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記得你:六可念法
第一可念:慈心的身行

《念可品》 諸比丘!此等,是六可念法。以何為六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身業,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語業,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意業,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一切法得如法之利養,下於缽中所受之量,如是之利養,皆與有戒同梵行者共受用,無不分而受用,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一切無缺、無隙、無雜、無穢、自在、智者稱讚、無執、能發三摩地之戒,以其戒,或顯、或隱,遵同戒律,與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所謂令出離之聖見,令起彼正見而至於苦盡,以其見,或顯、或隱,具同見解,與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法。 諸比丘!此等六者,是可念法。



 
首先是行為、肢體動作上的慈心。我們應該如何將慈心表現在身體的行動上呢?當你看見某人身負重物,你上前去幫他,那就是行為上的慈心。如果有殘障人士或小孩子要過馬路時,你上前去協助他過街,那也是表現在行為上的慈心。 
 
「在僧團中表現慈心的行為。」就年輕的僧侶而言,對自己的老師們盡義務,或協助浸染、清洗僧袍,如此就是慈心的行為表現。同時,若有某些事要做,而你幫助 其他人去完成那份工作,那也是慈心的行為。有時候,某人可能把東西放錯地方,而你將它放回正確的位置,這也是慈心的展現。所以,有很多藉由身體的行動來表 現慈心的方法,所有的這些行動都伴隨著慈心。因此,它們被稱為慈心的身行。身為在家眾,你也可以用許多方法來練習慈心。
 
以上這些是在眾人面前的慈心練習,在他人背後,又該如何練習慈心的行為呢?有時候,某人可能先離開,並留下一份尚待完成的工作,如果你可以繼續將工作完成,就是一個表現慈心行為的方法。有時你將物品按次序排在物品原來的地方也是一種慈心。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