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 心經 期
2013.09.19
雪歌仁波切 教授 / 釋見諦 編輯
2.4.2.1 有學位的修學2.4.2.1.1 第一階段— 資糧道與加行道行者怎麼修空性
玄奘版裡面,「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就是觀自在菩薩後面回答舍利子的來源,觀自在菩薩心中的看法就是這個。「度一切苦厄」,就把空性的作用點出來,那並不是觀自在菩薩所看到的境,而是他所看到的空性有度一切苦厄的作用。藏文版並沒有此句,敦煌版也沒有。
生:在《佛典漢譯之研究》一書上提到,在翻譯經典時,這句是文人潤筆時加上去的。但是它的內容在後面「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有出現,而將此句的意思加到前面。
師:是玄奘大師加的,還是後人加的呢?
生:據說是文人在譯經時加的,因為翻譯有直譯及意譯。
師:誰加的?
生:在玄奘主持的譯場上文官所加的。
玄奘版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敦煌版講到「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二個版的次序有些不同,敦煌版的次序與藏版的次序一樣,玄奘版講的次第稍有不同。
第一段講空性時,講到五蘊上的空性,它跟前面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二者同樣都講五蘊皆空,但是它們的道理要分開,因為還是不同。因為前面照見五蘊皆空,可以含蓋後面所有空性的道理。現在於五蘊上講空性,它並沒有含蓋後面二段空性的內容。
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五蘊上講空性,它的重點是透過廣大聞思,對空性的認識達到非常正確精純,所以講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裡講的是,對空性的觀念要達到非常精準。前面照見五蘊皆空,它並沒有講這個道理,它主要是含攝所有空性的道理,二者是不同的。前面是觀自在菩薩腦海中的想法,後面空性道理所有的解釋都含攝於前面這句— 照見五蘊皆空。後面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段不攝後面的道理,它自身是一種道理。
敦煌版與藏文次序一樣,藏文的次序有一種解釋,它有特別的意義。有何意義呢?我們對空性的見解要達到非常精純,須要什麼過程,就有這樣的過程,先是色即是空的過程,再是空即是色的過程,再是色不異空的過程,最後是空不異色的過程,這些階段都沒問題時,那麼對境上的空性就達到精純了。有人會誤解,以為二者差不多,因為講的都是五蘊,都是空性。
這四個可分為二個,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二個為一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另一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二句是不落常邊及不落斷邊。色即是空不落常邊,空即是色不落斷邊。另一種問題,不落二邊,但心裡對二諦,或對色法及色法上的空性道理,腦海裡無法一起想起來,想色法時,遠離空的道理;想空性時,又遠離色法的道理。雖然沒有落斷邊或常邊,但是想色法跟世俗諦的道理時,好像跟空性的道理有一個距離;想色空,空性的道理時,又跟世俗諦因緣的道理有一個距離感。若有此感覺,這種空正見還是尚未達到精純。因此一個是不可落斷邊,不可落常邊。另外,對世俗諦及勝義諦之二諦,二個都存在,若有距離感就是不對的。前面沒有落斷邊,沒有落常邊,那就表示空性在,世俗諦也在。但是二者有沒有距離,則是另一件事,若有距離感則未達到。後面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講勝義諦及世俗諦存在時,不應有距離感。若有距離感就不對,因此距離感也不可以有。這個意思是資糧道、加行道,這二個階段,對空性透過廣大聞思,他們心續中的空正見達到非常精準,最標準,最清淨的空正見。
生:色即是空與色不異空二者意思有何差別?
