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宗教對話:宗教研究方法(下)
全方位的宗教研究:宗教現象學

用輕視態度將宗較區分成高低大小,研究結果將產生偏頗, 全方位的宗教研究即是要廣泛搜集資料, 考慮全方位宗教現象,再進行同情性了解....



 

以客觀、科學的方法與態度進行研究
 
二十世紀初受進化論、科學實證主義的影響,一般宗教學者都認為宗教由最原始宗教進化到多神論、一神論,而把宗教分成高低大小的等級,而研究宗教要用最進步的科學來研究,才能合乎潮流。因此,當時宗教研究稱為「科學的宗教研究」。宗教現象學的產生一方面受此影響,另一方面也反對和革新這種學術趨勢。它初期的立意是要以客觀、科學的方法與態度,對人類以往和現存的宗教現象,不論「高等」或「原始」宗教作有系統的資料搜集、比較、編類。因為將宗教作等級劃分,一定會忽略了很多層面,用輕視的態度來看所謂的原始低等宗教,也會產生偏頗的結果,所以此門學問雖然秉承了實證主義遺風,但也刻意迴避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盛行的進化論偏見。它講求客觀描述與不作規範性的武斷,在今天的宗教研究領域裡,仍為學者奉為圭臬。 
 
廣泛搜集資料的基本原則
現象學家在宗教研究時有幾個重要原則: 

一、廣泛搜集研究資料,反對大小宗教之分:凡是所能搜集的宗教材料,基本上無分大小、原始,都要廣泛搜集。 

二、全面而系統的方法:資料搜集後要非常有系統地、全面地整理。 

三、以型態(類型)作為研究主題:不光搜集資料,還要按性質、不同主題有秩序地編排,最主要是用類型當作主題。 

四、反對價值批判:強調客觀,把主觀的好惡擱置,不作價值判斷,在二十世紀西方傳統基督教強烈排外傾向的背景中,這項原則的提出,是相當不容易的。 

五、宗教現象學家以北歐國家為主:早期重要理論學家都是來自北歐、荷蘭與斯堪的納維亞諸國,他們對古文化或古代宗教、語文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例如對古埃及的研究,而有埃及學。他們跨出基督教本位,不僅研究現代還研究古代,由這些考古的資料出發,再綜合整理。後來很多宗教現象學家不僅涵?歐洲、近東,甚至東方、美洲、大洋洲,凡是人類學、民族學所記錄的材料,他們也搜集。對宗教現象學家來說,宗教研究是全人類的宗教研究。 
 
考慮全方位現象的宗教現象學
[馮德列夫──宗教的核心在「法力」]
 
二十世紀後半葉美國宗教學界最有影響力的宗教現象學家,當數馮德列夫( G.Van derLeeuw )與伊利亞德( Mircea Eliade )。 馮德列夫在一九三八年出版的《宗教現象學》至今仍是此行不朽經典之作。此書搜羅各種現象之廣、之詳,令人歎為觀止,他認為要努力搜集所有的資料,然後以多種「理想類型」加以區分歸類,使其有系統地呈現。在眾多宗教現象中,他指出所有的宗教都在追求一種力量──「法力」,這種力量從不同的人或物發出,如傳統醫病的巫師或聖人的遺物(如舍利子),因此可以以「法力」為一重要範疇,按照此歸類研究,他說這是人類宗教經驗的核心、宗教研究的基點。 

他從各個不同的歷史學家、人類學家、民族誌搜集了?多資料,其解釋的架構依次是「資料」、「歸類」、「詮釋」:歷史資料是最基本的,從搜集的資料再整理,按主題、重要類型作有系統的排列,再針對這些類型加以詮釋。而在搜集資料作判斷時,要客觀地建立資料,以同情式了解,作恰當的解釋,一方面要符合科學且全面性的,一方面也要兼顧哲學深度。馮德列夫本人是一個很出色的督教神學家,所以有人說他的宗教研基究富有濃厚的基督教神學色彩。 
 
[伊利亞德──永恆的回歸]
 
伊利亞德可代表宗教現象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他的影響仍很大,他提示的目標、所引用的方法,值得我們提出來討論。 
 
