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心的品質:禪修心鑰
增長五根,悟入實相:4 選擇適合禪修的環境



第四個發展五根的因素,是要確保有個能讓內觀展現的適合環境。正確、合宜且適切的活動可帶來觀智。要符合七種合適的型態,以創造適於禪修的環境。

 
〔住所〕

首先是「住所」。禪修環境要配置完整,能維持生計,這種地方才有可能讓人獲得內觀。

〔行境〕

第二項大家熟知的是「行境」(譯按:指行乞的村落),這與古代每日托缽的例行路線有關。比丘的禪修地點與村落距離要夠遠,才不致分心;但也要夠近,才能在托缽時依賴村民的供養。對在家行者而言,不但要容易取得食物,還得供應充足,但不能因這些事分心。此前提意指行者須避開會破壞個人禪修的環境,因繁忙且活動多的地方,會讓心容易從禪修的所緣轉移。簡單地說,相當程度的安靜非常重要,但不能太遠離塵囂,以致無法取得賴以維生的各種必需品。

〔談話〕

第三項是「談話」。在禪修期間,適合的談話在種類與次數上,都要有所限制,註釋書將此限定為聆聽佛法。我們可以再加上與老師一起進行的佛法討論——小參。在練習中偶爾花些時間討論,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進行的方式感到困惑或不確定時。

但要記住,任何事只要過度就會有害。我曾在某個地方教學,那兒種有盆栽,有位學員過度熱心地一直為盆栽澆水,以致所有的葉子都掉光了。如果你忙碌於太多的佛法討論,同樣的情況也會在你的禪定中發生。即使是老師的開示,也要仔細評估,一般原則是練習分辨,判斷聽到的是否有助於發展已生起的定,或令未生起的定生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行者必須避免那樣的情況,甚至選擇不去聽老師開示,或不再安排更多的小參。
 
在密集禪修中,行者當然必須儘量避免任何交談,尤其是閒談俗事。甚至嚴肅的佛法討論,有時也不適宜。在禪修中,要避免與同修者辯論教義。而最不適宜的是談論食物、住所、生意、經濟、政治等,這些稱為「畜生論」(animal speech)[1]。
 
禁止這類言談的目的,是在避免行者分心。佛陀慈悲地對禪修者說:「熱切的禪修者不應放縱於言談,如果經常交談,會導致分心。」
 
當然,在禪修中可能免不了需要交談,你應審慎地不要超過絕對必要的溝通,同時在談話的過程中保持正念。首先會有想說話的渴望,要說什麼與如何說的想法會在心中生起,你應小心注意,並在心中默念所有這些想法——心準備好要說了;接著是說話的實際行動,此時會伴隨身體的動作,你的雙唇與臉部的動作,以及其他隨之生起的表情,這些都要成為「念」的所緣。
 
幾年前,緬甸有位剛退休的政府高級官員,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讀過很多譯成緬甸文的經典與文學,也花了一些時間禪修。他的禪修功夫不深,但由於擁有很多知識想教導別人,因而成為老師。
 
有天,他來到仰光中心禪修。當我指導行者時,通常先解釋禪修,然後將我的教學與經典比較,試著調和明顯的差異。這位先生立刻問我:「這些引述摘錄於那部經典?參考資料是什麼?」我客氣地勸他說,忘了這件事繼續禪修。但他無法做到,連續三天都在小參時排隊,質問相同的問題。
 
最後我問他:「你為什麼在這裡?你是來當我的學生,還是想來教我?」對我而言,他看起來似乎只是想來顯示他的知識,而非真的想來禪修。

這個人輕率地說:「哦!我是學生,你是老師。」
 
我說:「三天以來,我都試著婉轉告訴你,但現在我必須直接跟你說。你就如一位牧師,主要工作是為新郎與新娘證婚。有天,當自己要結婚時,卻不想站在新郎該站的位置,反而站上聖壇主持婚禮,群眾們都感到非常詫異。」他終於明白,而承認自己的錯誤,爾後成為順從的學生。
 
真正想了解佛法的行者,不要試圖模倣這位先生。事實上,經典也曾提到,一個人不論學得再多或經驗再豐富,在禪修期間還是不要為所欲為,而須非常柔順服從。就這件事來說,我想與你們分享年輕時養成的態度。當我在某個領域中技巧尚未純熟、能力無法勝任或經驗不足時,我不會莽撞強加意見;即使我已技巧純熟,足以勝任且經驗豐富,我也不會介入,除非有人徵詢我的意見。

〔人〕

第四項是「人」,主要與禪修老師有關。如果老師的指導能讓人進步,發展已生起的定,並令未生起的定生起,他即是位適合的老師。

另外兩個與「人」有關的部分,一是團體中支持禪修者,一是團體中相關的其他人。在密集禪修中,行者需要很多支持。為了發展念與定,他們放棄世俗的活動,因此,必須有朋友協助執行購物、準備食物、修護住處等瑣事,以免在密集禪修中分心。對忙於團體練習的人來說,去細想自己對團體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敏銳地設身處地為其他行者設想,是非常有幫助的。唐突或吵雜的動作會打擾別人,請將這點牢記在心,尊重其他行者,自己便能成為合適的人。

〔食物〕

第五項是「食物」,意指找到個人適當的飲食,將有益於禪修的進步。然而,要謹記在心的是,不可能一直滿足自己的每樣嗜好。團體禪修有時規模相當大,為大家烹煮的食物要一起準備好,在此情況下,最好要能適應,接受團體所提供的任何食物。如果禪修被食物不足或厭惡的感覺所困擾,方便的話,可以試著修正。
 
