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難與易

它,輕輕拂去我們靈台上的塵埃與垢染,當我們與這些智慧雋永的話初遇時,常有一份深獲我心的感動,我們嘗試著記錄下來,希望它為生命添注一段新的智慧,開啟一份新的契機!



今天是佛七第三天,大家很認真的念佛,但是我看部分同修對於打坐腿痛,有一種說不出的苦楚,已經不是「念佛」而是「念痛」了,諸位同修是否在這當下體取些什麼?

 
曾經有位居土問我:「師父!為什麼您要一直念佛,為什麼又說末法時代最簡易的法門是彌陀法門呢?」現在我以同樣的問題問大家,我們是不是也常聽到這句話,不管是在佛經上或古來高僧及現在弘揚佛法的大德?都異口同聲的說這句話!彌陀法門是末法時代了生死的簡易法門'可是當我們拼命念,認真實踐這個法門的時候,你感覺它真的起簡易嗎?它簡易在什麼地方?若果是不簡易的,最好把它找出來,這是要經過仔細思惟修持的。
 
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末法的修學情況。在修學的過程,有所謂「信、解、行、證」的階次,我們常說末法時代學佛的人,在「信」和「解」方面是馬馬虎虎,「行」與「證」更談不上;像法就是有「解」、有「行」,但沒有「證」;正法是有「解」 、有「行」、有「修」、有「證」。正法的特徵強調的是「證」像法「證」較少,但至少還有「行」,末法的現象則是信不切、「不求甚解」, 縱使有「解」,但在踐「行」和體「證」上是闕如的,由「信、解、行、證」的差異,末法指的是佛滅度後千年的時間問題,還是另有其他意義?
 
其次,從實踐的行持來看彌陀法門的簡易,就以目前大家受持彌陀聖號來說,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鈍皆收,當生成就,是萬人修萬人去的法門,主要是緣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但所謂簡易當然不屬於拿著念珠,一方面講話、一面掐珠,或念了一句,可以掐四、五顆有口無心的那種類型謂之簡易。掐珠是用來計數,古德也有計數念佛,而他們獲致成就的亦不在少數,一樣的掐珠念佛,不同的是要獲得真參實學的受用,一定是真誠懇切,佛號刻骨銘心地打進心中,它簡易到只要我們為「南無阿彌陀佛」,確確實實地在我們心中安奉了信仰與願力的位置。
 
現在,大家坐在這裡念佛,念佛法門是佛陀親口宣說,要我們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收攝起來,淨念相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境寂心室,本具佛性自然顯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困難是我們的心,一直在外頭飛馳著,人坐在屋裡,一剎那飛到台北,一個念頭又到了東京......, 一念一念生滅遷流,這個就叫做妄想散亂心。我們的心晝夜奔馳,妄念紛飛,無法止息,佛勸我們是要我們覺察,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彌陀法門的簡易就在這裡——直下以阿彌陀佛的聖號來取代我們的妄想心,這是以念止念的攝心法門。蓮池大師曾說:眾生心如水,現在妄念紛陳,就如同情水中有太多的灰沙。因此,澄清的方法是用清水珠,佛號就如清水珠,投於濁水中,濁水不得不清,佛號納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念佛法門是促使我們有力量來控制我們的亂心,這就是用功,否則妄想一起,心就隨著它在生住異滅裡打轉。如今我們念佛,要真要切,否則要從心裡產生功力,還距離很遠。
 
由此,念佛的方法看似容易簡單,即使孩童也可一教即會,並無任何奇特處,奈何它的難,雖是八十老僧還念不好,只因在未得一心不亂前,工夫總未成就。因此我們今天用功,不要以為稍有輕安,便生怠惰、放逸、憍慢,那是不知慚愧,應看住心念,提高警覺策勵自己,生起塵不可入,輪迴路險的出離心頤,把我們的身心交給佛菩薩,同時對著阿彌陀佛發願,在我們有生之年,戒行精嚴,喜捨奉獻,為往生淨土儲備資糧,對此法門,整個身心都踏踏實實地鑽進去,堅定、恒毅,不因為順逆而有間斷,不見彌陀,不生淨土絕不放棄,如果能這樣,我想不會沒有成就的,為什麼呢?無量壽經第十九願:「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頤,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同一經中又載:「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頤生彼國』;「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薩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相,飯食沙門,懸繪然燈,散華燒香,以此回向,願生彼國』;『其下輩者,雖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顧生共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皆能得生彼佛世界」。由上面的這段經文,我們可以歸納;要往生淨土,最重要的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願生彼園,即得往生,這是給我們很大的信心。甚至在阿彌陀佛的願中有說:雖造五逆十惡,在臨命終時,具足十念亦得往生。當然,佛跎不是鼓勵我們造五逆十惡,等到臨命終時才念佛,而是說即使是五逆十惡最頑劣的根器和罪障,只要臨終具足十念,也可以到阿彌陀佛的世界,這已經是容易到極限了。以我個人的看法:從臨終尚能知道十念的人,這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緣可以成辦的,因為要有多少眷屬善友的助緣,再加上自己不昏迷、不顛倒、不失念的殊勝因緣,對現代的人而言,這是何其不易啊!
 
總之,淨土法門的修持是不論僧俗、智愚、男女、貴賤、士農工商人人可行,不拘動靜、處所,尤其忙碌的現代人,時間的被分割,忙中偷閒,二六時中行住坐臥、大小涕涶、無時無處無不是念佛的好機緣。白居易說:「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它的受持,是何其普遍和簡易,但如果你輕忽了它的簡易,而不曾用心深切信仰、殷重發願、一心念佛,簡易的法門也就在我們放逸、怠忽、輕慢的心態下成為最困難的。簡易的關鍵是收斂身心、安住念佛,一心相應即能超越十萬憶國土,一念相應即是見佛,這種法門你說是難還是易?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