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容顏
與古佛相遇:中國石窟造像巡禮

郭祐孟老師的專長是佛教藝術、石窟圖像學及古文字書法。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碩士,曾任職於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空中大學人文學系、龍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等單位,現職是圓光佛學研究中心圖像文獻研究室的副研究員。 曾發表專題文章:〈台灣早期的觀音造像〉、〈如何欣賞臺灣古佛寺〉、〈盛唐佛教造像所蘊含的法華思想〉、〈敦煌密教石窟體用觀初探〉、〈敦煌隋代法華主題洞窟初探〉、〈敦煌石窟的盧舍那佛並八大菩薩曼荼羅初探〉、〈敦煌莫高窟華嚴經變研究:以唐代「七處九會圖」為主要課題〉等數十篇。



 
序說
 
中國石窟造像很豐富,每一省份都有或多或少的分佈,目前還陸續有新的發現。由於題材非常多元,且質量豐富,所以想在短時間內,集中觀察各時期的造像變化,甘肅省便成為最佳選擇。這裡是中國早期石窟最密集的地方,隨著古絲路或河道的沿岸,進行石窟的開鑿。這個地方從兩晉五胡十六國時代,一直到明初,僧團的活動都沒有中斷過,時間超過一千年。明、清到民國時代,還是延續著修舊立新的佛事活動,只是不復前朝的盛況。其他,像是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名氣很大,但它的造像年限只能從北魏後期一直到唐代;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雖然也很有名,卻僅能作為北魏佛教的代表石窟。
 
甘肅境內的石窟質量比較集中的地區,就在敦煌,最膾炙人口的是莫高窟,這是敦煌地區五大石窟群(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肅北五個廟、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之一而已。這兒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佛教藝術。譬如:貴族、寺院所主導的佛教藝術,具有深刻的學理,有濃厚的教義與實踐基礎來支持,石窟空間與造像內涵多經過整體的設計。又例如:個別僧人或一般老百姓為修功德而作,那麼義理性就不是那麼強烈,多屬於模仿與追福性質的功德窟。這兩種石窟類型當然具有不同的觀看角度與研究方法。
 
◎隴東庄浪石窟的北周泥塑坐佛。
 
第一張給大家看的是隴東庄浪雲崖寺石窟的坐佛,是北周時期製作的。不曉得有沒有人看了很失望──怎麼會破成這個樣子?我想:「與古佛相遇」應該是「跟我們內心的佛相遇」。外在的緣起現象畢竟是無常變化,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主題。佛像當然呈現著佛法的本質,從這樣的態度來觀照,則能呼吸著三世諸佛的法流,也能見到佛陀法相的無盡莊嚴!
 
西安被視為是古絲路的東方起點。事實上,也有許多人認為絲路的起點應該是洛陽,甚至更往山東地區尋找,或延伸到海外的日本境內。總之,絲路遠比我們想像得還要豐富太多,一般就把西安做為絲路的起點吧。
 
從西安開始往西邊出發—經過彬縣、靈台、涇川、平涼,進入所謂隴東地區;或走寶雞、天水,經過隴南地區,然後北行隴中定西—過蘭州,往武威,進入河西走廊,這些地方都遺留有許多古老的寺院和石窟。
 
隴東地區
 
「隴東」是指甘肅省的東境,這裡的中小型石窟很多,留有非常豐富的文物。從前這些地方的水路和陸路都十分發達,現在卻經常缺水,而且交通不甚便利。在這裡進行田野調查,如果沒有良好的體力,實在很辛苦。
 
〔庄浪石窟〕
 
◎六○年代拍攝的庄浪石窟外景
 
這是六○年代所拍攝的庄浪石窟外景,留有一批北周時代開鑿的石窟。古代有些石窟的本身其實就是寺院,或是寺院的一部分。所以,多座洞窟之間的配組關係就十分有意思了,好像寺院有大殿、有講堂、有禪修的地方、有齋堂、僧房等等。
 
想要爬上崖面的石窟,攀岩是必須的。以前的高僧大德和虔誠的佛教徒,沒有現在便利的交通工具,他們是用怎麼樣的毅力去完成朝聖的任務呢?我覺得這一趟路,會給自己很多心靈的反省。生活在寶島台灣的我們,會認為凡事都很方便、很舒適,甚至可以掌控自然、規劃人生。但在那大西北的環境中,什麼都容易失控,大自然的力量太大了,人力微乎其微,這樣就更容易激發對於宗教的虔誠,發生許多感人的故事。
 
