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朝聖 也關於修行
印度:巡禮佛陀聖跡



入境印度

 
我們來到印度,巡禮佛陀的聖跡。印度是佛陀的故鄉,佛教的創始發源地。
 
從德里機場到我們下榻的旅館,沿路所見,有現代化建築,也有落後雜亂的地方。巡禮聖跡,要用廿一世紀的眼光?還是要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時代?
 
思想可以跨越時空,穿梭自在。我們不明白的是:眼前的印度與二千五百多年前有怎樣的變化?
 
這次到印度巡禮,我們一百六十餘人,分四團從四處出發。有的從高雄繞道香港,有的在桃園分團直飛。我與印儀學苑自淳法師等工作團隊是第一團;第二團是台中養慧學苑;第三團是嘉義安慧學苑;第四團是高雄紫竹林精舍。
 
臺灣的旅行社帶團服務的能力實在沒話說。把來自臺灣北中南各地、還有馬來西亞、新加坡的人,分批帶到印度來聚集。有的晚一天,有的早一天。這次很幸運,我們的航班沒有延遲。從這個機場到那個國家城市,航程中花四、五個小時,拜科技之賜,一直在追求快速中。
 
在佛陀的時代,交通沒有這麼便利,更多時候是靠兩隻腳步行。
 

實地考察

 
第二次來印度的請舉手。七位。幾乎都是第一次來的。
還沒讀研讀班的請舉手。只有幾個。
 
讀過研讀班的居士,就知道佛陀在印度出生、出家、修道、成道、說法的故事。佛陀說法的足跡多在恆河兩岸。佛陀滅度一百年,佛教才傳播到全印度,然後傳播到世界各地。
 
聽過鹿野苑嗎?(佛陀度五比丘的地方。)
什麼是三寶?(佛法僧。)
知道阿育王是誰?(Asoka。)黑阿育、法阿育,是同一個人。
聽過「四聖諦」、「十二因緣」嗎?都聽過。

以前聽聞的佛教道理是平面的。來到印度,你會發現它們變成立體的。
 

飲食

 
在台灣吃過印度咖哩嗎?不多喔!
喝過印度奶茶嗎?很少。
 
印度奶茶從印度紅到台灣。台灣人把它加了珍珠,不叫印度奶茶,而叫珍珠奶茶。佛教東傳到中國,從中國再傳到台灣。但印度奶茶不是跟著佛教傳入台灣。台灣的珍珠奶茶現在紅到中國大陸,更好喝!還傳到香港、新加坡等地。飲食文化的傳播很快。
 
奶茶從印度發跡。大家來到印度,錢也繳了,學著喝印度奶茶!奶茶、咖哩,代表印度飲食,盡量嘗一嘗當地的口味。口味要改變,速度不快,還得適應。吃的時候想一想:當年佛陀有沒有吃這些?大概沒我們吃得好吧!內心先自我調適。
 
如果覺得餐廳的印度料理不合口味,帶你們去吃路邊攤好嗎?(眾答:不要!)印度飲用水不是全面過濾,在餐廳用餐,還是較安全的。 
 

聖地在哪裡

 
2009年我來印度,第一次帶居士團。有位楊居士跟團。那次我問他有沒有讀研讀班?他說從小學佛,沒讀研讀班。我鼓勵他報名讀研讀班,再幫我找三個學生來讀。這次他來找我,開頭就說:「師父!我研讀班畢業了!我找六個耶!」三年來介紹六位同學,應該是很虔誠的了。
 
這次楊居士也同行。今天一大早,他跑來找我,討論「佛教聖地」的問題。
「師父,這裡是什麼地方?」
「奧蘭迦巴。」我說。
「這地方是印度的那裡啊?」
「不妨把地圖找出來看!你怎麼不看地圖呢?」
「在臺灣我買四本印度、世界古文明的書籍預讀。到了這裡,怎麼都對不上啦!」
 
我們從小在台灣長大,常看的是臺灣地圖,也不可能每個地方都去過、都熟悉。以前讀中國地理,長江、黃河、鐵路,背一堆。去到中國大陸,史地、社會一樣陌生。不是平常住慣了的地方,不熟悉它的史地,是很自然的。
 
