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信仰/觀音新形象在中國的發展
文人畫家筆下的水月觀音



早期觀音的形象都是取材自佛經,且與其他佛教傳統有關,造像上也有共通的特徵然而,中國人也創造了獨具中國本土特色的觀音新形象。

 

文人畫家筆下的水月觀音

最早有紀年的水月觀音成於九四三年,衪出現在一幅千手千眼觀音像的下方,右手持楊柳枝,左手持淨瓶,以「如意坐」的姿勢坐在水中的一塊石頭上,水中長滿蓮花,祂的左腳放在一朵蓮花上,後面有片竹林,這景象暗示觀音在普陀洛迦,雖然佛經中的普陀洛迦被認為是在印度南方的海上,但那時中國人卻相信那就是位於浙江的普陀山。這幅圖最大的特色是環繞著菩薩的滿月祥光,這是禪宗和宋以後文人畫家最喜愛的形式,這形式並無經典的根據。第一次以水月觀音為主題出現的是在敦煌壁畫中,在敦煌經典中也有《水月觀音經》,我們可以把在敦煌的水月觀音當成觀音中國化的開始。 

在敦煌壁畫內容目錄(一九八二)中水月觀音佔了十五幅,其中六幅完成於十世紀,其他的成於十一至十三世紀,然而這形象可能始於八、九世紀,畫家們在創造這種形象上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如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八四七)前言提到,八世紀時的周昉畫了一幅水月觀音,一輪滿月將觀音圍住,周圍有片竹林。這構圖十分類似前述的觀音形象,可惜這幅畫早已失傳,但它可能提供後來四川和敦煌的畫家及雕刻家們創造這種新的、受歡迎的觀音圖像的模式,這也是在宋以後逐漸廣泛流行的另一個中國式觀音──白衣觀音的基礎。 

水月觀音的水和月清楚地象徵現象「空」或虛幻的本質,如《大智度論》說:「一切相不可得,如影如響,如水中月,乍見即失。」永嘉禪師(六六五─七一三)的〈證道歌〉也說:「鏡裡看形見不難,水中提月爭拈得。」水、月或月在水中的影像,都是佛教對無常與無我的隱喻,但並無將隱喻和觀音連在一起的經文。在此可看出中國藝術家們大膽的創作,他們以傳統中國畫的形式將這些佛教思想表達出來。近來,山本榮子建議應把水月觀音看成中國人的創作,他認為這種人物造型是基於中國聖人、隱士和仙人的想法,而不是印度的原型,竹林、瀑布是典型的中國山水,與印度無關,而觀音不論靠著石頭、樹木,或抱著膝的悠閒姿態,都是早期隱士的造型,並非根據佛經的描述。 

事實上,若要從經典上去確認觀音這些不同形象的來源,幫助並不大,如水月觀音、魚籃觀音、南海或普陀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和觀音老母──這些全是中國人取自經典外的創作,都是觀音在中國轉化的女性化身。根據大乘佛教哲學的觀點,究竟真理超越所有二分法,不能以男女、老少、一或多的分別加在已開悟的佛菩薩身上,因從真諦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空」的,二元的分別只能適用於凡界。這也是為何傳統中國佛教僧人,無視文學和藝術上截然相反的證據,仍繼續認為觀音是女性的原因。佛經無法提供說明性別轉變所需資料,所以必須從其他地方尋求答案,我認為朝聖者和信徒的見聞、靈驗記、「偽經」、小說和寶卷,都在觀音女性轉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