〔石窟群簡介〕
禮佛用石窟
 
◎禮佛用石窟
 
這尊佛像在這個石窟群裡面,是提供給人禮拜用的。雖然經過修補,但是頭和手所佔的比例比較大,圓臉與修長的眼眉,都反應著典型的北周風格。這座石窟到現在還在使用當中。
 
禪修用石窟
 
◎禪修用石窟
 
畫面中可以清楚看到有位僧人在洞內閉關禪修。這種洞窟的高度不及肩膀,在裡面除了打坐之外,幾乎不可能進行其他的行為,這印證了文獻裡面所看到的「常坐三昧」。禮佛和禪修這兩種洞窟搭配起來,正好說明古代禪僧的宗教實踐方法。
 
〔殘龕〕
  
很多石窟開鑿於地勢險要之地,看來並不希望有太多遊人的打擾。當時《禪經》非常流行,修行方法跟現在不一樣,他們十分重視禪觀,並且倚賴圖像,佛像成為禪修很重要的教具。所以,我們在欣賞佛像的形象美之外,應該再進一步去了解祂背後蘊藏的是什麼樣的思想跟需求。
 
〔涇川南石窟寺〕
 
涇川的沿岸,目前遺留超過五百個洞窟。有些造像已經毀損;更多是原來就空無一物,不少禪修用的洞窟,相當樸素。禪修的過程會遇到瓶頸,《禪經》裡面教導僧人們,透過觀佛、念佛、懺悔的方式,可以突破困境,再順利進行禪修。所以,造像是因為實用目的,並不是為藝術而創作。
 
〔南石窟寺的七佛窟〕
 
◎南石窟室的七佛窟
 
涇川縣南石窟寺一號洞是一座七佛窟,這是北魏時期涇川刺史奚康生平亂之後所開鑿的,帶有強烈的懺悔性,事件始末記載於「南石窟寺之碑」。碑高2.25米,寬1.05米,厚0.17米,羅振玉讚賞此碑的書法風格出自「中岳廟碑」,不論藝術或歷史的價值都很高。從圖片人和佛像的對比,可以想見佛像的宏偉。佛像穿著「褒衣博帶式」服裝,表示這是經過北魏孝文帝實施漢化政策之後,受南朝服飾影響之後的式樣,是西域佛像開始漢化的第一個大轉變。

當時佛陀的手印不像現在變化這麼多,右手大概都是「施無畏印」,「施無畏印」象徵智慧;左手是「與願印」,「與願印」象徵福德。現在的阿彌陀佛像都是採用這個造型。不管是哪一尊佛,都要具備智慧跟福德。具有智慧,才能解決問題、降伏煩惱,以「施無畏印」來表現;具有福德,才能夠滿足眾生的所求、提供無盡的資糧,以「與願印」來表現。這就是佛教教育當中的「智慧門」跟「福德門」。佛陀的三十二相,也都有對應禪觀上的作用與意義。我們看到許多人在遇到難題的時候,透過虔誠禮拜佛像或是觀想佛像,就能夠讓自己突破困境。
 
〔四號洞窟〕
三大士
 
◎四號窟中的三大士
 
南石窟寺第四號洞窟供奉著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可能是宋代造像。在台灣民間寺廟裡,經常可見到如此佈局。這可不是隨便亂排列的,與唐朝開始形成的華嚴結構有密切關係。
 
◎四號窟右壁後段:羅漢與菩薩
 
羅漢與菩薩
  
注意的是,三大士的兩邊有十六羅漢,上面有八大菩薩。台灣早期的觀音亭經常配侍著十八羅漢。八大菩薩又是另一種結構,一佛八菩薩為唐代佛教非常重要的曼荼羅模式,被廣泛運用在各種主尊周邊。從這個宋代開鑿的洞窟裡面,看到佛教造像的一種傳承,當然不是直接從河西帶到台灣來,中間還有一些軌跡呢。
 
〔樓底村一號窟外景〕
 
◎樓底村一號窟外景
 
樓底村一號洞窟在慶陽縣的北石窟寺附近。這種中心塔柱窟的開鑿,是為了宗教儀式上「繞塔」的需要,塔柱的四面製作所要禮拜的內容,繞塔一圈等於憶念佛陀一生的故事,或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相遇。總之,佛塔有一個圖像結構在裡邊。樓底村一號洞窟的塔柱很特別,下半段是方形的,上半段為八角形。八角塔盛行在五胡十六國晚期的北涼,當時留下很多八角石塔,當時可能放在洞窟裡的方型壇座中間。因為,某些石塔底下有石榫,可以直接插在方型壇座上,供大家繞塔進行儀式。繞塔儀式一直延續到今天,隨著中心塔柱改為中心佛壇,乃至於佛壇後退到與正壁結合,在大殿裡面演變成早晚課的繞佛。
 
