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教育
寺院經濟整體(中)

八十一年四月見參法師講於圓光佛學院「寺院經濟」課程



到了大乘佛教時代發展出重要的「舍利塔供養」,亦即所謂「塔寺供養」。塔寺供養是源於佛弟子對於佛陀的追仰懷念。造塔本是居士們的事,僧人只負責寺院,但舍利塔建在寺院或寺院附近,逐漸的僧人就負起照顧塔寺的責任;有人禮拜佛塔時,必須說法;居士供養寶物時,也須負保管、處理的責任,或把寶物拿去生利息,再以利息供養塔寺,這就是佛陀指示的「塔物無盡」。寺院經濟到了此時已有大幅的轉變,再不可能維持佛世時的單純了。

 

佛教傳到中國後,因氣候、地理環境、國俗民情的不同,佛制三衣已不足以保暖,托缽乞食容易遭譏嫌,僧人只好自耕自食。信施見了便開始供養土地,於是舉凡皇帝、達官顯要、豪門巨富一筆筆地供養土地。出家人就耕作、經營這些土地,把收入用於:第一衣食所需,第二蓋寺院讓大家來學佛,第三慈善、公益事業。弘化事業不斷推展,捐獻土地的人也越多,慢慢地擴充為莊園。相信讀中國佛教史時,「莊園」對我們來說都不陌生,從高旻寺庫房規約裡,可以進一步見到寺院的經營概況—必須騎著馬去巡莊園、看莊稼、定時收田租,還要僱用長工、佃農、核發工資......等,財力豐厚之後,也開始商業經營、放貸,此時更少有佛世僧院生活的任何面貌了。

 

從以上看來,不論從經濟或歷史演變來看,寺院經濟都有其廣大、深厚的內涵,如果只取某一小部份來談,不免會有所偏。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把寶貴的時間、精力,花在這個麻煩的問題上呢?寺院經濟與僧人的修學生活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關心它?讓我們再從下面兩個方向來看。

 

二、為什麼要關心寺經濟?

再從現實來看,我們的寺院經濟有沒有問題?

 

時常有人搖頭質問:「一次法會過後,寺院的錢都用到那裡去了?「我們拿去蓋寺院啊!」「可是,某某地方的一間大寺院只有幾個人,有的甚至沒有人,你們為什麼不利用那些地方?那也是佛教的地方呀!」有的有寺無人,有的有人無寺,這牽涉到的是資源分配、應用問題。

 

近幾年,佛教最熱門的話題是辦大學,國內有華梵工學院、玄奘技術學院,國外則有西來大學。於是有人就說:「辦大學需要很多資金,現在臺灣經濟好,萬一將來不行了,學校蓋一半怎麼辦?將來怎麼維持?後續工作怎麼辦理?」這些都是很令人擔心的。

 

此外,臺灣佛教屢見不鮮的,是某寺住持圓寂了,他俗家的兄弟姊妹、各房親戚都到佛寺來了:「他是我家的人,今天他死了,這個寺當然要由我來經營!」於是訴諸法庭,有的寺院甚至因此淪為在家人經營—我們要不要關心呢?

 

再看中國佛教現代史裡,七十年前提出「廟產興學」的兩位主要人物,他們都是當年的社會名流。一位是湖廣總督張之洞,他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時風起雲湧,接著他又說:「達成目標的方向在『寺院』,我們把全國的寺產鳩集起來,用十分之四辦學校!」只有一句話就對佛教帶來無盡的傷害了。民國十三年,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也是叫哮著:「我們怎麼辦教育?把全國的寺產收入充公,拿來辦教育!」這句話在當時全國教育大會上鼓掌通過,佛教的命運就被決定了,絲毫沒有反抗的餘地、能力。於是,寺院的財產、經濟主權被侵奪,佛像被破壞,僧尼遭到驅逐。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張之洞、邰爽這些知書達理的人,需要錢最先就想到寺院?佛教做的是教化人心的工作,為什麼他們要辦教育沒有想到請法師參與?而只想到佛教的寺產?佛教給人的印象只有錢、寺產,沒有教育嗎?

