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物探尋_唯識所現:從唯識談心法與色法
移植器官舊記憶跟著來?

屬於「色法」範疇的身體器官或種種物質現象, 與屬於「心法」範疇的認知、感受、性格等心理現象,二者間到底有何交涉? 本文將嘗試從「唯識」觀點來探究一二。



器官移植簡史

中國《列子.湯問篇》記載西元前300年的心臟移植,扁鵲為兩位心臟陰陽失調的病患互換心臟。1900年,人類掌握了輸血技術。1905年,世界上第一例角膜移植術誕生。近代器官移植的發展以腎臟移植最早,1954年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腎臟移植手術在美國波士頓進行。1981年完成第一例成功的人體心肺移植。
 
器官移植術已經成功進行了50年,醫生把各種至關重要的器官如腎、肝、肺、胰腺、腸和心臟等移植到人們體內。心臟移植患者一年及五年的存活率已達90%及75%。
 
醫學界的研究

最近,部分科學家提出人類的記憶不單儲存在腦,其他器官亦可儲存記憶,以致於一個病人接受其他人捐贈的器官後,可能同時接收捐贈者的性格和愛好。

除了瑞塔移植心臟後嗜食咖哩的案例,另有諸如70歲的奧德曼在移植了一個14歲男孩的心臟後,開始喜歡買糖果;58歲的比爾·沃爾在接受好萊塢特技演員的心臟後,開始迷戀越野滑雪等運動;謝爾曼在移植了喜歡吃墨西哥食品的人的心臟後,也突然變得愛吃這些辛辣食物……。目前大多數醫生認為器官移植後明顯的性格變化,原因來自將健康狀態徹底改善所帶來的轉變、藥物影響(移植需使用超劑量麻醉藥物和防排斥藥物),還有心理因素。

少數人鼓吹「細胞記憶」的說法,認為人的部分記憶儲存在細胞或DNA序列中,如消化器官的細胞中儲存著一個人對食物的記憶,DNA序列中儲存著祖先或前生的記憶等。儘管至今仍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有些科學家,如亞利桑那大學的心理學家加里·施瓦茲,主張細胞的記憶能改變行為模式和習慣,移植器官由於繼承了捐贈者的基因,因此可能部分改變接受器官者的思想、行為和飲食習慣。
 
記憶的機制是當前神經生物學的一個熱門課題,目前科學界主張人的記憶是主要儲存在大腦皮層中,不過許多細節還沒有研究清楚。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