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錄自116 期
2014.06.20
文字:釋見愷、釋見寰、釋見杰 / 插畫:夏末生
受念住不苦不樂受
相對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則比較不明顯,不 容易被覺察,最好是藉著推理,以及去注意樂受和苦受兩者都不存在。
注釋書以獵人獵鹿作譬喻,說明如何了解不苦不樂受。獵鹿人追逐鹿,不一定看到鹿,他觀察鹿奔跑所留下的足跡。獵人巡視石頭的周圍,若有鹿的足跡,便知道鹿曾經到過這裡,就繼續朝這個方向去追鹿。同樣的,運用推理的方法觀照不苦不樂受,就好比透過推理去了解鹿跑過岩石一樣。若沒有明顯的樂受或苦受,感覺不明顯,即是不苦不樂受。
在實際經驗中,不苦不樂受是三種受中最穩定的,為了對治修習者將它視為恆常的傾向,它的無常性應當被觀察。如此觀察時,不苦不樂受將導致智慧的生起,從而對治潛在的癡。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