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味:善根栽培
戒反映內心的清淨

漸進式的修煉分三個階段:善性的培養、定力的修習、智慧的增長。 只要行為品德與戒律相應,便能鍛鍊心靈,在善德根性扎穩之後,大道的不同階段,便自然會按著心靈提昇的法則漸次出現,直至最後達到安然自在的解脫。



由此可見,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行為的規範並不是為了我們的好心好意而虛設的,這些規條實在是正業的必須指南。它們不單只是修煉的重要一環,因為當這些規條的實踐是由意向力所驅動時,它們實則就是淨化心靈的基本途徑。這種情形在襌修上尤為顯著,修行的戒律能夠防止對襌修具破壞性的煩惱生起。只要我們謹守戒律,一定就可以避免較粗顯的貪瞋癡,也因為這樣,我們就不用面對一般人在道德出軌時,所要面對的愧疚、焦慮和不安了。
 
若我們回頭再看,最初以樹來象徵佛法修習的這個比喻,以戒德善性比作樹根,那麼,正確品行的原則,就應該可以比喻為讓樹根在其中生長的泥土了。正如泥土中的養分能讓一棵樹開枝散葉,修行佛法的規條,其所蘊含的清淨功德,就是支持我們精神生命繼續成長的養分。這些戒律含藏著一位阿羅漢或圓滿聖者所自然表現的行為——阿羅漢形於外的行為,是其內心清淨的自然流露。他本然之性令他的所作無瑕、離塵絕染。他斷不會再為欲念、惡意、妄想和恐怖所驅動,導致起行造業。——這根本就是他存在的本然法則,絕非為了依從強制性的戒律使然。
 
不過,一位凡夫,當然就很有可能會作出違反道德的行為了。與羅漢聖者剛好相反,凡夫心田中的不善根性早已牢固廣植,因此,他經常會受到越軌行為的引誘,隨時有可能作出殺、盜、淫、妄、飲酒的行為,尤其在缺乏一套穩健的戒條時,他就更容易向惡念的誘惑低頭了。由此可見,一套以智慧和慈悲為支柱的道德基準,是必須的,因為這樣,才可以令凡夫節制自己的行為,好讓他們的行為,能夠與一位真正解脫者的自然行止相符。
 
由此可見,佛教戒條的意義遠遠超出它在行為上的禁令作用。每一條戒都具體反應著不同的心態,而其原則所導引出來的實際行動,都蘊含著內心清淨的光照。這些戒條能讓無形的清淨境界顯現出來。它們能讓心內的清淨,透過身體和語言,反應在我們的實際行動,因為,它們本來就是為了讓人們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有所適從而特設的。只要行為品德與戒律相應,人們便能夠培養心靈上的鍛鍊,長養我們的良善德性。又當我們的善德根性扎穩之後,大道的不同階段,便自然會按著心靈提昇的法則漸次出現,直至最後達到頂點的圓滿知見,以及安然自在的解脫。就如同我們的大導師所言:
 
「比丘們,一位善者或有德之士,是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讓沒有悔疚的自由感覺在我心中生起。』比丘們,沒有悔疚的自由感覺,自會在一位善者或有德之士的心中生起,此乃自然法則。
 
對於一個沒有悔疚的人來說,根本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讓喜樂在我心中生起。』比丘們,喜樂自會在一個已經沒有悔疚的人的心中生起,此乃自然法則。
 
對於一個喜樂的人來說,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讓歡快在我心中生起。』比丘們,歡快自會在一個喜樂的人的心中生起,此乃自然法則。
 
對於一個充滿歡快的人來說,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讓我的身體安寧。』比丘們,一個充滿歡快的人的身體自會安寧,此乃自然法則。
 
對於一個身體安寧的人來說,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願我體驗到極樂。』比丘們,一個身體安寧的人自會體驗到極樂,此乃自然法則。
 
對於一個體驗到極樂的人來說,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讓我的心能夠變得靜定。』比丘們,一個體驗到極樂的人的心自會變得靜定,此乃自然法則。
 
對於一個心已靜定的人來說,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願我能知能見事物的如如實相。』比丘們,一個心已靜定的人,自會能知能見事物的如如實相,此乃自然法則。
 
對於一個能知能見事物如如實相的人來說,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願我變得不迷戀、不狂熱。』比丘們,那個能知能見事物如如實相的人,自會變得不迷戀、不狂熱。」
 
對於一個不迷戀、不狂熱的人來說,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願我證得解脫的知見。」比丘們,那個不迷戀、不狂熱的人,自會得證解脫的知見。
 
因此,比丘們,一個階段流入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在下一個階段前達到完成,就這樣從此岸渡往至彼岸。」(《增支部10:2》)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