 
隴中地區
〔天水簡介〕
 
◎天水
 
隴中地區最負盛名的就是天水麥積山石窟。「天水」這個名稱好美麗──天上來的水!麥積山石窟附近有一個植物園,是國家的自然生態保護區,素有「小江南」之稱。在甘肅地區難得見到綠油油的景觀,因為氣候條件好的關係,這兒可以說是甘肅省境內比較富裕的地方。
 
〔麥積山簡介〕
◎遠眺麥積山
 
麥積山離天水市區二十多分鐘的車程,因山形像成堆麥子而聞名。特別是「麥積煙雲」,為當地八大景之一,麥積山在雲霧中更顯得美妙,尤其是清晨帶有一些濕氣,景色相當迷人。如果只花半天時間轉一轉,是沒辦法體驗麥積山之美的。這裡還是古代的禪修重地,在周邊群山的頂上,還發現過很多洞窟,都突顯了禪修的氣氛。

麥積山石窟的崖面分成東、西兩大段,各有一組大佛三尊像,為隋代作品。崖面中段因為古代秦州地震的關係而崩落。在東崖上面有一座大型的七佛洞,就是北魏時代開鑿的七佛堂。表面原來有木構建築,但現在都損毀了,外觀看起來好像一座鑲嵌在崖面上的殿堂。
 
〔東崖大佛〕
 
◎東崖大佛
 
麥積山的棧道幾乎與崖壁垂直貼齊,向外看就是陡峭的懸崖,很多人都爬得腿軟,不敢再往上走。過去的舊式樓梯還會搖晃,讓走在上面的人不自覺認真地念起佛號,念得好懇切。現在已經用水泥加固,沒有那種驚險感了。
 
大佛的施作手法是屬於半浮塑,現存在崖面上有許多方形孔洞,是原來打木樁用的。古人為了把大佛身體的泥塊固定在壁面上,避免它掉落,就一定得靠木樁來支撐。至今,佛像大體保存了隋代風貌,眼睛烏黑發亮,是以黑石頭嵌入的,據說從祁連山脈尋得。想一想,古人步行到此朝聖,當他們抬頭瞻仰佛像時,那種感動一定是非常深刻的吧!
 
麥積山得力於禪修的氛圍,此地的佛像呈現一種特別寧靜的感覺,我相信任何的藝術形式都源自於某一種精神內涵。
 
〔西秦到北魏的大佛〕
◎西秦到北魏初期的大佛
 
西秦到北魏初期的佛像充滿著「西域風格」,也就是來自中土以外的影響,特別是中亞地區。這尊佛像的眼珠塑作成圓弧狀,在自然光線照射之下,就會出現一種眼神的效果,這是當時匠師的高超手法。佛像的右手是「施無畏印」,而且指間有蹼,這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表示佛陀救度苦海眾生的時候,是一個也不會遺漏的。
 
〔四十四號洞窟的國母像〕
  
第四十四號洞窟的主尊佛像,看起來特別具有女性的元素,非常唯美。學界一般認為:這很可能是用來紀念西魏乙弗皇后的。佛像採用「褒衣博帶」式樣,臉形秀氣,身體也較清瘦,是受到南朝文化薰陶之後的一種樣式。麥積山的佛像幾乎每尊都帶著笑容,這是佛性的笑容,特別引人入勝。過去,西方的美術史家多認為中國沒有雕塑,沒有像希臘那種立體、寫實的雕塑,一直到秦始皇的兵馬俑坑發掘之後,才撼動西方世界。而麥積山佛像這樣的含蓄美學,更是比蒙娜麗莎的微笑還要普遍,這種「東方微笑」讓麥積山石窟獲得東方雕塑博物館的美譽。我曾經在那兒遇到從德國來的教授,他站在佛像前面都捨不得離去,很感嘆地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只有一個,但是這兒的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薩都在微笑。從每個角度去觀看蒙娜麗莎,都覺得畫中的她在注視著你;麥積山的佛菩薩像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許多造像的相貌都與天水地區的人非常接近。這兒多民族共生,但主要是羌族,羌族的面孔是相當淳厚而美麗的。
 
