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味:正見之道
解脫之道

佛陀以一句話道出他的教化:「我只教導苦和滅苦。」 苦是什麼?苦如何產生?如何去除苦? 當能全面正確理解並實踐「苦與滅苦」,就能達到最終解脫的目標。



解脫之道實質上就是「正見」之道。其核心的所知所見,是萬法的本來面目。——煩惱惑染的摒除,只會在一個有知有見的人身上發生,而不會在一個不知不見的人身上發生。——可以讓悟性甦醒的客觀領域,就是自身的經驗。一直以來滋長著「我見」的,就是我們經驗中對事相的種種歪曲誤解。因此,要去除這個自我中心的妄見,就應該從我們的經驗範疇著手。沒有任何東西能和經驗與我們的親密性相比,因為一切都是通過經驗才得到印記認識。但是,雖然與我們如此接近,經驗同時也是籠罩在黑暗之中,以致於,它的真性被無明掩蓋得令人難以辨認。佛法是最能糾正我們妄見的關鍵,因為它能讓我們看清一切現象的真貌。佛法是驅散無明暗黑的光明,使我們能夠看清楚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就如一個有眼睛的人,在明燈的照亮之下,才會見到不同的形相。
 
透過禪修體證身心的真相
 
要正確了解自己的經驗,得靠襌修。若要能深觀(vipassanā),首先要做到心能定止(samatha)於一處。沒有任何知識能夠代替現身體證。既然是因為看不見事物的真相,才會錯解世法萬象,因此要更正這種錯誤的認知模式,非得通過最直截的「觀」不可。佛教的襌修,並不會將我們的個人意識溶解成「什麼都沒有分別」的絕對,也不會令我們退隱到自我封閉的內心喜悅。它能讓我們透過最通達的門路,去了解事物真相,那就是自己身心兩方面的進程。襌修對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有很深入的影響,但它所產生的改變,卻不是我們在毫不考慮之下便接納的一般觀念。事實上,禪修之所以會改變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然對身心體驗,作出一番離執、清醒和透徹的觀照,因此得以省悟。
 
三遍知
 
襌修的主要方法就是「反觀」。也就是覺察之光迴返過來,觀照自己所認識的一切,從而看見它們所蘊含的真正特性。正見之道可分為三個階段,總稱為「三遍知」。在第一個「所知遍知」(ñātapariññā)的階段,我們的經驗世界在止觀中,被剖析分解;繼而再細心審察它們的成分,斷定其特質和作用。過程中所產生的類別,就是佛教一向用來分析人性的一些關鍵名詞——蘊(khandha)、處(āyatana)、界(dhātu)。為了去除「一切都有實質存在」的幻覺,要盡量細微剖析,因為假象其實是來自我們對事物粗略,且不確定的見解。一般的見解會認為一切都是實有的獨立個體,但是,當觀見它們只是一大組合裡的個個因素時,一向用來肯定自己是一獨立個體的我執,便會即時被遣除。再繼續觀照審析,那些與各種不同因素有關的因緣條件,便會相繼被剖出,而一切法的隨緣現生和互依的特性,便會顯露無遺了。
 
第二個階段是「審察遍知」(tīraṇapariññā)。這一階段所著重的,不再是經驗範疇裡的細節分解,而是一切法都共同擁有的標誌特徵。這些特徵有三: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ā)。一般的普通認知是有侷限的,這類認知對世間現象的理解是恆常、快樂、有我。在深觀之下,就需要以無常、苦、無我取代更正這些假想。這個階段的襌修,是明白無常、苦和無我的這些特徵,都是物質和精神的活動,讓我們能夠從另一個角度,重新理解一切事物。
 
第二階段的了解漸趨成熟時,第三種理解自然就會出現,就是「捨斷遍知」(pahānapariññā)。此時,之前所成就的剎那洞見,將會進展為全面的徹見。我們會了解到無常、苦、無我,不單只是萬法的表徵,更能清楚明白地看見它們是一切世法的本質。就是因為有了這種體悟,才會進而捨棄妄見和摧毀我執所產生的情緒。
 
踏上正見之道,才開始看穿無始以來,是什麼蒙蔽我們的思想。這大道能讓我們超出激情和偏見,揮掉一直認為是自己的假面具——那些使我們浮游於生生世世輪轉中,數之不盡的各種身分。走在這道路上固然不易,需要很大的努力和堅定不屈的精神。這樣做當然有回報,那就是隨著每一勇往直前的步伐,將使我們感到更多自由的喜悅,同時最終可以達到究竟解脫的目標。
 
◎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