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16 期
2014.06.20
文字:釋見愷、釋見寰、釋見杰 / 插畫:夏末生
認識四念住修習的成果和利益
繼續以身隨觀為例,當修習進展至隨觀內身、外身、 內外身、生法、滅法、生滅法後,修習者會達到如下的 境地:
『唯有身』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唯有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說明了修習至此,修習者持續地具念及覺知的,只是究竟色法而已。若修習受、心、法隨觀,則含括了名、 色法,他破除了所緣密集,則一組更為超越的心的素質漸次地被建立起來,此時,修習者深刻了然世間的任何事物是不能依靠的。若對照後期論書所述,他的怖畏智、過患智、厭離智、欲解脫智、審察智,乃至行捨智,將逐漸成熟,他將不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接著,他將體證現象的空性本質,朝向聖位和體證涅槃前進。
如此的修習者,最終將成就本經在開始所說的七種利益,也就是涅槃直達車所經過的七處勝地:
這是直接之道— 為了眾生的清淨;為了超越憂傷與悲嘆;為了滅除苦與不滿;為了成就正理;為了 證悟涅槃— 就是四念住。
所有四念住的個別內容和修習,下文將會詳加說明。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