〔散花樓天龍八部〕
◎散花樓天龍八部
 
在散花樓的外柱表面,遺留有北魏時代的天龍八部淺浮塑,統稱為「石胎泥皮」。這些造像的現實性很強烈,每一尊的神情都不相同,暗喻著人類心中的七情六慾。這是目前中國留下來,年代最早、而且完整的天龍八部群像,被視為散花樓七佛龕的守護者。
 
〔麥積山的七佛窟〕
◎麥積山的七佛窟。
 
北周時期的麥積山出現了一批七佛窟,佛像非常樸素,表情異常沉靜,洞窟有大有小,都很適合在裡面進行禪修。洞窟頂部還有配套的壁畫,譬如:涅槃經變跟法華經變的第一次結合,就出現在此。這可能是南朝涅槃學與法華學高度發展與對話的結果,也預示了天台宗「法華涅槃時」的圓教內涵。
 
事實上,麥積山石窟的藝術內容非常豐富,從十六國晚期一直延續到明代的造像都有。離開天水往蘭州的路程大約需要四個多鐘頭,風景是由綠色逐漸往土黃色變換,一路上最好能夠持續喝水,避免因為環境乾燥而感覺不適。
 
〔甘谷大像山〕
◎甘谷大像山大佛像
 
經過甘谷縣,有一座很有名氣的大像山,因為山上的大佛是唐代留下來的。有人認為此大佛所在地很可能就是甘谷的大雲寺,這是武則天登基之後,敕令天下各州建立大雲寺,造彌勒大像的歷史遺跡。
 
此大佛的五官和神情比較威嚴,有唐代皇帝的風範。祂的眼珠很有特色,是用唐代陶製水缸鑲嵌的。從山頂往下望,可鳥瞰甘谷的風土。
 
〔武山拉梢寺〕
◎武山拉梢寺摩崖大佛
 
到了武山縣,就不能錯過拉梢寺石窟,這裡的交通雖然比較不方便,但是可看性很高。
 
這摩崖大佛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北周時代華嚴三聖像。是近乎平面的淺浮塑,因位於內縮的垂直山崖,所以避開了雨水的破壞,周邊還遺留著唐朝重繪後的壁畫。旁邊有一排十方佛的立像,也屬於北周作品。這些都呈顯《華嚴經》的信仰。大佛的對岸有個平台,在平台上觀望佛像或靜坐,可以讓自己沉靜下來,忘卻時間跟空間,甚至進入禪定狀態。目前,也有一些禪僧在附近閉關修行。
 
〔武山拉梢寺大佛佛座〕
◎(左圖)武山拉梢寺大佛佛座。
 
大佛底座有一排大象、一排鹿、一排獅,這種佛座是孤例,很有特色,看起來特別的宏偉。很多人一直在猜測:這些動物象徵什麼?獅子讓人聯想到佛陀說法─獅子吼;鹿則使人想起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鹿野苑;象則是以牠的體量壯大而知名,當然也與佛陀生平的許多故事相串聯。
 
 
〔蘭州〕

◎蘭州「黃河母親」雕塑。
 
離開武山,經過定西,就抵達蘭州。當地人稱黃河為母親河,有濃厚的感恩之意。黃河岸邊有一座雕塑,稱為「黃河母親」,充滿溫馨感,融合了當地彩陶文化的魚紋,成為甘肅歷史的載體。
 
〔劉家峽水庫與炳靈寺石窟〕
 
◎唐述窟
 
永靖縣有一座劉家峽水庫,乘船沿著水庫進去,可以抵達大寺溝的炳靈寺石窟,那裡遺留了西元四百二十年前後的大量造像,與一篇非常珍貴的題記。炳靈寺石窟周邊地區古稱為「唐述窟」,意思就是「鬼窟」,因為地形非常詭異的關係,北魏酈道元撰寫的《水經注》有記載這個地方。
 
◎大寺溝今昔對照
 
雙峰是大寺溝的地標。民國初年,大寺溝的水位可以走船,現在的大寺溝已經沒有水。環境與氣候的變遷是這樣的無常,這正是佛陀宣說的真理。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具有時空性的佛教藝術,代表每一個時代佛教徒的心靈結晶。而且經過一千六百年的古佛像,還能與我們相遇,真是難得的因緣,讓人十分感動,這也是最好的佈教手法。
 