師:色即是空與色不異空不同,色不異空時,空已存在了,才能講色不異空。色即是空時,空還未了解,行者將認它出來— 色就是空。一般人以為這二句—色即是空與色不異空— 好像是一樣的。色即是空,如果色不是空或與色即是空相反的話,那麼空就沒有,那麼色就存在,色就有自性。它若有自性的話,空性就不在了。所以,色即是空時,色法上的空性才認出來,對色法感覺它有自性的樣子,但是真的理智觀察時,它沒有自性,故說色即是空,色不如想像那般,當觀察時就沒有了。色即是空不是色本身空,色是存在的,它上面要講空性,它若不存在,它上面怎麼講空性呢?色法是存在,那麼它上面怎麼講空性呢?空性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我們有一個執著,它在那裡,感覺它有它自己,將此感覺破除,就叫空性。色法在那裡,它沒有自己,其實它沒有自性,沒有它自己的自性,這就叫自性空。所以,色即是空,意思是色法雖然顯現有自性,但實際上它就是空,它完全沒有自性。我們一直顯現它有自性,實際上它完全沒有自性,故名色即是空,所以講這句話時,行者才認出空性。
色不異空時不同,這時候空性已經認出來了,色法存在,空性也存在,二個都存在。但想的時候二者有個距離感,將距離感破除才講色不異空。剛才講到,若按藏文或敦煌版,它們有一個修空性的次第。必須先講色即是空與空即是色,之後才可以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先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再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玄奘版的次序所說,不知道這個次第應作何解釋?藏文版先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然後才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二諦必須先要存在,再談二諦有無距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先認出二諦。
所以色即是空,色法雖然在那裡,有自己的感覺,但理智觀察時,它就沒有了,故說是空。這句講完時,再講空即是色。這二者為何有次第呢?這二個不能倒過來,不可以先講空即是色,才講色即是空。一定要先講色即是空,才能講空即是色。我們執著心很強,先將它破除,破除後還要將它糾正過來,不可以因為破除了而落斷邊,故破了再救回來。先不講空即是色,若這樣講,會變得更執著。所以,先講色即是空,把執著心先減掉及破除。破除之後,不讓它破得太離譜而落斷邊,於是講空即是色,再把心救回來。故先要講色即是空,然後講空即是色。這點宗大師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講道,先要了解空性,再了解細的世俗諦,世俗諦中有一個非常細的世俗諦。有一點先入根本定,才有後得的味道。先入如虛空般的根本定,才有如幻化的後得。沒有入定,先有後得是不對的。後得是入根本定之後的影響。
生:關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藏文的色即是空為shutongpa,空即是色則為tongnishu-o,請問tongpa 與tongni 有何區別?
師:自性空與空性有差別。一切法不能說是空性,但是一切法是自性空。一切法是空性,那麼水果也是空性,那麼吃水果就等於吃空性了。是不是自性空?是自性空。但是不是空性呢?不是!所以自性空與空性二者有別。同樣,tongpa與tongpani 還是有差別。不可以說,shutongni,就好像講色法是空性一樣,色即是空可以講,但不可說色即是空性。
藏文空即是色是tongnishu-o,好像是講空性是色法,但是不可以這樣理解,而是空的本性中,色法存在,ni 的意思是空的本性中,色法存在。
總之,色即是空,先要了解。才能進一步了解空即是色的道理。不可以先講空即是色,才講色即是空。
生:空即是色一定是在後得時才能看到嗎?
師:不是,剛才根本後得只是一個比喻,入根本定一定是見道以上才有,現在是以入定之後才有後得為比喻。二個道理一樣,先要認識空,才能有如幻化。
生:現在講的是資糧道與加行道,他們是在根本定中看到嗎?
師:現在不是講入定,而是跟它的道理一樣。
生:若他入定中觀察空性,他怎麼同時能觀察到微細的世俗諦?
