動本身可能具備的聖潔素質。這些行為活動所擔當的角色,只是導引人的心想意識朝著善與利益的方向走。行為規範與禮拜儀軌,都只不過是用來感染「善」意識的權宜之法。
從佛教的意義上來說,機械式地遵守道德規條,或盲目追隨宗教儀軌和固有制度,全都不是得度之法,甚至會變成解脫的障礙。這樣「對規條儀軌的執著不捨」(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其實就是把眾生緊繫於生死輪轉之中的結縛(saṃyojana)。因此,我們必須要排除這種枷鎖,才能真正踏上解脫之道。為了功德而守持戒規行儀的這種外在修行,都還須心念專注和理解清晰,至於禪修或研讀法理這些基本的內在工夫,就更不用說了。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