◎重要概念──神話與歷史、神聖與世俗
 
他認為宗教最大的目的是提供人一種意義,是人內在的需求,導引人不斷往前,同時他也承認「人是宗教人」的假設前題──人類是「宗教的動物」,而宗教就是人類經驗「神顯」( hierophanies )的活動累積。他進而將人的活動分為「神聖」與「世俗」二部分,關於這點他用神話和歷史來解釋。一般以為人進入歷史時代,會用文字記載自己的過去而累積成智慧,這是很珍貴的,伊利亞德卻認為最好的時代是神話時代,就是西方神話中的伊甸園時代,那時沒有人的勞累、傷心,當人進入歷史時代就是一種墮落A從最好的時刻墮落到恐怖時代。雖然如此,人在歷史文明的階段可藉著神話與儀式,忘掉日常形式的生活,回到最美好時刻──人類還未進入歷史以前的神話世界,因此廟宇、教堂就是「神聖空間」;宗教儀式和節慶時間就是「神聖時間」,人在世界上漂泊,對古代最美好的眷戀可藉神聖時間與空間,導引我們重新回歸最美好的時刻,這就叫做「永恆的回歸」。他在《神聖與世俗》一書中即表達這些觀念。 

此外,他認為顯現神聖空間的地方就是「世界軸」,由此可通天,例如在?多原始部落中,印第安人圍繞一根軸在跳戰舞、作儀式,他們感覺可以以此為中心而通天,這就是世界軸,又如佛教的寺廟、基督教教堂都代表「世界軸」。儀式本身就界定了神聖空間和時間,為什麼歌德式教堂?得那麼尖?因為那是一種象徵,他們認為人往上,可以直通上帝,進到教堂裡面可經歷與日常世俗生活不同的神聖。而在時間上要回歸於原來,把人原始的時刻當作最美好的時刻。心中要眷戀回歸的時刻,在他研究中,象徵、儀式、神話是很重要的研究素材。
 
◎方法──歷史與系統化、類型與連類
 
伊利亞德用的方法是系統的、歷史的,他寫了三大冊的《宗教觀念史》,用不同的觀念主題,把人類從古到現代,例如神觀、宇宙論、智慧、死後觀、末劫思想等(如在古代亞利安神話、印度古代神話史詩、古代日耳曼神話,到猶太教、古代伊朗都有.... ), 將全世界宗教作一種概論,方法嚴謹,氣勢頗大。 

和馮德列夫相近的是,伊氏對宗教現象的處理也依類型歸類進行,但是他更進一步由眾多類型中求得結構性的整合。他認為人類很多宗教活動都是在相同概念下形成的大體系,例如蚌殼,和世界起源有關(很多世界起源的神話說世界從蚌殼中裂開,然後出現生命),又和生育、水有關;又如很多宗教分天地,天代表陽剛,如太陽;地代表陰柔,如月亮。這些看來好似獨立的個別類型,其實是一個具有互動關係的象徵體系。他建議作宗教研究可以從此下手,打破這些大小、高低的宗教的藩籬,從人類宗教經驗中取得材料,用連類式建構起來,再作進一步的詮釋。 
 
結論評述
 
以正面來說,宗教現象學所注重的客觀描述、全方位的現象考慮、同情性的了解等,對我們今日的宗教研究在態度與方法上頗值得借鏡。其中對類型的比較、劃分、整合的作法,也可打破傳統對所謂「高級」與「原始」宗教對立的偏見。 

可是,在另一方面我們也發覺宗教現象學家與人類學家或民族誌學家犯了相同的毛病,就是研究集中在橫切面的宗教現象,難免輕忽了宗教縱切面的歷史延續、承傳過程及對今天的影響。再者,宗教現象學家重視現象,較忽略宗教意義的探求,較少處理本要研質的問題,以致缺乏深刻的反思。如究伊斯蘭教,「伊斯蘭」( Islam ),原意是要把自己降服,獻給阿拉,我們只看到他們每向麥加朝拜五次,很難知道他們對自我要求相當嚴格;又「打聖戰」原意不是打別人,而是打自己內心的敵人,這些都不是用現象學田野式的調查可以感受出來的。 

因此,所謂現象與本質的對應如何釐定?這種柏拉圖式的二分法在宗教研究上會產生何種困擾?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最後,如果對宗教現象的詮釋不是一種規範性的武斷,那麼應持怎樣的詮釋原則?關於這點,宗教現象學家至今尚未提出具說服力的結論。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