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11 期
1987.08.20
釋心志
春風化雨檢討會:筆說
這次生活檢討會恰逢心志禁足,未能親自參加,見毓師、見憨師要我以紙筆向大眾師講幾句話,我沒什麼要說,只有滿腹的感激。怎麼說呢?因為禁足期間,心志不必掛慮常住雜事、擔憂大眾師,每日如常作息,安心於行持,是大眾師護持之功,所以我說感激。
在關房中,為了閱讀大眾師的作文,使我又和你們在一起,藉著一篇篇文章的討論,我們可以在思想上、觀念上、道心上,對宗教、對人類,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溝通,實在是太好的一個因緣。然而,在此我想向大眾師道歉,在研討、批判的過程中,若我言語太過份,要求太苛刻,使你們難過,希望你們寬諒。相信你們都知道:世界上,絕對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一般人為了三餐溫飽,尚且要苦磨身體、用盡心思、絞盡腦汁,更何況我們是求出世間的究竟大法,豈是輕易便能獲得呢?
×××
近來大眾師忙於為常住的體制、規約作設想——一個道場的體制與規約,對行者而言,有絕對的重要性及需要性。往昔百丈禪師以佛陀的戒律為精神,立清規定規範,建立了完美的僧眾制度,使得僧眾能有個安身立命、專志修行的所在,如今面對急遽變化的社會,佛門要如何來因應呢?一套新的教育制度和生活規約的出現已是刻不容緩,相信大家都己摸索、思惟得很清楚,而且也生出了歡喜心,心志內心更是高興!
但是,目前大眾師只對自已領執的部門清楚?對其他部門還沒有用心去認識,心志憂慮大眾師會因此互不了解,互相牽制,而障礙了工作的進行。若果如此,常住的體制與規約怎能為大家所認同?大眾師又怎麼去應用、實踐這些規約法則呢?若在應用與實踐當下,大家無法把握其背後真義與無形力道,恐怕會產生苦受想、挫折想、不方便想、不自由想...等等,如此豈不白費大家所費的那麼多時間呢?甚者會因不能深知規約的真實義及對常住的迫切性,只是跟著別人虛度光陰、流浪生死而已。
所以大眾師應常自摩頭:我今日棄俗染衣,身居清淨地,為的是什麼?追的又是什麼?若在這樣的好環境裡,不能有個生命的主流——法則,來激發自己、轉換自己,反認為是束縛,恐怕多劫修來的福報,不必一會兒功夫,就會被那無聲無息的順性之水給沖失掉,這累世辛苦所掙得的人身,也馬上要披毛戴角了。
或許有人會想:「那我就不要在太順的境緣中修行,以免稍有成就,徒長慢心,或者因放逸自便而有墮落的危險,我應該去尋找一些逆境來磨鍊,可能對我才有幫助。...」那麼,我倒要請問你,你有幾分功夫能抵擋逆境火燄的燃燒與熏烤呢?恐怕僅需一絲火氣,就可把你全身猴毛燒個精光,若有三分火氣,則不知要把你燒到那一途去!
在此奉勸大眾師,心血是不會白費的,只要我們不忘初心,在修行的旅途,依著聖言量,依著古德留下的風範,看到現前僧眾的需要,如法如律地運用最適切的法則來轉換自己的言行,以湧現生命的活泉,發出生命的光與熱,滋潤自己也滋潤別人,在溫暖他人的當下,孕育出慈悲喜捨的襟懷!這才是法則真正要發揮的力量。
XXX
關於精舍寶殿的建築,是我們僧團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佛法的流傳,不能只及於僧團,更要擴大於社會人群,偏佈於世界,使每個人都有依歸、有安寧、有光明,這是每一位佛弟子、宗教人士所應背負的責任,而要推動法輪,必須要有處所,這是弘法的基本條件,現在為了籌劃這個處所,真是辛苦了太多人,悟師父、明迦老師當然是辛苦的,除了宗教理念的呈現,更是南北四處奔波,參觀各種建築,分析利弊,以求這座椎動佛陀文化教育的道場設備、功能更加完善,臻於理想,又參與設計的同修,為要設計一個數十年,乃至更久遠之後還能提供多功能的建築物藍圖,不眠不休地絞盡腦汁,真叫人既歡喜又心痛,唯恐他們把身體搞壞了,還好,年輕就是本錢,體力尚足以敷出,看他們仍然充滿幹勁,我就可以安心了。
確實,出家沒幾年,是要在僧團中多培些福德,況且為了理想,運用自己的能力以貢獻僧團,也是釋子的本務,修道的生活本就是在環境與群體中相互成就而完成的。
XXX
以上是心志在關房中的一些想法及思慮,又對大眾師饒舌了,就此打住。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