「朝聖,不就是巡禮佛陀走過的地方嗎?」楊居士繼續問。
原來楊居士最想問的是:「佛陀來過奧蘭迦巴嗎?」
 
佛陀一生走過很多地方。經文開頭記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佛陀去過舍衛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佛陀去過王舍城。
 
《彌陀經》在哪裡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在祇樹給孤獨園講《彌陀經》。
 
從佛陀講經的地點,知道佛陀去過哪些地方。此外,經文裡也記載佛陀遊行哪些地方。佛陀一生去過很多地方,整理出來大致在恆河兩岸,有很多大國、小國。
 
「佛陀應該沒有到過奧蘭迦巴?」我思索讀過的經典。
「那麼,我們朝聖怎會到奧蘭迦巴來?」
他這一問,我就一怔,這該怎麼回答?「釋迦牟尼佛沒有來到這裡,佛陀的聖弟子舍利弗、富樓那,或者十大弟子有來過嘛!」
「如果這樣,釋迦牟尼佛沒有到台灣,他的弟子不就到台灣了?」
 
真是扯遠了。到印度巡禮,佛教聖地包括哪些地方呢?涉及名義界定了。
 
我說:「我們這一趟先去看一個洞窟寺院。它開鑿於公元前二世紀,供寺院僧人打坐、經行、誦戒、結夏安居⋯⋯。佛陀的弟子曾經在那裡用功。」
 
巡禮佛陀聖弟子用功的地方,是不是朝聖?是的。
 

恆河

 
印度的佛教聖地,大家很快可以說出八大聖地。如果把眼界打開,佛陀的足跡遍及恆河中游兩岸毗鄰的國土,是一個壯闊的畫面,不是幾個景點而已!
 
恆河,印度人的聖河,印度最有名的大河。它滋潤大地,沖刷兩岸形成肥沃的土壞、孕育萬物。印度的文明發展就從恆河下游、中游,溯源而上至全印度。
 
從佛陀講經的地點看佛陀的足跡,可知佛陀常常往來王舍城和舍衛城。它們是當時印度兩大國摩揭陀國和拘薩羅國的首都。王舍城在恆河南岸,舍衛城在恆河北岸。佛陀就以這二大城為中心,沿著恆河兩岸弘法。南來北返,常常都要度過恆河。
 
1995年,我第一次到印度。我站在恆河岸邊,恆河非常的遼闊,雨季時水量非常豐沛。我彎下身摸著恆河沙,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喔!以前佛陀的足跡曾經到過這裡!」
 
佛陀三十五歲成道,八十歲入涅槃。整整四十五年,從少壯到年老,沒有停下腳步。他要把證悟的真理說給每一個人聽。
 
站在恆河邊,我彷彿看到佛陀一襲袈裟的身影,在恆河兩岸一步一步地走著。當然,佛陀背後是跟隨著一大群比丘弟子。
 
在王舍城和舍衛城中間,有很多鄉村、小國。佛陀一步一步地走來,從這個鄉村到另一個鄉村;從這個國邑到另一個國邑。每經過一個地方,佛陀都很關心人民的生活動態。
 
有一次,佛陀離開王舍城北返,途經巴連弗邑(又名波吒釐)。佛陀看到巴連弗邑正在興建城郭,就問阿難:「是誰在圖謀巴連弗邑?」阿難回答:「是阿闍世王的雨舍大臣,他要阻絕越祇國對外的交通。然而越祇是一個富有而人民團結的小國,不容易被侵略。」隔天雨舍大臣來供養佛及眾僧,佛陀就為雨舍大臣開示做官的態度和方法。這才離開巴連弗邑,度過恆河到對岸的毘舍離。毘舍離也是佛陀常說法的地方⋯⋯。
 
佛陀在恆河兩岸遊化,行經各村、各國的身影。想像得出來嗎?那一幕真的是令人感動。後天我們就會到恆河去。去恆河可以做什麼呢?摸摸恆河的水,抓一把恆河沙帶回台灣。
 
我第一次見到恆河,我撫摸著岸邊讓人下水的階梯,歎惋自己怎麼這麼晚才學佛!這路面已鋪上柏油,階梯是砌上水泥。以前的石子路,到處泥濘,在碎石尖銳的刺痛下,佛陀與僧眾都是赤腳走過。
 
