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上
誰是悲憫者?



「誰是施者?誰是受者?」這是個十分耐人尋思的問題。

 

陳老太太年過七十,骨質鬆脆,長年臥病。有句話說:「久病無孝子」,對於這位老人家的病,她家裡誰都顯得不耐煩,因為她總是一開口就說病啊,苦啊,疼啊……,而且現前的苦不夠,以前的種種苦也會一併吐出來。您可以在一天當中聽她不斷講述,最後背出她的病歷表來。

 

不僅如此,老太太精神一來,就左右鄰居親友打電話,四處詢問哪兒有高明的醫師。親友們得知老太太生病了,就紛紛前來探病、照料,因此更顯得共住的兒輩們,疏於照顧。她子女的苦境您也就不難想像了。

 

對於一個風燭殘年、孤苦伶今的老人,誰該去同情她?照顧她?生命十分現實,當人的身體又老又病時,意志力是脆弱的、感覺是無依的,她無法像青壯年人一般獨立自處,病痛是她向身旁的人提出聲援的話題,其實她真正要求的,是一種安全、依怙的感覺。希求他人幫忙撫平這種感覺,是任誰有再大的本事,也愛莫能助的啊!因此對一個走到生命尾聲,對自已都無可奈何的老人,我們實在不能如年輕人一般地苛求,而且當您不屑時,惡種子就在心中滋長起來;當您不同情時,您的心也將變得殘酷。

 

體會到這一點,每次老人前來禮佛,我嘗試探問她的病,同時勸她念佛、作功課,祈求佛力加被。無論她聽進了多少,我發現了一個真理;一個悲憫者,當下就是被悲憫者;當我們的悲憫心生起時,第一個感到清涼、解脫的確實是自己。所以,利他其實正是自利,而且在起心動念的當下就是。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