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皆空觀自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讀《心經》就是修學般若慧



在世間宗教中,有著重於慈悲,依靠於信仰等的不同,而佛教的特出,卻在智慧。就佛法本身而言,於聲聞法的修學中,依戒而生定,依定而發慧的過程裡,真正導向於解脫的,是智慧。

在菩薩的六度萬行裡,也以般若為導。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廣集一切福德資糧;依禪定而修得般若波羅蜜多,才能成就大乘果證,斷盡所有生死煩惱。所以說,不論是聲聞、菩薩法,智慧的修學都是成就出世間法的心要,能否轉凡成聖的關鍵。
 

慧的特性

 
在經典中,「慧」常以其他的名詞出現,如正見、正思惟、觀、智、覺等,而最常見的,是「般若」。之所以特別安立「般若」這個詞,是著重在因行的修學;如果到達究竟圓滿的果證,般若即轉名薩婆若(一切智),或菩提(覺)。般若所代表的,是學行中的因慧;而智與菩提等,則是依般若而證悟的果慧。慧的特性是「於所緣境簡擇為性」,觀(毘缽舍那)則為分別、尋伺、觀察、抉擇等,兩者在意義上是相通的。只是一般初學時所修慧,常常以「觀」的名稱表示,等到觀行成就,才稱為「慧」。

修習觀慧,對於所觀境,不僅要明明了了,而且更要能引發推究、抉擇等功用。緣世俗事相是如此;緣勝義境界,也要依尋伺抉擇等,去引發體會得諸法畢竟空性。思察簡擇,才是觀慧的特性。


慧的修習

 
一般人能聞法知義、能談空說有等的智慧,大都是「生得慧」─出生即擁有的慧力。因為這是一般知識所能作到的,如果學佛者以此而自滿,那麼可以說他所得到的,不過是對佛法有所理解的世間學問而已。「生得慧」可以作為深入佛法的前方便,但並不是佛教中特有的。

所謂「加行慧」,是依於對佛法有高度的抉擇與理解的智力,基於堅固的信心下不斷行持,然後才於清淨心中,自然流出的智慧。

它的修行又可分為三階段,即聞、思、修慧。

聞慧,是以與生俱來的慧力,親近善法善知識,多聞熏習,逐漸深入佛法。以淨信心,引發一種類似的悟境,於佛法得到較深的信解。
 
這是依聽聞所成就的智慧,所以應稱為「聞所成慧」。千萬不要以為聽經聞法,對佛法有了一些了解,便是聞慧成就。慧學的進修,與其他功德的薰修,是相輔相成的。聞慧成就,即正見具足,同時也是信根成就。思慧是在聞慧的基礎上,對於諸法的甚深法性,及世間因緣果報等,進一步的思惟、抉擇而有更深的體悟。這種由思惟所引生的慧解,稱為「思所成慧」。思慧成就,也即是淨戒具足;於大乘來說,也就是慈悲、布施、忍辱、精進等功德的成就。大乘的淨戒,常與悲心相應;在淨戒中,可以長養悲心;也唯有具足悲心,才能圓滿大乘淨戒。

修慧,即是於聞思所成智慧,將對佛法所有的體解,在與定心相應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及因果緣起等。止觀雙運而引發深慧,稱為「修所成慧」。修慧成就,必須從散心分別觀察,而到達定心相應,所以,修慧即是具足正定─定成就。經過定慧相應、止觀雙運的修慧成就,再更深徹的簡擇觀照,終於引發「無漏慧」,又名「現證慧」。由此無漏慧,斷煩惱,證真理,
這才是慧學的成就。

這修習慧學的過程,無論聲聞與菩薩乘,都是相同的。


大乘不共慧

 
在慧學中,依行者的根基,又可分為三乘共慧與大乘不共慧。聲聞行者所證悟的法性,是依三法印的次第而證悟─即無常、無我、寂滅。大乘的觀慧,則是直入諸法空寂。中觀行者,直從有空的不一不異著手。依空宗說:一切法是從緣而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性空的。因為是性空的,所以要依因緣而現起。這樣,法法從緣有,法法本性空,緣起(有)與性空,不一不異,相得相成。

另外,在所觀境上,二乘行者因為出離心切,而直從自己身心,觀察苦空無常而解脫生死。大乘菩薩因為特重悲願,而不侷限於自身,除了世間的因緣果報、身心現象,還有菩薩行為、佛果功德等等,都是觀境。以此世俗觀慧的信解,再加以法空性的勝義觀慧。依聞思修的不斷修習,最後乃可證入諸法空性─真勝義諦。

無著菩薩曾以金剛杵比喻大乘行者的修行過程,頭尾粗大而中間狹小。剛開始發心修學時,所觀境廣,直到將證悟時,離一切相,無絲毫自性相可得。在透過此狹隘階段後,真實徹悟空性,才又起方便,廣觀一切相,起種種行。在印度,無論中觀或唯識行者,皆以離相的空性為證悟的要點,然後才日見廣大,趣向佛果。

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在般若慧的修證過程中,也不要忘記世間學問的學習。真正的大乘慧學,不但重視觀境與生活的相應,而且對世間學問也能廣學多聞,學習融攝佛法與世間法,讓它成為利益眾生的一種方便。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