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淺述佛像藝術的演變



 

早期佛像藝術如何由西方傳入中國,其間經過什麼樣的轉化與吸收,終於成為今日的風貌?本刊繼十九期「淺談佛教建築藝術」後,再度邀請黃河先生撰述「佛像藝術的演變」為您解說佛像演變的歷程。--編者按
 
前言
 
佛像藝術的創作,絕非是「為藝術而藝術」,或單純的以達到賞心悅目為鵠的。早期佛像的起源,是植於積德祈福與宣揚教義的基礎而產生。
 
佛像藝術依於經典的教示,訴諸於外緣的視覺形態,於佛教宣揚弘化的觀點來看,自有其輔弼闡揚經義的功能。然而,十誦律云:「佛身像不應作」,原始佛教時期對於釋尊行儀教誨的藝術表現,因不敢以人形相貌,故揭示於象徵物的含意中,即莊嚴窣塔婆,安奉舍利以崇拜。至於後來為何有佛像產生?其實這其中蘊藏著佛教思想沿革的意義,以及因應著不同時代人心的祈願!有些學者,依據大乘經典中頻頻提到「念佛觀像」、「造像供養」、「造像功德」的啟示,而斷言推動佛像製作的產生,是因於大乘佛教的興起。若依此立論,引述佛像藝術發展的梗概時,或多或少也可以窺視佛像藝術的發展與佛教思想的演變,以及各地信仰心的祈求間所存在的微妙關係。
 
一、早期印度的佛像藝術
 
根據目前出土的史料,所能確鑿考據的論點,佛像製作的風尚,大約源起於西元一世紀左右,大月氏族貴霜王朝(Kusana Period)的時代。當時迦膩色迦王(Kaniska)崇信佛教,結集經典、注疏佛經不遺餘力,並且派遣僧人遠赴各地弘法,佛教不僅在印度獲得廣大民間的信仰,還傳播至西亞、中亞各地。釋尊像由象徵的形態,大略也於此時發展到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妙好完備的形姿特徵。
 
當時的佛像製作,分別以印度西北的犍陀羅(Gandhara,即今巴基斯坦的白夏瓦地方)及中部秣兔羅(Mathura,即今印度朱木那河西南一帶)二地區為中心發展著。犍陀羅地區素與希臘、羅馬有深厚的文化淵源,因此揉和印度與西洋美學的觀點,創造出姿態生動、五官輪廓分明,線條簡練、有著波浪式髮紋,強調衣紋質感的造像風格;秣兔羅地區則純粹是從印度本土所孳育的文化型態,作風粗獷雄渾,所造佛像薄衣透體、衣紋細密而勻稱,配上雅利安民族的相貌,十足的印度風味,這是緣起於兩地習俗文化不同,發展出殊異的佛造像風格。然二者卻有其共通的圖像形制:如螺髮肉髻、白毫相以及手足網縵相。另外由於釋尊以太子身踰城出家,脫卻衣冠纓珞、剃鬚髮、著僧服。因此兩地佛造像,皆現出家相。其後,秣兔羅風格式樣,在印度及佛教南傳的地區展開,而犍陀羅的造型風格,則經由西域傳到中國。
 
二、中土佛像藝術的開展
 
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顯密各教派的弘化,全面性的佛像藝術也是多元並行地發展著。但自一般造像來看:顯教的佛像表現,大都是追求著心靈永恆的寧靜,尤其中土及日本,更是汲汲追尋深邃的佛理意境,透過視覺的造型,顯露出親和性的溫潤,傳達收攝心念、清淨身性的造佛觀;密宗則受到印度教藝術的影響,運用圖像學的描述,以表達神通力及高貴、莊嚴的華麗情狀。由於信仰面的擴充,佛像的類別由釋迦牟尼佛,乃至過去七佛、未來彌勒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及屬於密教的大日如來也相繼出現。佛陀尊相的特徵——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也成了其他佛像的形制依據。其後更由於對佛不可度量神通力的崇仰,昇起企求無限的敬畏情感,遂促成築構大佛像的發展。
 
佛像藝術自西域地區輾轉流傳到中國,經過長期的融合變化,大約自北魏以後,即完備成中國佛像造像的樣貌了。這其中的變化又與中原文化的禮教觀念息息相關,有中土文化的特質,再加上製作者對至臻善美境界的探究,因此佛像的容貌上呈現出聖賢、帝王、智者、仁者、壽者及福貴種種集合的莊嚴法相。北朝開鑿了敦煌、雲崗、龍門三大佛窟,輝煌了佛教藝術,再發展至隋唐,可說已登峰造極。由於傳入中國的佛教係大乘佛教,基於大乘思想所闡發悲智雙運的行持,以及佛教本身隨機應化的容攝特性,佛教藝術自然融化於本土,並以創新的手法,表現出副合這社會群族所能理解、認同且根源於內在深層企望的風貌。
 
佛像的表現如是,菩薩、天王等的形姿更是多彩多樣。同時順應各地信徒的祈願,加上佛教經典論著的發展,製作的各種佛菩薩,為數可觀,令人目不暇給。我們通常以手印辨識佛的尊號,而菩薩則少結手印,且形姿繁複,有男身相、女身相、天身相、聲聞身相等,服飾上更有印度式天衣及中國貴族服裝的不同裝扮,並無一定的身相。正如法華經普門品宣示的種種方便法門,菩薩濟度眾生的方便行跡,自然表現其緣於願行的外貌上。但一般在識別菩薩時,仍有通例:乃以表現諸種願行的手中持物及其坐騎來作識別。如騎獅子者是文殊菩薩,騎大象者是普賢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發大願的地藏菩薩則現聲聞僧相,協侍於阿彌陀佛兩側的是以淨瓶柳枝為持物的觀世音菩薩,相對則為手持青蓮的大勢至菩薩。菩薩通常有蘭花指法的細膩手勢,這指法即是在中國唐代的造像中發展完成的。
 
另外,在中國傳於民間的妙善公主,據傳是唐代於印度得道,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由於行化中原,行種種方便,顯現三十三次情況殊異的聖跡!故有各種不同的法相,即三十三面觀音的殊相:如較常見的水月觀音、蓮臥觀音及提籃子的馬良婦觀音‥‥即是到中土後才有的觀音形相。
 
三、結語
 
大體而言,中國古代的佛像藝術,透過造佛師的智慧及對佛教教義精神的體現,並具內在心靈活動的玄想。大抵於唐代已發展至高度的藝術典範。其後,宋、遼植基於唐人的基礎,融入更細緻的寫實作法,呈顯出平易近人的風範。元代以後,佛造像的素質,顯然式微,已傾向概念化的形式表現,了無生意;清末民初,大師輩出,豐潤著現代佛學的研究領域。然而,不可諱言的,佛教藝術莊嚴的圖像隨著世俗化的日益擴展,早已泛濫著浮誇俗麗的氣息,離唐代的風格漸漸遠了!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