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之旅專集
佛塔的傳布



如果說,「佛塔信仰」是將印度部派佛教,推衍成大乘佛教的重要動力,那麼矗立在東亞各國、多采多姿的佛塔,便是佛教長期分布演化的歷史見證。

 

建造「佛塔」是部派時期的重要特色,此時,印度出現了一位對佛教貢獻至鉅的阿育王。阿育王的信仰和大力護持,使得佛教普遍、急遽地發展起來。他不僅不惜巨資「起八萬四千大寺,造塔八萬四千」,就如《阿育王經》卷一記載:在優波趜多(upagupta)的啟導下,取得七王的佛舍利(除了羅摩聚落塔之外),並將這些舍利廣送各地造塔供養。阿育王更派遣僧人,南到今之錫蘭、緬甸,北往罽賓、犍陀羅,甚至遠到中國西域弘法,使得佛教邁向國際,成為世界性的宗教。佛塔也因此走出印度,結合各地的風俗民情,以不同的風貌,走進佛弟子心中,撒播佛法的清淨種籽。

 

在佛塔的源頭--印度,現存的「桑契大塔」是建於西元前二五O年的著名古跡。塔身高一二公尺八O公分、直徑三二公尺。「桑契大塔」呈顯出部派時期保有的原始覆缽型,有漸趨於高大的佛塔外貌。此時期的佛塔大約有「露塔」和「屋塔」兩種。「露塔」是佛塔上沒有覆蔽物的一類,多見於印度南方,數量眾多。後來「露塔」隨著佛教南傳的路線,在西元三世紀前後,經錫蘭傳入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各國。

 

今日所見巴利語系佛教盛行的國家,佛塔多呈圓椎形,仍保有濃厚覆缽型佛塔的特徵。座落在泰國佛教聖地--佛統市的「巴帕通塔」,塔高有一一六公尺,圓形的塔座直徑五七公尺,遠觀如一座倒置的巨鐘,在陽光下金光閃閃。而有「佛塔國土」美稱的緬甸,在丘陵上、山腰處,甚至散落的村莊裡、都市的大道旁,隨處錯落著潔白無瑕或貼滿金箔的塔林,有的高聳入雲霄,巨大雄偉,有的不及人高,精緻袖珍。其中,堪為代表的--仰光廣達黃金佛塔,在九九公尺高的塔身上貼滿著金箔,外圍繞著六十四座小佛塔群,莊嚴尊貴地表達出人們敬佛、供佛的心意;人們也不忘在法會、慶典時,雲集佛塔內,以衣食供養三寶、凝神諦聽高僧開示。千百年來,佛塔在這裡一直是寺院中人心嚮往的焦點。

 

另一類「屋塔」,是指供屋內或石窟內的一類佛塔,塔身多作房屋、樓閣形,有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層的區別,隨著層級增多,塔身越行高大無法供於屋內,就演變成另一類「露塔」。而傳統印度覆缽型的塔身,仍以覆缽形狀,安於塔身、相輪之間。「屋塔」本流行於北印度地區,紀元前後經絲路北傳入中國,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庭、臺、樓、閣結合,得到了更大的發揮,蔚為北傳佛塔的主流,到了西元四至六世紀時,再東傳入韓國、日本地區。

 

傳說裡,中國最早的佛塔是三國時代(約西元二四O年),孫權因康僧會感得舍利而建,稱為建初寺塔。而《佛祖統紀》卷五十裡則寫著:東漢時,攝摩騰和竺法蘭以白馬馱經來到中國,明帝在永平十年(西元六七年)為他們建白馬寺,寺裡木造、四方形的樓閣式佛塔,即是中國所建最早的塔。

 

隨著佛教的傳入,漢朝是中國佛教建築的開始,但是當時佛教僅為皇帝、大臣等少數統治者所信仰,一直到五胡亂華時,戰禍連年,民生疾苦,佛教才真正走進廣大中國人的心中,造塔寺也就從此風起雲湧。

 

當時北魏的都城--洛陽,即因官、民所建的寺塔林立,被外國僧人視為佛都。《洛陽伽藍記》中描述著,佛塔是此時期寺院建築的主體、人們信仰的中心,就如同印度的佛寺一般。嵩岳寺塔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佛塔,建於北魏時期(約西元五二O年),它十二角形、十五層密簷的外形下,雖仍未褪盡印度覆缽形佛塔的蹤影,卻早已揉進中國磚造、高樓等建築技術了。

 

佛塔與中國建築結合之後,塔的中心便需要有塔柱了,而安奉佛舍利的位置,也跟隨著移到柱底的「龍窟」中,南朝時期佛塔此種轉變,是深受中國傳統埋葬觀念影響的結果。寺院裡的雙塔景觀,最早也是出現在南朝,再配合上寺院布局講求「詩意畫景」的用心,難怪杜牧在《江南春》中,要發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吟詠了。

 

隋唐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時期。在太平盛世裡,人們的信仰熱誠,大量表現在寺塔建築、佛像雕刻和佛畫中,佛塔建築也隨之多元發展起來,出現了六角、八角、九頂、圓形等多種造形,也出現石塔、鐵塔等;更有在塔身、塔柱上刻滿精巧佛教圖像的,而佛塔的功能也隨之拓展了。

