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因的學思
對西方尼僧重建的勉勵



 

從1996年到印度為西方尼僧講戒,悟因一直關心她們的修行,指導她們在現代的西方社會過持戒的生活。
 
於是她用香光在現代的台灣社會如何持戒的例子,作為她們的借鏡;不過,她主張最徹底的辦法是重建藏傳比丘尼僧團的傳承。這跟佛陀最初建立二部僧團,及目前佛法在全球發展的現況是吻合的。悟因說:
 
隨著漢傳、南傳佛教在世界各國推展,及藏傳佛教對歐美國家宣揚佛法的大步進展,佛教,作為一種世界性的宗教,無論藏傳、漢傳、南傳佛教的僧團成員,更應該讓佛法成為普世認同的文化價值,和人類心靈及倫理的重要標的之一。讓信仰純正,合於受戒條件的男性、女性,都有親身參與教團,實際踐行出家解脫道,成為教團比丘僧團、比丘尼僧團的機會。而不應自閉門戶,拒人才於千里之外。這是佛陀對世間的悲懷,更是今日所有佛弟子的責任。
 
悟因同情西方尼僧的處境,了解她們在持戒方面遭遇的一些困難,是她們的護法和導師。難怪她們多次以戒律的問題請教悟因,把她講義編成的書視為權威。悟因帶領香光尼僧團多年,已有比丘尼也能做宗教師的信念,她總是鼓勵她們一方面面對及克服女性在當前社會可能遭遇的問題,一方面建立積極入世弘法的決心:
 
佛說女眾有八十四態,這些業習是修行的障礙,當然要修改。有人講戒時便專講女眾的這些業習,例如好嫉妒,而我卻覺得嫉妒是眾生的煩惱,它是共通的問題,不是女眾獨有的。尤其當佛陀允許女眾可投入出家的行列時,我們更要釐清女宗教師出家的本意,及她們可做什麼貢獻。就個人來說,要建立生涯規劃,養成高潔的僧格,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就團體來說,要依僧事作法,建立清淨僧團,一步步去完成上求下化的理想。
 
悟因自己從小喜歡讀書,年輕時深深體會推廣佛法,必須加強僧眾的教育,及成人的佛教知識。所以,她開辦了尼眾佛學院和佛學研讀班。1985年又創辦《香光莊嚴》刊物,傳遞法音。接著在1995年,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出版發行《佛教圖書館館訊》。1996 年,又發行香光尼眾佛學院的院刊《青松萌芽》。這些都是讓佛法透過教育、出版,而落實在人間,使社會人士都有機會親近佛法。
 
在慶祝《香光莊嚴》創刊二十週年的特刊上,悟因問自己當年為什麼創辦這份刊物?她回答說:「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
 
當年,常聽到法師們的父母說:「出家修行是件好事,但常常一出家就嘸聲嘸影,⋯⋯是不是可以讓我們知道你們的所知、所行、所聞?是不是也引領著我們一起成長,一起走在人間?」這些聲音提醒了我—一群比丘尼,在僧團中認真地生活,⋯⋯如果將之如實紀錄下來,雖然生澀,但一步一腳印,平常中別有滋味,⋯⋯為什麼不與更多的人分享,讓更多的人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體會到佛法的利益。於是,才剛成立五年的香光尼眾佛學院全體師生,便開始積極地推動這份刊物的出現⋯⋯。
 
誠然,正如悟因勉勵西方尼僧,在當代的社會,比丘尼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文化、教育工作達到古德樹立下來的標準,而香光尼僧團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
 
所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仍然適用於今日,仍然可以作為今日佛教僧侶的箴言,關鍵在於:「作」些什麼?—教書?下田?弘法?寫作?辦雜誌?翻譯?領眾?—在不忘回應時代脈動的前提下,一切都以三寶為歸,以佛法為主,以發菩提心為主,不是為討生活。「有衣食處無道心,有道心處有衣食。」古法先賢如是說!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