〔炳靈寺大佛今昔〕
 
 
◎炳靈寺大佛今昔
 
炳靈寺大佛原來雕造於唐代,經過明代的整修之後,穿起西藏式的袈裟。
 
炳靈寺棧道
 
 
◎炳靈寺棧道
 
大佛的右上方有兩座天然石洞,棧道高數層樓,其中一六九號洞窟有豐富的西秦造像。
 
西秦造像一
 
 
◎西秦造像一
 
大部分留下的是石胎,從體量上可以看出風格特色,極少部分殘存著泥皮跟彩繪。我們透過對這些殘破彩繪的元素分析、比對和復原,然後才知道這些佛像是受到什麼樣風格的影響,反應著哪些思想和禪法的需要,這是佛教美術史上非常重要的課題。圖片右邊那一件是一號洞窟的主尊,經過後代整修,線條比較僵硬。
 
西秦造像二
 
 
  
特別要講一下左圖的苦行像。在犍陀羅地區或者南洋,苦行像都以表現專注、堅毅的精神著稱,重寫實,青筋暴露,可謂身心鍛鍊的極致表現!造像手法過度寫實的結果,讓我們體會不到苦行到底有什麼意義?
 
相對地,中土匠師並不欣賞那種忿怒尊或爆炸式的表現,這可能跟我們整個儒家文化的載體有關係。苦行像來到中國,就被改變成微笑臉與苦行身的結合體,這種藝術手法的對比是很高明的。—讓我們同時觀看到佛陀的因與果,看到從苦修的因,到莊嚴的喜悅之果。大概只有中國的文化土壤才會產生這樣的造像。
 
右圖的菩薩像個小孩一樣,好天真可愛的神情,這是未來佛彌勒菩薩像。他垂足半跏,右手作思惟相,頭部稍微傾斜,這正是「半跏思惟相」。雖然,早期的彌勒菩薩經常以半跏思惟相出現,但不能說半跏思惟相就一定是彌勒菩薩。譬如:觀音半跏思惟、釋迦太子思惟等。思惟是佛教很重視的,透過深層思惟才能夠啟發我們的覺性。
 
無量壽佛龕
 
 
◎無量壽佛龕:阿彌陀佛三尊龕
  
河西地區的十六國晚期到北魏初期,造像風格是相當接近的,可視為一個時期,沒辦法用政治朝代去切割。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西方三聖像就是西元四百二十年(西秦建弘元年)的無量壽佛龕,還附帶一篇非常好的墨書題記,有些學者認為墨書是道融(鳩摩羅什的十大弟子之一)寫的。鳩摩羅什曾分散弟子到各地方講學及傳禪法,其中有些弟子往河西地區走,但是否直接影響了此地的禪修呢?目前文獻及史料不足,無法確實得知。只是從造像風格、時間、地緣等關聯性來看,卻是有極高的可能性。
 
先賢的足跡
 
 
◎供養比丘
 
在殘破的壁畫中,你可以耐心地找出禪師曇摩毗之像,《高僧傳》裡面記載的一位西域高僧。來到炳靈寺石窟遇到了古德寫真,真是有飛越時空之感。一六九號洞窟的造像太豐富了,我們在圓光佛學研究所是用了六個小時的時間來跟同學講說,這樣才勉強把裡面的相關內容都介紹到,這真是太珍貴了。
 
第八窟正壁
 
 
◎第八窟正壁
 
第八窟跟一六九窟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一六九窟的暖色系,在此以明亮的藍色取代了,稱為「土耳其藍」,是從古波斯來的顏料。這個洞窟距今已經一千五百年,卻永不褪色!從壁畫的材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古絲路的商業交通史。絲路上的石窟藝術,雖是佛教文化的美術,但卻跟其他類型的文化有交流和共鳴,不單純只跟佛教思想劃等號,而是經過了轉化。自古以來,按照單一部經典直接製作佛像或經變圖的情況固然是有,但多半都經過轉化,把好幾種經典的共通元素,一起抽樣之後進行重組,然後呈顯在佛像與壁畫現象。在這個過程當中,加入了時空背景的種種元素,佛教文化迷人的地方就在這兒。
 