走在街上,遙想佛陀當年走在路上。想著想著,此刻的我,相較之下,何止汗顏而已!交通有飛機、遊覽車、火車軟臥舖;食有餐聽;住有旅館。
 
每一個經過的地方,佛陀一步一步地走著,威儀具足,身心安詳自在。他托著一個缽,走在街上向人家托缽。托缽不見得托得到耶!當然,佛世的國王如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阿闍世王等,信仰佛陀,也供養佛陀。但是有的人對佛教是沒有好感的,信奉外道的人不見得會把食物投到佛陀的缽。
 
跨越恆河兩岸,從佛陀的行履、足跡,我們可以更親近佛陀。
 

比較文化

 
在恆河岸邊可以看到很多火化的場面。看到火化,你持咒、念佛、觀無常,心平氣和地看待,畢竟色身終歸壞滅。火化是印度文化對死亡的處理。
 
在恆河觀恆河水,也可以發現文化的差別。
 
在《楞嚴經》佛陀與波斯匿王對話,談生命的壞滅。波斯匿王省悟「形貌不是頓朽」,是寒暑遷流,年年變化;月月變化;「兼又日遷」,剎那剎那、念念不住。
 
印度人怎麼看恆河呢?導遊說:「我們有恆河!恆河的水,是從喜瑪拉雅山融化的雪慢慢流下來的。」印度崇拜「濕婆神」,「濕婆神住在喜瑪拉雅山上,他的頭髮非常的長,恆河的水流過的地方就是濕婆神的髮絲。」
 
濕婆神的頭髮有多長?恆河有多長,濕婆神的頭髮就有多長。 
 
佛陀以恆河水說喻它是剎那遷移、無常的真理。色身終歸壞滅,但是超越時空來看,它不是斷滅。
 
在《楞嚴經》,佛陀又問波斯匿王說:「三歲時看恆河和十三歲時看恆河,乃至現在六十二歲看恆河,見聞覺知有『童耄』(老少)的差別嗎?」當然沒有差別。波斯匿王當下恍然大悟:「信知身後捨身趣生」的道理。生命不因死亡而斷滅。
 
印度人對恆河的崇拜,來自對濕婆神的崇拜;而佛陀是以恆河教導無常、非斷的真理。這是文化差異,文化差異是從比較而來。
 
恆河,在佛經有時譯作「殑伽河」,是它的梵音Gange,那是印度話。它從喜瑪拉雅山融雪以後,慢慢橫越印度的北方,兩岸的肥沃土壤養活了多少人!印度人對恆河的感恩、崇敬,也代代這樣的傳下去。
 
這裡有多少的生、老、病、死。死了以後要火化,印度人死後,想盡辦法要到恆河岸邊火化,相信可以升天。這與他們崇奉濕婆神─恆河是濕婆神的頭髮有關。
 
理解文化的意涵,你看印度人在恆河岸邊火化,是充滿神聖,可以升天的感動。
 
佛教在印度發生,從絲路傳到中國、台灣,我們可以聽得懂,薰沐在佛法裡面,真的是非常感激!
 
文化的傳播有很多故事。我們在這裡,是佛陀引領我們到這裡來。踏在印度恆河的土地上,開放身心,讓我們重新來讀這些故事;巡禮佛陀走過的地方,以及佛陀的聖弟子們走過的地方。
 
大約在公元前二世紀,阿姜塔和愛蘿拉洞窟開鑿,距離現在至少兩千三百年。可以保留到今天,最主要因為它是石頭洞窟。那是人類文明的聖蹟,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已將它列入文化保護的重要遺蹟。
 
看那洞窟,你會發現:這麼小而已?可以住幾個人?那不就叫他們原地轉身?
 
整個行程,此時此刻,從報到、各路各團到齊,旅程就開始了。既來之則安之,該吃、該睡,就安心的吃、睡。身體健康,一切以安全第一。希望大家多念佛、多用功。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