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16 期
2014.06.20
文字:釋見愷、釋見寰、釋見杰 / 插畫:夏末生
認識四念住隨觀內、外、內外
掌握了心的運作,接著要探討在隨觀所緣時,從身心再擴及更廣視野的範疇,一是隨觀內、外、內外;另 一是隨觀生、滅、生滅。
以隨觀身為例,本經說明如下:
如是,他安住於身,隨觀內身;或安住於身,隨 觀外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內、外身。
在此,隨觀於內身,指的是修習者只隨觀自己的身 體。隨觀於外身,指的是隨觀修習者以外之他人的身體。 隨觀於內外身,是在修習時,一時隨觀自己;一時隨觀他人,二者交替。
這個修習順序,闡述了先以隨觀自己作為基礎;再擴及他人;之後在自他之間反覆修習。以能深刻地如實了知,甚至穿透人我、內外的界限,達到僅僅只是隨觀所緣純然的究竟真實。
上述以隨觀於身為例,當知受、心、法也是這樣的過程。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