喇嘛塔
 
 
◎(下圖)喇嘛塔
 
從西夏晚期到元代,這個地方就成為藏傳佛教活動之所,所以會見到喇嘛塔。這些喇嘛塔都是明代晚期以後的,現在也有一些喇嘛還住在那邊。
 
藏傳祖師與佛母像
 
 
◎(上圖)藏傳祖師與佛母像
 
藏傳佛教帶來了藏傳佛教的美術,帶有一些尼泊爾風味。但是跟我們看到的唐卡還是有別,因為現存唐卡多為清代中晚期式樣。炳靈寺這些元代的圖像式樣更為古樸,有一些尊形認不出來,因為現在不流行。圖片中是大白傘蓋佛母與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的形象模擬文殊菩薩的造型,只差在黃帽子與黃袈裟。宗喀巴右手持蓮花寶劍、左手持蓮花經典,受到藏族人的崇拜。 
 
浮雕塔
 
 
◎崖壁上羅列的浮雕塔
 
崖壁上遺留著很多浮雕塔,據說是用來存放當地的高僧舍利。開放觀光後,遭到有心人盜挖買賣!其舍利與舍利盒,是五百年以上的聖物,如今物去塔空,令人扼腕。
 
炳靈寺的後山還有很多沒開發的地區,那邊住家的小朋友都很可愛,卻也都很辛苦,沒有錢可以上學。難得有觀光客到來,只要船一靠岸,他們就會圍過來乞討,你看他很可憐,不忍心不給他,可是你一給他之後,一整群就衝上船了。小孩去跟外地人乞討,有些爸爸媽媽就在後邊休息,孩子拿到東西以後就交給父母。我曾經問他們說:「唸書要多少錢?」他說:「五塊錢人民幣!」我聽了都掉眼淚,不過二十來塊台幣,這樣也無法就學。你會看到人世間那種非常無奈的景象。相對的,在龍門石窟遇到的小朋友就幸福多了,他們放學之後還可以撿寶特瓶,補貼家用。
 
 
〔武威地區〕
 
離開蘭州以後,向西北方向就進入了河西走廊。首先來到河西四郡之一的武威。黃羊河水庫距離武威市區大概二十幾分鐘車程,是天梯山石窟的所在地,這個地方的風景非常漂亮。

天梯山保留著可能是北涼王沮渠蒙遜開鑿石窟起,直到唐代的造像群,很可惜的是保存情況不佳。目前,這些泥塑和壁畫多被移置於甘肅省博物館,而搬不走的大佛,就以高圍牆將佛像與水庫隔離。天梯山石窟的佛像真是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家有機會到蘭州,一定要造訪甘肅省博物館,那是全方位的精品,除了精美的佛教造像之外,還有黃河上游的古生物、彩陶和人文歷史......,館藏太豐富了。
 
大佛像今昔
 
◎民國初年大佛照
 
這是民國初年的大佛照片,由於佛手特別大,臨場時就感覺佛陀伸手要觸摸你一樣,這種如幻的藝術手法,很能帶動人們心靈的感受。
 
◎朝禮大佛
 
今天,大佛修補得非常完整,儘管古樸之意全失,但其碩大的體量依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看看法師頂禮大佛的畫面,可推想大佛的崇高,在這麼大的佛像前面,其實一切盡在不言中──到底你是佛,還是佛是你?就各自去領會了。在這裡,感覺到一座大山雕了大佛之後,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有趣的是,這邊的天王護法像,腳底下踩的竟然是長得很像海龜的靈獸,這也是具有區域性特色的元素。
 
臨摹壁畫
 
◎臨摹壁畫
  
      過去要剝離這些壁畫之前,必須要先臨摹起來。那些壁畫真的好精緻,站在它的面前,會覺得自己也成為北涼人、唐朝子民,或明清時代的善男信女,回到那個特定時代,一起參與著供養佛陀的法會。
 
唐代菩薩像
 
◎天梯山唐代泥塑殘像
  
      這尊唐代的供養菩薩像,穿著大領洋裝,這也是佛教造像裡面讓人醉心之處。為什麼呢?因為,每個時代的佛教徒都將他們認為最好的物品,供養給神聖的對象。因此,絲綢之路上的佛菩薩都穿上絲綢、戴上寶石,服飾變化多端,讓人目不暇給。眼前這尊菩薩,不就是反應著胡商的裝扮嗎?
 