◎瑪帝卡瑪塔的故事

曾經有六十位比丘在森林中禪修,他們得到一位非常虔誠的在家女眾瑪帝卡瑪塔(Mātikamātā)的護持。她試著去找出他們的喜好,並每天烹煮足量的食物供養他們。一天,她走近這群比丘,詢問在家眾是否也可以像他們一樣禪修。

他們告訴她:「當然可以!」並指導她禪修。她歡喜地回去開始練習,持續禪修,即使在做飯或做家事時也從未間斷,最後證得阿那含果(ānāgāmI)(1)。由於過去所累積的功德,使她同時具有天眼、天耳通—可看到遠方的東西,聽到遠處的聲音,以及能了知他人想法的他心通。
 
瑪帝卡瑪塔滿懷喜悅與感激,心想:「我所明瞭的佛法真是殊勝,雖然我這麼忙碌,每天要料理日常雜務,並為比丘們準備食物,我相信那些比丘一定比我更進步。」她以天眼通察看六十位比丘的禪修狀況,令她震驚的是,他們竟然無人獲得絲毫的觀慧。

「出了什麼事?」瑪帝卡瑪塔納悶極了!她又以神通探究比丘們的情形,看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並非地點的問題,也不是他們發生衝突,而是沒有吃對食物!有些比丘喜歡酸的口味,有些則喜歡鹹的,有人喜歡辣椒,有人喜歡糕餅,且仍然有些人喜歡素食。出自於他們教導她禪修,而令她證果的感激之心,瑪帝卡瑪塔開始在飲食上滿足每位比丘的喜好。結果,比丘們很快地都成為阿羅漢(arahant)(2)—完全覺悟的人。
 
這位婦女快速且高度的成就,以及她的智慧與奉獻,給為人父母者與照顧者一個良好的典範——為他人的需要提供服務的人,無須放棄對於深觀的渴望。

◎在修學佛法上,無須有素食的限制
 
就此主題,我想談一下素食主義。有些人認為素食才是道德。在上座部(Theravāda)(3) 佛教裡,並不認為這作法能引導人對真理有特殊的理解。

佛陀並未完全禁止食肉,只是為此制定某些規則,例如不能特別為滿足個人口腹之欲而殺生。提婆達多(Devadatta)(4) 曾要求佛陀制戒禁止食肉,但佛陀在深思之後,拒絕了這項作法。

當時與現在一樣,大多數人吃的是肉類與蔬菜混合的食物,只有婆羅門與高級種姓階級的人是素食者。當比丘們托缽時,他們接受所有種姓階級的人供養,區分素食與肉食的供養,則有違托缽的精神。再者,不論是婆羅門或其他種姓階級的人,都可以加入僧團成為比丘、比丘尼,佛陀也同時將各種可能性都考慮進去。

因此,在修學佛法上,無須有素食的限制。當然,平衡的素食有益於健康,同時如果出於慈悲的動機不吃肉,這個推動力也確實是良善的。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你的新陳代謝已適應肉食,或有其他的健康需要必須吃肉,則不必有罪孽深重或有害於修行等想法。所以,一種無法由大多數人遵循的規則是無效的。

〔氣候〕

第六項是「氣候」。人類對於氣候有很強的適應力,不論氣候多熱或多冷,都可以找到讓自己舒適的方法。當這些方法有限或無法取得時,禪修會被打擾。這時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在溫和的氣候裡練習。

〔姿勢〕

第七,且是最後一項是「姿勢」。在此談及的是傳統的四種姿勢——行、住、坐、臥。坐姿對止禪(samatha meditation)(5) 最有幫助,在馬哈希尊者(MahāsI Sayadaw)[2] 的傳統中,修習內觀即以坐、行走為基礎。對所有型態的禪修而言,一旦建立起動力,姿勢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四種姿勢中的任何一種都很適合。

初學者應避免臥姿與站姿。站姿會很快帶來身體的痛苦——腿的壓力與緊張,這會干擾練習。而臥姿的問題則是會引發睡意,無須太多的努力就可以維持這姿勢,且非常舒適。

檢查你自己的情況,看看以上七種適合的環境是否已經出現。如果尚未具足,也許要做點調整以符合要求,如此你的練習才能有所進展。如果這些安排的前提是為了讓禪修進步,就不算是以自我為中心。
 

【註釋】

(1) 阿那含果(ānāgāmI):或稱「不來果」,是入涅槃的第三個階段,證得此果位的人將不再生於欲界,未來將於色界、無色界入涅槃。證得此果的人,已斷除欲貪與瞋,但仍有一些如掉舉等微細的煩惱。


(2) 阿羅漢(arahant):已經完全覺悟、斷盡所有煩惱的人,心不再有任何苦受。證得四個果位的人將不再以任何形式出生,完全超越死亡,進入涅槃。

(3) 上座部(Theravāda):字面解釋為「長者的演說」,以巴利語標準經典為據的佛教傳統,創立於南亞的斯里蘭卡,目前流傳於西方國家。

(4) 提婆達多(Devadatta):分裂僧團的比丘,後來曾經企圖謀殺佛陀。
 
(5) 止(samatha):別譯「奢摩他」,由專注而使心定止於一處,止禪是將心專注於一個概念的所緣上,由於所緣是個概念,如此的練習可以令心平靜,但無法生起觀慧。
 
 
【譯註】
[1] 「畜生論」即指無用的談論,共有三十二種。參見《清淨道論》第四品。
 
[2] 馬哈希尊者(MahāsI Sayadaw, 1904-1982):緬甸的禪修大師,他在仰光主持塔他那耶塔(Thathana Yeiktha)禪修中心,成為緬甸其他許多禪修中心的模範。「尊者」(Sayadaw)意指偉大的老師、教導禪修的比丘或寺院住持。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