 

慈恩寺大雁塔(造於西元六五二年)又名「經塔」,是專為玄奘大師藏經而建,也是當年大師和弟子們譯經的地方,後來成為考中進士者題名之所,有所謂的「雁塔題名」,「經塔」無異是當時以佛教為主的高度文化中心。興教寺玄奘墓塔(造於西元六六九年)第一層供有玄奘塑像,以上四層實心,此塔不僅是建築史上,唐仿木構閣樓式磚塔的最古遺物,也是中國佛教史上為僧人造塔的早期遺蹟。塔林法玩塔(建西元七九一年)是少林寺歷代和尚的墓塔林,現有墓塔二百三十餘座,可說是中國首座集各種風格、類型塔於一處的最大塔林。

 

由於為佛造塔,發展到造經塔、僧人墓塔,顯然唐塔的功能是融和了藝術創作而多元地發展起來,但大抵仍是人們為表達對佛陀、高僧的敬仰、思慕所作,象徵佛法僧三寶。但值得注意的是:佛塔的位置已漸漸被供奉佛像的殿堂所取代,而退居於寺旁,另成塔院。

 

唐朝也是中國佛教大量傳往日本、韓國的時期。韓國佛塔大致模仿中國式建築而出,現存於佛國寺的釋迦塔、多寶塔,即是建於新羅時代(中國唐時),石造的塔身樸素無花紋,象徵釋迦佛常住說法、多寶佛示現證明;稍後於新羅、高麗、朝鮮時所建的石塔,也都樸實,以奉佛舍利、經典為主,與古樸、雄偉的殿堂相互輝映。

 

佛塔到日本是在敏達天皇十四年(西元五八五年)二月,是蘇我馬子所造,他將司馬達所獲的佛舍利安於塔柱上。現存的奈良法隆寺塔是一木造五層的建築,建於隋大業三年(西元六O七年),塔的結構裝飾與《洛陽伽藍記》中北魏的永寧寺塔幾無差別。在功能上,佛塔到島國日本之後,為適應當地的環境、民俗,遂演變出寺院裡的「納骨塔」,提供人們安置先人骨灰。

 

中國宋朝隨著琉璃工藝的出現,佛塔表面鑲嵌了琉璃磚,散發出五色耀目的光彩,但也於此時,佛塔再度由佛殿旁退居於殿後,甚至有些較小的寺院也不一定建造佛塔了。塔在佛寺外呈顯的功能有:中國北方的「料敵塔」,作戰時用來觀望敵情,如鎮城榆林的凌霄塔;中國南方海濱江岸導航的「燈塔」,如廣州懷聖寺的光塔;風景區裡的重要點綴物,如杭州六河塔、金山江天寺慈壽塔;園藝構圖的中心點,如松江的方塔園;凸顯城市的焦點,提供社交休閒,如泉州開元寺雙塔、開封鐵塔;也有以驅邪、鎮壓風水的「風水塔」著稱的,如浙江鎮蟒塔、潮州鳳凰塔、急水塔。

 

遠離了寺院,塔雖有了更廣闊的天空,點綴著山川,成為文人騷客詠歎的對象,但它內在所表徵的佛教的宗教蘊涵,卻有待喚醒了。

 

元明兩代,來自青海、西藏的藏傳佛教傳入中國,倒「T」字型的喇嘛塔隨著東來,一度豐富了佛塔的造型,然而中國佛教信仰的文化,仍遠遜於隋唐。到了極力提倡藏密的清朝,佛塔愈趨式微;猶有甚者,在二十世紀中國最大的傷痛--「文化大革命」中,堪為世界文化珍寶的佛教文物,幾乎破壞殆盡,而今,殘存的佛塔零落立於瓦礫中,只有默默無語對斜陽了......

 

臺灣,經過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佛寺裡有座靈骨塔」幾乎是人人習以為常的事。近年,加上環保意識驟昇,增建靈骨塔、轉移千古以來「入土為安」的民族性,已成為當務之急、必然的趨勢。而當社會富裕之後,人們卻汲汲營逐於炒作靈骨塔時,努力讓佛塔重新站回崗位上,去宣說那古老的、來自佛陀心靈的法音,當是現代佛子共同的祈願與使命吧!

 

【參考書目】

1.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  印順法師著  正聞出版社

2.世界佛教通史  聖嚴法師著  東初出版社

3.緬甸的佛塔  環華出版有限公司

4.中華名寺古剎  地球出版社

5.日本 佛舍利塔  光地英學著  吉川弘文館發行

6.韓國古寺巡禮       出版

7.大韓民國  國際觀光公社出版

8.國家與人民  東南亞(一)  錦繡出版社

9.中國寺廟大觀  北京燕山出版社

 

【附註】

註一: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卷五十九釋教部彙考引續文獻通考

註二:中國佛教學術叢刊五十九冊,中國佛教寺塔史志,三五~四七頁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