〔張掖地區的馬蹄寺石窟〕
  張掖有個肅南裕固族自治區,位在祁連山山脈的河谷地,是馬蹄寺石窟所在地,風景美不勝收,環境清淨脫俗。如果來到張掖的話,可以考慮在此留宿,享受大自然的洗禮,體驗少數民族的風情。
◎張掖馬蹄寺石窟:三十三天
 
馬蹄寺石窟的三十三天景區,以須彌山型來營造崖面上的飛棧與天宮觀,讓人印象深刻。當然,今天已經毀棄不少通道,無法讓每個遊客都逐一攀爬,只能神遊了。崖面上有很多藏文咒語,山壁刻上咒語之後,彷彿聽到它發出真言的聲音。由於此處空曠,大風刮起時更有濃厚的特殊氣氛。有些夜宿者不敢外出,因為大自然的聲音讓人心生恐懼,這就是無明的作用吧!「般若真言」正是此刻最好的靈丹妙藥。

千佛洞景區中有一座中心塔柱窟,保留了這樣一副西魏壁畫,表現著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十方釋迦分身會集、天宮彌勒菩薩說法釋疑的圖像。這些都是南北朝時代法華三昧禪觀行者的觀修境象,十分可貴。
 
張掖大佛寺的木雕大臥佛
◎張掖大佛寺的木雕大臥佛
 
在張掖市區有一個重要的寺院—大佛寺。是絲路之旅不會錯過的地方,供奉著全世界最大的西夏木雕臥佛。

從現今的考古發掘之中,我們看到西夏王國的高度用心,他們留下來一大批的佛教造像,水準非常好。也由於西夏跟宋朝之間的文化往來,積極地向宋朝求取藏經,創立西夏文字,翻譯西夏文大藏經等。佛教帶給這個民族很豐厚的養分,使得西夏王國在東方的神秘感,被學者以埃及金字塔相讚譽。

回想當時,是在這尊臥佛木料定位之後,才可能開始雕造,並蓋起殿堂保護,這真是了不起的大工程。
 
〔瓜州〕
 
安西又稱瓜州,盛產瓜果,因為高日照聚糖的緣故,使得這裡的瓜特別甜而好吃。來到瓜州不吃瓜,總讓人覺得遺憾不已。路邊吃瓜的新鮮感,也讓人感覺更可口了!

從安西縣,經過踏實鄉,會抵達榆林河水庫,水庫附近的榆林窟,就是敦煌五大石窟群當中的一區。據說,踏實鄉是美女的故鄉!當年日本拍攝敦煌電影的時候,就是特別赴踏實尋覓演員的,這使得踏實名聲大噪。之後,許多日本團到安西,就會安排往踏實探訪一番,這也為樸素的小鄉鎮帶來一些經濟資源。
 
◎瓜州的代表性植物:紅柳
 
瓜州的植物沒有幾種,這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植物──紅柳。紅柳開花的時候很漂亮,一整片像海灘一樣,整個礫石灘上都是紅柳。乍看覺得不錯,但是當車子進入紅柳灘,開了二十幾分鐘還沒出紅柳灘,會覺得像進入迷宮一樣。
 
〔安西榆林窟〕
 
◎安西榆林石窟鳥瞰
 
河西走廊西段的石窟光線一般都不算太理想,須要自備手電筒才能欣賞壁畫顏色的美妙之處。這是因為今天的石窟不再燃點油燈,更無禮佛法會,只被視為文物遺產而加以保護的關係。假如您真能遇上研究院或管理所人員進行拍攝或臨摹壁畫的現場,全窟通體發亮,那種感動就很特別,真是光照大千!十方佛國景象會一體齊現。

榆林窟在河谷底下,必須往下走到榆林河,便見兩岸洞窟的美景。聽說,這條河每年都有氾濫期,如果遇到下大雨,河水也會暴漲的。由於石窟沿著兩岸山壁開鑿,所以一旦河水暴漲,就無法跨岸進行考察。
 
榆林十五號洞窟的唐、蕃的天王
 
◎榆林十五號窟唐、蕃的天王
 
第十五號洞窟開鑿於中唐時代,或許當時吐蕃人和唐人在佛教信仰的共通基礎上,想要建立和諧的互動關係,所以洞窟裡面的壁畫跟塑像出現了「蕃、漢同室」的特色。譬如這兩副天王壁畫,是位在進入洞窟的左右兩側壁上,一邊是吐蕃的北方天王,一邊是唐式的東方天王。唐式天王穿著大將軍的衣服,有一個夜叉是他的手下,這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樣式。蕃式的北方天王手上抓著一隻長相與狐狸相彷彿的靈鼠,靈鼠身上鑲滿了各種寶石。因為靈鼠會吐出好多金銀財寶,吐蕃人便將之視為財神。吐蕃人不僅把北方毗沙門天當作崇拜的對象,還讓吐蕃的虎皮大將軍充當毗沙門天王的侍者,這也說明吐蕃人對祂的歸順。

