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僧團 紫竹林精舍 小學心智教學報導(三)
戒學課程的理念與設計

心智教學快樂三部曲中的戒學單元, 從五戒中選擇「不殺」、「不盜」、「不妄語」三戒為教學方向, 協助學生建立尊重自他生命的人生觀。



 

前言
 
佛法中的戒律,是包含一切正行,不但合乎世間法則,同時也是佛法中「與樂拔苦」慈悲精神的實踐—本於對其他生命的尊重、同情,而化為自願克制自己情欲,以達到世間和樂善生的德行。佛經中稱之為「自通之法」,以己度他情,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現代語彙來說,就是「同理心」。因此,學戒的目的,除了不傷害、不侵犯他人外,還要更積極地愛護其他生命,進一步與萬物共存共榮,圓成和諧交融的地球村。
 
教學目標
 
如何發掘培養學生的「同理心」,並進一步自願克制個人欲求、憤惱,仍能尊重他人?就在揭揚「利己」與「利他」之間,和合共生的關係,學習從身語意上克制私欲,發揮同情心。因此,戒學的教學目標,即在端正學生行為,養成好習慣,啟發人人本具的慈悲心。
 
「戒」的學習
 
持「戒」,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態度,維持身心健康發展的軌則,也是健康正確的道德觀。佛法的戒律與社會的法律、規條的制裁不同,戒律不只是禁止惡行,更重視不侵犯任何生命,讓慈悲心活起來,發揮尊重生命的功能。針對青少年,我們選擇五戒中的不殺、不
盜及不妄語三戒作為教學的方向,設計了啟發善念、正語愛語、珍惜生命、喜捨布施、善解包容、輕聲細語、珍惜自然、知足感恩等八個教學單元。
 
不殺生—積極為護生
 
佛教在眾生平等的原則上,主張尊重與珍惜生命。所有生命,包括動物,都應當和諧共存,不應任意結束他人或動物的生命。無論是自己動手、唆使或同意他人執行結束其他的生命,就是殺生。其中,以殺人或自殺的罪業最重。傷害也在殺戒的範圍。不殺生戒的積極面
就是護生,護生就是護心,在暴力犯罪愈來愈多的社會中,戒殺的目的是教我們不產生瞋恨心,培養愛心、慈悲心來待人接物。
 
我們可以先從「認識生命」談起。生活當中,生命的契機隨處可見,只是常被我們忽略。不認識生命、不重視生命,如何進一步談護
生?因此,我們帶著學生觀察大自然,從中學習生命教育。以花為例:花朵不易照顧,體會到感恩的心情;花期不長久,學習珍惜生
命;每朵花各有特色,學會不嫌棄自己;從含苞到開花,認識等待的藝術⋯⋯這才是看到生命的深處。從認識生命當中,瞭解生命是一種喜悅!進而才會去愛護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即使是最弱小無力的,都應獲得愛護與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持守此戒,常遇到一些問題,如:打蚊子、踩螞蟻、當兵為國殺敵、法官判刑等是否犯戒。為了正確解答或引導,老師個人都必須先對戒條有正確的見解,才能避免誤導,或令學生對持戒產生窒礙難行的感覺。
 
不偷盜—積極為布施
 
無論是公有的或私人的物品、財產,如未經同意而竊取、強奪、吞沒⋯⋯就是侵犯他人的財產,即偷盜。一塊橡皮擦或一枝鉛筆,只要未經同意而取用,也算是偷盜。我們莫要認為惡小而為之,因為大惡可能是由小惡累積而來,如同台語俗諺:「細漢偷摘瓠,大漢偷牽
牛。」不偷盜,主要是為了對治我們的欲貪,它的精神也是護生—不去侵犯他人的所屬物。
 
不偷盜的積極面是喜捨布施,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可以鼓勵青少年行布施。財施(物質的利他)部分,如捐助金錢、衣物、食物、用品等,或以體力助人。法施(精神的利他)部分,如教導學習緩慢的同學、安慰、鼓勵傷心或怯弱的同學。無畏施就是幫助他人獲得生命財產的安全,如護生、救生,或免於恐懼。也要教導布施正確的心態,若以高傲、瞧不起、執著的心布施,就失去了布施的意義。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有布施的能力,布施是容易做到的,激發學生行布施的意樂與信心。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布施的快樂,勝過一切。幫助別人就從生活中的小地方開始做起—一個微笑、一聲招呼、一點關懷,快樂的人生就是這樣累積下來的!
 
不妄語—積極為正語、愛語
 
「不妄語戒」是五戒中難度最高的。因為我們天天都要說話,但說的卻常常都是虛妄不實或未經過修飾的話,甚至傳言他人的祕密、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這都是難以持守不妄語戒的例子。而說話時,不僅只要傳達我們的想法,同時也要注意聲調和語氣,因為它能連接
說話者與聽話者的感情。人與人相處,妄語使人產生磨擦,愛語(稱讚、鼓勵、關懷、同情的話)使人振作努力,得到信賴和肯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每個人都希望受到稱讚與肯定,只要真誠地讚揚別人,傳達心中的善意,就能改善人際關係,廣結好人緣。但是,在生活中,也常需要善意的謊言,如:醫生為避免病患無法承受,而說不實的病情;被人挾持,說不實的話以便逃走⋯⋯。戒條的持守,是需要反覆思量、討論,並因應當下因緣調整,需要智慧的引導,讓持戒能真實利益自己的生活。
 
結語
 
台灣的教育偏重升學,生活偏重物質的享受,青少年面對多元價值觀的抉擇,亟需父母師長的幫助。心智教學快樂三部曲中的戒學,是透過觀念的澄清,協助學生建立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關懷、尊重別人與大自然,開拓生命的視野,擴展
仁慈心,讓自他享有真正的自由。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