師:後得不是入定。
生:這裡不是後得,而只是資糧道與加行道,所以他沒有後得。
師:所以我說是跟這個道理一樣,一定要先入定才有後得,一定先深入地了解空性,後面才有更殊勝如幻化的感覺。同樣地,要先了解空,才能了解細的世俗諦。細的世俗諦即如幻化,唯名言安立,空了之後在如幻化中存在。所以,宗大師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不是講入定與後得,而是在剛開始了解的階段。宗大師的意思是先了解勝義諦,才能了解細的世俗諦。同樣地,在資糧道及加行道時,先要了解色即是空,才能了解空即是色的道理。
了解色即是空,後有一危險出來,會不會空了之後,色法變成不存在,它沒有什麼自己的。它若沒有什麼自己的,會不會變成不存在?當有這個疑問時,就說空即是色,意思是在空的情況下,還是有色法。當講空即是色時,色法不會變成不存在,用「空即是色」將它救回來,不令行者落斷邊。前面色即是空,不令他落常邊,將常邊的執著予以破除。破常邊時,破得太過,會落入斷邊,故講空即是色時,將他救回來。等於是,色即是空是勝義諦,空即是色是世俗諦,勝義諦與世俗諦二者都同時存在,沒有落常邊,沒有落斷邊,先達到這個程度。
達到這個程度後又有另一問題,雖然色法存在,色法上空性的道理也存在,色法的世俗諦存在,色法上空性的勝義諦亦存在,但二者若有一個距離感,那也不對。距離感有二種,想世俗諦時,特別與勝義諦有距離的感覺。想勝義諦時,與世俗諦也有個距離感,兩方面都有距離感,這二種距離感也要去除。故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這裡有一點,龍樹在《菩提心釋》講道,勝義諦是不離開世俗諦,勝義諦跟世俗諦不是異,與所作性及無常的關係一樣。意思是沒有距離,不是異,都是體性一,其實都是一個法的體性。學過攝類學就知道所作性與無常二者同義,是所作性一定是無常,是無常一定是所作性。現在並不是講世俗諦就是勝義諦,或勝義諦就是世俗諦,而是講所作性與無常只是角度不同而安立,其實是一個法上講的。所作性的重點是它是由因緣所造,無常是從剎那毀滅而安立。由因緣所造的都是將會剎那毀滅。會剎那毀滅都是因緣所造的。所以所作性跟無常,只是角度不同,講的時候都是在一個法上講的。自性空與依賴因緣或緣起,自性空它沒有自性,跟它依賴因緣,這二個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其實是一個東西。所以,世俗諦跟勝義諦能完全一個體性,達到這個程度,才叫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階段。到這個階段,空正見才達到最精純。
對色法一樣,受想行識也一樣,要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對五蘊上,主要是空性的標準,空正見的精準要達到這個程度。為什麼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要連接資糧道與加行道二位呢?是對空性有沒有學好,這是個標準。資糧道與加行道的階段,行者最主要是聞與思。加行道當然有修,但是修的部分若要求很高的,要見道位才是真正的修。資糧道與加行道還是屬於分別心的階段,從某個角度講,就是思的階段。總之,聞思的階段,就配合空性的聞思有沒有達到非常精準。到此講完第一段。
生:《菩提心釋》是第67 還是第68 頌呢?第67 偈好像在講二諦不能分離「若說真實義,莫斷世俗有,離於世俗諦,真諦不可得」,第68 偈「說俗諦即空,唯空即俗諦,離一餘亦無,所作定無常」。
師:應是第68 偈,不過,二偈一起也可以。
生:空與空性有差別,色即是空,不能說色是空性,但是到後面講一切法空性,按敦煌版不就這麼說了嗎?
師:一切法空性,意思是有時當它是空的本性,這時的意思是一切法是空,並沒有講一切法是空性的意思。
生:講一切法是空時,意思是一切法的體性是空。講空的時候,是講法的體性是空,講法的時候,是說它是空性,具有空性。空與空性差別是這樣嗎?
師:沒錯。
生:只是表達上有差別,本身空和空性都是指空的概念,是嗎?
師:前面說過,道理是講自性空,自性空的特質抓出來就是空性。若不特別抓出特質,只是說自性空,那麼一切法就是自性空。
生:以神通加持力時……
師:要了解,裡面的內容,觀自在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然後照見五蘊體性空。這個道理,觀自在菩薩有修習,所以照見五蘊體性皆空。這個雖是世尊的加持力使然,但這句話是結集者所加的,故是序分。觀自在菩薩口裡並沒有說這句話,它也不是世尊親口說的,也不是因世尊的加持力而開示出來的。這句話的道理,觀自在菩薩有入定,他有看見五蘊皆空,沒有錯,這是世尊的加持力。但是從寫下這個句子來說,是結集者加上去的,這是按世尊的交待而加的。因此,它還是序分,算是不共的序分。
生:最後一段流通分的部分,「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這句也是世尊交待的嗎?
