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須具備的基本態度
禪不是枯木死灰



覺知自他
《五燈會元》裡有個「婆子燒庵」的公案。 有個老婆子供養一位禪僧二十多年,平日都交代一位二八年華貌美的女子送飯。有一天,她叫這女子趁禪僧不備時從其背後抱住他,於是女子嬌聲細氣地問禪僧:「和尚!你現在感覺如何?」和尚倒也保持平靜,很鎮定地說:「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
 
女子將此話轉述老婆子,不料老婆子聞言大怒:「我千辛萬苦了二十年,卻只供養了一個俗漢!」於是在震怒之下趕走了和尚,同時放火燒毀了茅庵。
 
禪修的目的是了能如實覺察身心的實相,而非「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如枯木佇立在寒巖上,並無任何念頭與感覺而禪修的。我們要先清淨自己的雜染心,這必須從收攝散亂於外的六根做起。有的人以為收攝六根就是關閉所有的感官,將自己修練成一個無感無知的人,這樣就能證果,但其實這樣無非只是把自己修成了一根枯木或一塊寒巖而已。
 
如果對一切都無感無知的話,不能關懷自他,修法又在修些什麼呢?信心要從哪裡生起?堅定的行門又從哪裡出現?又如何能見到諸法的實相而成佛呢?所以,我們修行要能覺知自己,也要覺知他人。
 
認清身心的實相
修行就是要認清自己身心的實相,實相是什麼?如果你今天要上台講課,卻一直拉肚子,你要如實地知道身體很緊張。對這個實相的了知,別人可能不會那麼在意,可是對你卻是很重要的。你知道拉肚子的苦是來自於心理的緊張,那就要問自己,為什麼這麼緊張呢?是準備不夠充分嗎?還是有其他原因,想辦法去排除可能導致你緊張的因素,如實地看到自己心的狀況,緊張自然就能消除了。
 
隨時感知身心的狀況,觀察念頭的生滅,身體各種感覺的起落,只是單純地看著它們,而不要去追逐那些念頭與感覺,只要放鬆地坐著,讓呼吸來找你。呼吸是長或短、是深或淺都無所謂,只有你先放鬆,讓自然的呼吸來碰觸你,而非期待或預設要有一個什麼結果。
 
所以,修行是確實知道一個方法,讓煩亂的身心安靜、放鬆下來,而不是無感無知或者要成為枯木或寒巖才是有修行。能以專注的心如實地觀察,這是修法的開始,身心統一才是後面的功課。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