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現場
星期五的那一堂課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小五班的小朋友圍坐在地板上,利用上課前五分鐘的念佛活動,將身心安放進來。小朋友們用力地閉著眼睛,大聲念著阿彌陀佛,好像是孩子間事先說好的遊戲,照著一個不成文的約定,認真而自成一片天地般地進行著。
 
那天,星期五的晚上,接近七點半的時間,父母親帶著小朋友,陸陸續續來到養慧學苑。「師父,阿—彌 —陀 —佛。」有時,小朋友純真而沒有掛礙的問安,反而拉近了靦腆的父母與法師間的距離。他們一起進入大殿禮佛,再一起走到佈達園門口。然後,招招手說聲下課見,父母親安心地去研讀班上課,小朋友也快樂地來到佈達園中學習。這裡,沒有熱門的英語數學,卻也有著成長過程裡另一種面向的學習,在佈達園中,孩子們分享了佛法的生命態度,也輕扣孩子們回過頭來了解自己的第一道門。「我們是一群播撒佛法種子的園丁!」法師們及所有老師就是這樣地相信著。
 
 
今天是開學後的第二次上課,單元主題是「佛陀」。「佛陀生出來了!」小五班的小小朋友看著動畫電影,一陣耳語。「你看,我的手跟佛陀一樣也超過膝蓋哦!」「不行,你不能蹲下來,要站著量。」大五班的小朋友,正為著自己是否也具有佛陀的三十二相而較量著。一樣的主題,兩班六個老師為著學齡前與學齡階段的孩子們,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活動。她(他)們蹲下來耐心聽著孩子們說些什麼,也站得挺直地指出小朋友不該有的行為,佈達園老師們的用心,有柔軟,也有堅持。
 
 
短暫休息後的第二節課是「塑佛」,教導小朋友如何塑出一個可以存放自己善行的佛首撲滿。這是貫串整學期的活動,在看似一般的美勞創作中,卻是點滴引領著修正自己,漸成佛道的深意。而這樣的深意,小朋友並不需要知道,只要一堂課一堂課,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參與,在完成的那天,他們或許就能了解;現在不能體會,有一天也一定能懂。這是一個不期待當季就能豐收,允許成長有著不同高度的園地。
 
小朋友們圍成一個個小圈圈,認真地搓著他們口中的「湯圓」──佛首肉髻,別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要一群小朋友搓成同樣大小的圓,還是需要時時提醒與調整的功夫呢!教室裡不時傳來此起彼落的笑聲,這是孩子們要老師猜謎後的妙答。「這是我的!」「這是我的!」角落中突然傳來一陣的爭執,老師從小朋友手中輕輕接過黏土,放在盤中說:「這是大家的哦,每個人搓的湯圓,都要放在這兒,讓大家一起用,好嗎?」不在教案中的每一個臨時狀況,對老師和小朋友來說,都是一種學習。
 
 
「好,時間快到了,我們告一段落,請小朋友將黏土交給老師後,到外面洗洗手。」兩邊的洗手台前,自動排成兩列等候的小朋友,開水龍頭,洗手,擦手,一個接著一個,好像進行著什麼慎重的儀式般,簡簡單單,卻又令人動容。「小朋友們有沒有看到,大姐姐正蹲在地上,幫我們收拾掉落在地板上的黏土。等一會兒,我們一起擦完地板再下課,好嗎?」「好!」小朋友們大聲地回應著。在老師們的協助下,一個個小小身影蹲落在屬於他們負責的區域,手裡拿著抹布來回使力地擦著,低年級擦過一次,中高年級再做一次的善後。從上課到下課,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凝聚著從一而終的共識,看似不著痕跡,卻也將重視生活教育的理念,紮紮實實地落下了。
 
 
寧謐的大殿裡,一位父親望著佛陀,虔誠地合掌著;一旁的小朋友,也安安靜靜雙手合十,小聲說著只有他和佛陀知道的秘密。晚上九點半,父母親與孩子們一起下課,一起禮佛告假。步下樓梯的時候,小朋友已迫不及待地說起今天「搓湯圓」的點點滴滴。「師父,告假 」,他們愉快地步出養慧學苑,分享著彼此共有的交集 ──「佛法的學習」。送走了最後的一對父女,養慧學苑的大門緩緩地放了下來。此刻,對於法師及老師們來說,是流過汗後,荷鋤而歸的踏實與滿足。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