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西遊記:摩訶耶那提婆部落格
關於戒日王



 

羯若鞠闍國的國主戒日王,出身於吠舍種姓,名字叫做「曷利沙伐彈那」(喜增)。現是北印度的霸主。在戒日王之前,他的父親波羅羯羅伐彈那(光增)與哥哥曷邏闍伐彈那(王增)都曾經統治過羯若鞠闍國。在光增國王往生後,由哥哥王增繼承。當時,鄰國金耳國設計害死了王增國王,整個國家頓時群龍無首。此時有位老臣叫做波尼,便提議由天性仁慈的喜增王子繼承王位,統領國家。所有的大臣都沒有異議,倒是喜增王子認為自己還無法承擔重任,便決定先到歹克伽河邊的一尊觀自在菩薩像前占卜。
 
喜增王子來到菩薩像前,不吃不喝,虔誠禱告,終於感應菩薩現身詢問:「你如此虔誠,有何所求?」喜增王子便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菩薩。菩薩說:「你原本是在山裡修行的出家人,因精進修行而轉生為太子。既然金耳國王毀壞佛法,你若繼承王位,一定要弘揚佛法,慈悲為懷。你要國家長長久久,就要記得我跟你說的話,暗中自然會有佛菩薩護佑你。不久,你將會統一五印度,天下無敵。不過,不要登獅子之座,不要自稱為王。」
 
喜增王子接受了菩薩的指示繼承王位,自稱王子,號戒日王。戒日王自誓:「父兄的仇一日未報,我就一日不用右手進食。」王和大臣們同心協力統帥大軍,東征西討。經過六年的奮戰,終於統一了五印度國。往後這三十年來,政局穩定,天下太平。
 
我觀察這位戒日王,為人力行節儉,行善造福。他下令禁止百姓吃肉,否則格殺勿論。照顧弱勢民眾,醫藥等福利設施做得很好。推行佛教,廣建寺院,常行布施。他也常召集佛教學術會議,鼓勵研議佛法,表揚優良的僧眾,驅逐道德敗壞的佛教徒。
 
他與鄰國關係良好,均以好友相稱,平等互待。戒日王也常巡視各地,體察民情,行館通常只是間茅草屋。在不能外出的三個月雨季中,會大擺宴席,宴請各個教派的人吃飯。他運用時間的觀念是「三分之一的時間處理國家大事;三分之二的時間要行善造福。」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