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舍離
香光莊嚴

時間:2008年12月16日地點:毗舍離阿育王石柱前



阿育王與佛教
 
我們現在正站在毗舍離(即吠舍釐),阿育王的石柱前。阿育王石柱是佛教文化的象徵,也是歷史考據的重要資料。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重要國王,在他手上文治武功之盛,使得印度進入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他曾發動戰爭,統一印度,但「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勝利的背後,卻是殺戮戰場,造成無數的傷亡與災難。阿育王深深地懺悔,並且歸依佛教,以「正法」治理國家。阿育王曾巡禮佛陀走過的足跡,從佛陀的誕生、成道、初轉法輪、涅槃,乃至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衛國的祇園精舍,他都去巡禮,同時豎立著刻有「法敕」的石柱,教化全國人民。阿育王石柱成了佛教歷史最真實的見證,而以眼前毗舍離現存的石柱最完整。石柱記載的年代與記事,提供學者推算佛陀的紀元。現在台灣華梵大學的校徽就是這石柱的標誌。

大家都聽過〈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從《大佛頂首楞嚴經》中節錄出來。《大佛頂首楞嚴經》是佛陀在室羅筏城祇園精舍講的。祇園精舍又名黃金精舍,很有名;而佛世另一有名的是竹林精舍。兩精舍分別是當時兩大強國,憍薩羅國和摩揭陀國,傾國力供養的僧伽藍。而毗舍離國位於這兩處精舍的中途,更像是一個淳樸的國家。佛陀經常到此遊行說法,信樂佛法的人非常地多,《維摩詰經》就是在這裡說的。佛陀也是在毗舍離宣布他即將入涅槃的消息。

佛陀化解越祇國危機
 
在佛陀前往毗舍離的路上,有一段很好聽的故事。原來佛陀一路向北要到毗舍離,卻在途中遶道西行到巴連弗城(即波吒釐),摩揭陀國的大城。這時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想發動戰爭攻打越祇國,於是派雨舍大臣來問佛。意思是要攻打鄰國,打個招呼。佛陀常常在越祇說法,很巧的是佛陀到巴連弗城之前,還去過一次越祇,非常了解當地風土民情。於是回應雨舍大臣說:「越祇人上下團結一心,全民以開會建立共識。」這是佛陀所看到的景況,卻巧妙地化解了一場戰爭。

回首凝望
 
佛陀繼續向毗舍離起程。由於巴連弗城在恆河中游,毗舍離在恆河北岸,要渡河才行,佛陀就走向渡口。大城附近的居民看到佛陀已經八十歲,想到可能再也見不到佛陀,非常不捨,就一路跟隨佛陀,大大小小,一群人一直送到渡口。佛陀勸他們:「你們快些回去,好好照顧家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地工作,好好的修學佛法,這樣正法就能久住世間。」佛陀說完輕輕轉身,顯了神通與僧眾一起度了恆河,繼續向毗舍離前行。

毗舍離是佛教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地方,不但佛陀經常在此說法,佛陀開始制定波羅提木叉戒,也就是比丘第一條不淫重戒,制戒的地點,就在毗舍離。乃至比丘第三、四條重戒,殺戒、妄語戒的制戒地點,都是在毗舍離。法與律雙軌的薰習,毗舍離人民耳濡目染,不啻是法化之鄉。八十歲的佛陀與比丘僧離開毗舍離前,還受到年輕貌美的菴摩羅女的供養。接著佛陀就動身要前往拘尸那羅。出了毗舍離的城門,臨行前,佛陀迴身看了一眼毗舍離城,他知道:他再也不會回到這個熟悉的地方。

對我來說,佛陀宣布比丘尼可以出家、可以修道、可以參預僧倫,於是我就出家了,也擔待了一些僧團職務。我從經典看到佛陀轉身回眸凝望,深有所感。佛陀不經意流露的情感,看在阿難眼裡一定是記憶深刻,於是在經典結集時,也不忘詳細記載佛陀這轉身回眸的身影。佛陀迴視毗舍離的身影,讓人們永遠懷念。那種感動就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所提到的:「如母憶子,如子憶母。」是母子的相應!
 
我們追隨佛陀,取法佛陀的精神,即使只是迴望我們曾經認真投入的人事物,也都是當下覺知、安住、自在。讓我們在每個人的工作崗位,就這樣開始修學。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