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20 期
2015.09.20
釋悟因
人才的培育27 積極創造自他成長的因緣
《稻稈經》的譬喻
我很喜歡讀《稻稈經》,此經以水稻的生長為例,說明因果緣起的法則。
一天,佛陀和弟子經過一處稻田,看見生長中的稻禾,佛陀說:「汝等比丘,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即是見佛。」說畢,便沉默不語。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當下並不明白佛陀的意思,於是去問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便從稻禾的由種生芽、由芽生葉等,比喻十二因緣的生起次第:「無明、愛、業、識。識為種體,業為田體,無明、愛是煩惱體,能生長識,業為識田,愛為潤漬,無明覆植識種子。……復次,業為識田,無明為糞,愛水為潤,便生名色等芽。」此部經的意象鮮明、譬喻生動,令人印象深刻。
萬法皆由因緣而生
生死的流轉與還滅不外乎因緣,世間一切萬法,無一不是依靠因緣而生。
例如,農夫下田時,如果有人問他:「你怎麼耕種?」你想他會怎麼回答?他會說:「我就把稻種種下土,土壤還得鬆軟適合,還要考慮溫度、陽光、水分,以及兩株稻苗中間的距離,同時還要觀察風向等等。」
有經驗的農夫先把稻種種下去,接著澆水、施肥,還要噴灑農藥,以避免蟲害。如果開始長出葉子,還是叫稻種嗎?當然不是了。
為什麼?因為它的外觀已經改變,它已經從內部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如果只有種子,而沒有水、肥料、陽光、風等條件,就不會長出葉子,這就是因緣法。種子是「因」,讓種子發芽的水等這些條件,都是「緣」。真正的變化來自於這些因緣的和合,最後產生稻米的「果」。
稻子成熟以後,與原來的稻種兩相對照,看似相同,但其實前一顆與後一顆已非相同,因為中間加進了無數的因緣。如果沒有各種因緣的聚合,稻種還是稻種,不會變成最終的稻子,因緣的重要可見一斑。
觀照緣起,安頓自他
人與人之間,也有著無數的因緣發生、流動以及變化,我們不妨學習善觀因緣。
例如,自己與別人之間,需要多大的距離,才能感覺到安全呢?每個人所需要的都不盡相同。有的人喜歡與人親近,才會覺得溫暖;有的人則想遠離人群,心裡才覺得舒坦,太密集接觸他人,反而容易感到焦慮。
因此,有的人古道熱腸,有的人孤僻冷漠,有人喜歡熱鬧喧嘩,有人則喜歡安靜獨處。由此可知,每個人所呈現與創造出來的因緣是不同的,其待人處世的態度及人際關係自然各有差別,不可同一而論。
杜拉克說:「管理自己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要為自己的關係負責。」在家庭的關係中,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夫妻的關係中,如何尊重對方、彼此溝通?這些都要細心觀察,以體貼、關懷的心善加回應,這樣才是對自己最好的管理。
身為出家人,在團體裡與他人共事,免不了共事的摩擦、爭執,這也是最磨人的考驗。真正管理自己的方法,就是能夠看到緣起―看到那些摩擦、爭執到底是由何原因而引起,看清彼此所執持觀點的差異究竟在何處。
然後,我們才能修改自己的想法,並且接納他人的意見,積極創造自他互動的因緣條件,進而知道如何與他人同心協力、和合共事。如此,不但安頓了自己,也共創團體成長的價值。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