師:這句也是,交待有很多,將當時的背景,結集者將它記錄下來都是交待。
• 思考題
1. 中觀應成派為何要有空正見,它有何必要性?它與其他宗義看法有何差別?
2. 對方便世俗諦的法,智慧勝義諦的法,二者間有何相互依賴性?
3. 敦煌版與玄奘版,觀自在菩薩講空性共有那三段,將它們對照一下。菩薩如何修學空性,跟這三段的對照關係。
4.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先後的次第有何差別,講此四道理的目標何在?若不按這個次第有何問題?
• 調伏意樂
學《心經》或學空性的法時,之前要有何意樂?或先要有何認知? 《入中論》常講,「慧見煩惱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師先破我」,宗大師在《廣論》中引《入中論》這個偈頌,並立其科判為入真實義之次第,意思是真實義即空性,入即進入或學習空性的次第。宗大師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也引了這個的偈頌,他安立的科判是明求解脫者當先破自性我,這個偈頌講的是求解脫的修行者或瑜伽師,意思是求解脫的行者對學習空性或破除我執,首先他們的心裡有何認知呢?把整個輪迴裡面的業,其無量無邊業的來源— 煩惱,而煩惱的源頭就是我執,總之,一切煩惱及煩惱的過患,皆由薩迦耶見生或從我執而生。所以說,慧見煩惱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瑜伽師先會這樣認識,先把心裡的執著認出來,知道執著心太可惡,一切不吉祥的來源就是它。這樣認了之後,再探究我執的趣入境是什麼?趣入境是有一獨立自性的我,這是它的趣入境或對境。認出來就是由了知我是彼境,先認出來所應破的我,認出來之後,再探究所應破的我是存在還是不存在?
用空性的道理或用正因觀察它存不存在?我執的想法存不存在?然後看破它的想法,破除執著心,念《心經》或學《心經》的內容,先想想自己無始以來,無始無終一直輪迴,在輪迴中不斷地造各種惡業,內心也很煩,這些都來自於執著心。這種情況不只是我們自己,一切眾生也一樣,無始無終輪迴中受苦的源頭就是我執。所以對我執或對執著心,要特別恨它,知道它是一切不吉祥的源頭。這樣認了之後,為了去除它,我學習《心經》,為去除它,我學習空性。這就是學習《心經》前一定要有的想法或意樂。所以宗大師在《廣論》中用的科判是入真實義之次第,同時引了《入中論》那句偈來說明。念《心經》時,自己及一切眾生,大家的敵人或魔,為去除它而念《心經》,要作如是想。
• 正講
昨天講到,若細分則有三段,資糧道及加行道二道怎麼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後面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到此為第一段。
• 勝義簡別
另一個補充,藏文版講,五蘊體性悉皆空,學過四部宗義的人就會知道,對《心經》來說,中觀應成派認為它是了義經,中觀自續派認為它是不了義。原因在於中觀自續派以為一切法有自性有體性,因為《心經》講五蘊體性皆空,故是不了義,所以,中觀自續派要加真實中或勝義中沒有自性。若問諸法有沒有自性?自續派說諸法有自性,但勝義中沒有自性。所以,體性皆空這一句,中觀自續派認為它是不了義。同樣地,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這句自續也認為不了義。但是中觀應成派以為它是了義,是對的。
對應成派來講,色即是空是不是不了義呢?不是,因為前面體性皆空,一定要連接到下面。雖然下面沒有直接出現這個詞,上面出現了,就等於要把它連接。色即是空,意思是色即是體性空或自性空。一樣地,體性空即是色,色與體性空不異,體性空不異色。加體性一字,自己要了解,下面不會再加。
玄奘版好像沒有體性一字,但後面有「空中」,直接講色法空的話就是不了義,色法體性空為了義,不會變成不了義。一樣的,空中無色為了義,若前面沒有加「空中」,空中的意思是離自性或入根本智中觀察沒有色法,用這個詞是勝義簡別,用勝義簡別一詞也可以,空中就變成勝義簡別,其差別就連起來了。所以空中無色,或是前面講的體性。總之,《心經》中有勝義簡別前後有二處。一是五蘊體性這個詞,另一個是空中這個詞。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