 

歷史上慘痛的「三武一宗」教難,是佛教在短短一千年內,連續四次全國性、全面性的,從寺院到僧尼的破壞。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為什麼破壞佛教?北魏太武帝之前的兩位皇帝,對沙門都非常禮遇,到太武帝時佛教興盛起來,莊園也跟著蓬勃發展。後來發生內亂,北魏太武帝竟發現寺院裡設有暗室,還藏有兵器,於是認為佛教有問題,就頒布毀佛令,殺害僧人、逼迫僧尼還俗、寺產充公。而北周武帝,這位號稱中國史上的英明國君,實行的是富國強兵政策。他看到寺院有錢、有大莊園、又有人力,想到對抗北齊需要錢,也是一聲毀佛令下,寺產充公、迫害僧尼,把佛像、法器熔化去鑄造錢幣、武器,來對抗北齊。後來的唐武宗也因為國家刀兵、困窘而毀佛,佛教悲慘的命運又重演了一次。

 

五代十國是中國最亂的朝代,社會綱紀蕩然無存,佛教也受到池魚之殃。後周世宗甚至指稱:社會這麼亂,寺院有錢、和盜匪勾結,又窩藏逃兵、逃犯,龍蛇混雜,簡直是藏污納垢的地方。於是下了堂堂十幾道命令,進軍寺院,掠奪寺產,被毀害的佛像、經典及僧尼簡直不計其數。由這些歷史事件來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佛教實在無法自外於大社會。

 

若以歷史為借鏡,「三武一宗」教難給了我們什麼教訓?歷史會不會重演?我們看到,寺院經濟時常是直接影響佛教命運旳重要因素,有句說:「歷史本身並不重演,可是愚笨的人常重演歷史。」佛教是智慧的宗教,我們允許自己成為重演這類歷史的人嗎?這是很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

 

可能有人又要說:「我們學佛、出家很單純,只要『了生死』就好了!」問題是我們了誰的生死,如何「了」呢?當年廟產興學,佛教受到大肆迫害,太虛大師出來組織全國佛教會,讓全國佛教人士大團結,共同挽救佛教的命運,他了的是大家的生死!不但組織佛教會,還辦了很多佛學院,遺澤留到今天。臺灣佛教得以蓬勃發展,跟太虛大師等幾位高僧大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祖師大德對自己的職責,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太虛大師雖然在五十多歲就圓寂了,壯志未酬身先死,可是他已經對自己所處的時代,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應有的回應,這也就是他了的生死。那麼,我們對自己面臨時代、社會,要如何回應呢?

 

我的師長常告訴我一句話:「要歡喜甘願。」在寺院的生活、執作中,每當我疲累不堪或鬆散,而仍需繼續衝刺時,不免也會厭煩起來,那時師長常會提醒:「我們享用現成資源當下,也要歡喜付出,因為我但願再回來時,還有地方可以學佛!」先不談乘願再來,如果有幸得個人身,再回到這個世界來,我只有一個小小的願望—這個世界還有一個我可以學佛的地方。所以,「今天我們學佛,基本上都像是個過橋的人,踩著前人的心血過去以後,別把橋給拆了。縱使不為後人著想,當有一天我再來的時候,還過不過這個橋呢?」所以儘管只是了自己的生死,可也別當一個拆橋的人!甚至還要發願做搭橋的人,努力把握當下奉獻、培福,這是身為佛子都要有的切合實際的意識。

 

三、寺院運作與寺院經濟

寺院經濟問題中,較困難的是實際運作的部份,可是它卻也是維繫寺院生活生生不息的動力所在。以下我們從四方面來探討:最先是寺院運作的理念是什麼,接著再從經濟的資源、生產、分配,來說明寺院的實務運作。

 

1.寺院運作的理念

在寺院運作中,所秉持的理念是—「僧事僧斷、僧事僧決」,這是學佛的人,尤其是僧人所耳熟能詳的,可是什麼是「僧事僧斷」呢?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僧事?「僧事」顧名思義,是指僧人的事,舉凡共修生活的軌範、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僧人的教育,乃至修道、弘化生活的生涯規劃、僧團志業,這些都是僧事,當然必須由僧人自己來處理,這就是「僧事僧斷、僧事僧決」。

 

比如說,香光寺旳法師曾經了忙佛學院的課業、又忙於弘化活動的設叶,忙到幾乎廢寢忘食,晚上甚至到了十二點、一點,到處都有人挑燈夜戰,隔天清晨四點半又要上早殿......最後,為了健康和燈光干擾休息,我們開了一個會,討論到底要幾點休息?非不得已時,怎麼辦?最後達成協議:十點半養息,絕對必要才開闢走廊盡頭為「延燈區」。修學弘法很重要,色身還是要照顧。像這樣經過僧團大眾參與、討論出來的解決辦法,是非常實際的。

 

