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遠一點:直視無我的真理
以「教義」而非「主觀」來詮釋經驗

佛教修法特點在無我。以對結構的觀照如四諦和十二因緣的型態,來改變思惟習慣。 目的在幫助我們看破並放下一切的執著態度,放下因執著而產生有這個自我的幻覺。 依此修學,就能真正看到:苦難與不幸是因為我們在妄相上妄認有「我」而產生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我們所經驗的並非完全相同。我們有不同的記憶、經驗、性向和習慣,但是總要把這無盡的差異回扣到教法上,如此才不會老落在純主觀的詮釋上。為了能夠以較寬廣於個人主觀性的背景脈絡,去跟經驗溝通,並了解它,我們把教法應用到我們的經驗上。
 
通常,當人們過於主觀地詮釋其個人的宗教經驗,他們的修行便走岔了。這些經驗沒有放在一種可以彼此相互溝通的形式上,他們變成了獨特的個人性經驗而非普遍性的體會。正如過去基督教諾斯替派的例子,最終還是以各種非常奇怪、主觀的方式詮釋神秘經驗。每個諾斯替派教徒都有他自己的論點,因此,羅馬天主教庭當時宣佈:「這是顛倒的!」並全面禁止。
 
但是佛陀建立了一個整體的思惟與表達其教法的方式,直至今日還完全相同。我們並不為了配合個人的經驗而來改變或扭曲它,而是以教義來衡量我們的經驗,因為這些教義非常完善,實際上它無所不包。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