在榆林窟中見到唐朝與吐蕃天王共處一窟,這種狀況確實很有趣。在台灣寺廟也有這樣的例子喔!譬如:「對場作」,就是有兩組匠師一起營建,在殿基中軸線上搭布幕相隔,兩邊比賽,各自尋找並提供最高超的匠師,等到落成時刻,便將隔布揭開,一體呈顯。像基隆港前的城隍廟神像,便是由一對父子共同製作的,一邊是中國鬼、台灣鬼;另一邊卻是西洋鬼。爸爸做本土;兒子做洋鬼,一同當作城隍爺的侍者。宗教藝術的內涵有很多相通性,有些被認為是民俗的,其實跟佛教文化之間是有關連性的。
 
榆林二十五號窟正壁
 
◎榆林二十五號窟正壁
 
曾有學者懷疑這裡可能就是唐穆宗時期,吐蕃跟唐朝會盟簽約之處,建此洞窟做為紀念並祈求維繫和平。不過,現在我們都認為那是在青海境內。這個洞窟只能說是反映著當時的某些共通元素吧!二十五號洞窟是榆林窟中最精采的洞窟之一,正壁以盧舍那佛並八大菩薩曼荼羅為中心,兩旁配以藥師佛和地藏菩薩。唐代的行道藥師像,托著藥缽,拿著錫杖,非常莊嚴。站在祂面前會很感動,好像佛陀就向著你走過來。

八大菩薩的服裝跟造型,很明顯是新傳入的樣式,而非唐代原味,這是來自印度帕羅王朝的粉本,受到密教美術的強烈影響,象徵意義的元素增加了。這種風格帶到長安城之後,也影響到河西地區的造型。有些學者認為這種樣式是從吐蕃來的。但是如果觀察整個體態的比例,則透露一種「唐骨印皮」的訊息,跟印度婆羅風格確有差異。
 
◎正壁主尊造型
 
主尊佛像穿著菩薩裝,結禪定印,這是胎藏界曼荼羅大日如來的典型;但是旁邊的落款寫著「清淨法身盧舍那佛」,這又是河西造像傳統的元素了。吐蕃統治河西的時候,漢人已經在這裡經營了幾百年,有很深厚的漢文化支持。漢傳佛教的傳統是不用大日如來的,把主尊佛王的名號統一用盧舍那佛來稱呼,這跟我們經典上的認知有一點差距。經典上的盧舍那佛、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大日如來等,各自都是分開的,梵號也有差異。可是在河西漢傳佛教的造像傳統裡面,卻用同樣的一個主尊來代表。因此,要進一步確認這個主尊的屬性,必須要考察祂周邊的眷屬造像,才能判斷。

彌勒菩薩的頭冠上面有佛塔,左手拿著軍持淨瓶。軍持淨瓶是梵天的法器,代表清淨行,彌勒菩薩出生婆羅門種姓,水瓶是婆羅門必備的東西。彌勒身上披著獸皮,這是一個新元素。為什麼在菩薩身上開始穿上動物皮的服裝?像是後來忿怒尊身上的虎皮裙等。中土的人一開始看不習慣,所以這種忿怒尊跟密教造像初入中土都被加以改造,很多元素被抽換掉了。佛教的流傳不只在社會高級階層;可是我們的佛教史多半以高級階層的想法撰寫,跟實際的信仰流傳狀況有相當差距。
 
◎文殊與普賢菩薩
 
二十五窟是盛唐開鑿,到吐蕃時期才完工的洞窟。所以壁畫有盛唐的結構,和中唐的風格。許多人對於文殊菩薩的印象,是拿寶劍跟經夾的,但那是晚期另一系統的造型;唐主流的文殊菩薩是拿如意的。為什麼呢?如人所意、如法所意。如意就是常民生活搔背用的「不求人」,搔著癢處讓人舒爽的感覺,就像是文殊菩薩的教法,直接命中要害,不留情面的;祂不像觀音菩薩這麼樣的慈悲婉轉、東繞西繞,就怕傷了我們的自尊心。

每尊菩薩的法門都有非常強烈的特性,將所有的特性總合,就呈顯出圓滿的佛法。我們在欣賞中國石窟的時候,可以嘗試去體會石窟圖像背後的結構性。洞窟美術並不是單純想表現什麼,而是傳達著整體的價值與作用。所以,一個洞窟是眾多題材跟元素重組建構之後的結果。因時間的關係,沒能走到敦煌,還請大家多多包涵,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