類似這些僧團切身的問題,總無法請不是團體裡的人,或者沒有僧團生活經驗的人來決定吧?這就像一般人的家庭生活,是否需要添個小孩、出國等等問題,無法拜託別人幫忙決定一樣。所以,「僧事僧斷、僧事僧決」,僧人的事由僧人全權討論、決定,絕對是合情合理的,不必要麻煩僧團生活以外的人;而如果有人提供意見可以使設想更加周全,當然是很好,但也僅止於提供意見,絕非干預。

 

2.資源的開發

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和自然資源。在人力資源方面,從一位行者剃度出家,進入僧團以後,就成了僧團住持佛法的主要人力資源。但從在家學佛到成為法師,可以為人天師範,身心必須經過調換陶煉,知見也必須重新建立,至少也要具足成為一個出家人的基本能力,因此他必須了解什麼是佛教?什麼是佛法?什麼是戒律?戒、定、慧三學的修學次第又是如何?才能將它運用到往後的修學、弘法中。在生活細行上,他也要放下在家時的顯赫家世、大小姐身份、習性,重新學習吃飯、穿衣、走路等等出家人的舉止、威儀、入眾與人相處。

 

而且,到大殿要會五堂功課、唱念、敲法器。法器是龍天耳目,不但當維那時,不能多敲兩聲磬,打木魚也不能只顧著自己的快節拍,讓參與課誦的人窮追猛趕;到了大寮,也要能運鏟如飛,煮出一道道佳餚;坐下來要能寫文章、深入經藏;走上講台要能上課、講開示,而隨著時代的瞬息萬變,現代的僧人還要會打電腦、會開會。

 

等佛學院畢業了,成為執事曾,以深入執事門來修學、奉獻,不論是初學領眾所須具備管理常識,或是領執深入到某個層次,發現所學的內典、實踐方法已不足以突破現況,或遇到情緒、人際關係問題,此時需要設想在職培訓,提供到佛學研究所或國內外大學再學習。人力資源的培養、再開發,才能帶動僧團不斷研發、向前跨。

 

關於技術資源方面,過去我們常聽說:叢林裡的執事設有四十八單,僧人學會三刀六槌就夠了。可是到了多元化的現代社會,縱使把三百六十行都放到寺院裡,都顯得不大夠了,因此技術資源的開發愈顯迫切。以現代科技來說,像電腦的運用,可以處理寺院運作中許多龐雜繁複的問題,比如:透過電腦來處理信眾資料,可以更加了解他們,適時邀請他們上研讀班、參加活動等,有益於佛法的弘揚;或者圖書也可以透過電腦,跟全國佛學圖書館,甚至中央圖書館連線,查閱資料就很方便,可以省卻來回奔波,舟車勞頓之苦,技術資源開發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時常在僧伽雜誌等佛教刊物上,看到現在佛教最迫切需要建立制度—經濟制度、道場的制度、辦佛學院的制度、人事制度......等等,相當的多。建立制度需要作長程、中程、短程計劃,五年、一年、月、週計劃,所以必須借用社會的技術資源、管理經驗,來推行寺院的運作。再像辦佛學院要推展教學、研發教學法、規劃課程,這些都要不斷在技術上尋求突破,才可能成就。近幾年佛教界常舉辦的學術研討會,透露出的訊息是佛教正努力提昇品質,或是希望用思想來引導信眾、社會,這可以跟大學的研究所合作,引用學術界的專長、人力,也可以結合電腦科技,將佛教經典重新編訂詮釋,或做田野調查,建立教界檔案資料,做為改善現況的參考。這些都屬於技術層面資源的開發。

 

至於自然資源方面,我們常想到名山古剎,有所謂「天下名山僧佔多」,寺院的外在景觀常能給人無言的說法。像圓光寺附近,環境清幽,足以引入作出塵之思,針對人生的目標、來龍去脈、現實問題等,作冷靜、長遠的思考,因此自然資源也是寺院很重要的部份。此外,寺院的建築、前人留下的法物、書籍、財產,也都可列為自然資源,發揮說法的功能。

 

3.生產

在這一部份,我想只針對寺院經濟來源來談生產問題。依照目前台灣佛教的狀況,寺院常應信眾請求辦法會,七、八月份普遍是地藏法會,正月拜千佛,人們參加法會不但拜得虔誠,也法喜充滿。此外,納骨塔及跟隨納骨塔而來的經懺,也是重要的收入。現在我們要回過頭來探討的是:法會活動之後,帶給寺院經濟來源,寺院要回饋給信眾的是什麼?(下期待續)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