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果經》業的六問:業報因果說什麼?
6佛法想解決什麼問題?《沙門果經》中提出什麼方法?



佛法教導止息苦的方法
 
佛陀的教法引導人們止息生命的「苦」—煩惱的苦及生死輪迴的苦。
集諦—苦的原因是什麼呢?「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大正藏》卷38,頁224)
 
愛與無明等煩惱是造成輪迴苦的根本原因。有了無明等「煩惱輪轉」,就有行等「業輪轉」,就會繼續造作,構成「果報輪轉」繼續再生,而再啟動煩惱輪轉。三種輪轉循環不已,使我們在三界六道中輪迴。
 
苦,可能終止嗎?是的。淨除煩惱,也就止息了煩惱及輪迴的苦迫。煩惱對於善惡業有發業(引發造業)、潤生(滋潤輪迴再生)的作用,一旦斷除煩惱,不但不再造業,原有的業也因缺乏煩惱助成,自然失去感報的機會,不能再招感生死了。
 
道諦—如何中止輪迴?《沙門果經》揭示了初期佛教的解脫道次第,指出十四種漸次增上的沙門果。這種漸修道又可歸納成三學的修持次第: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和增上慧學。透過三學的修持,我們將得以淨除煩惱,解脫輪迴之苦,得證滅諦。
 
《沙門果經》中停止輪迴的方法

首先,修學須以信、戒為基,作為引入定慧的方便。戒(梵ZIla,音譯尸羅)是善的習性。它是人類自覺應該做的,不論有沒有佛出世,不論有沒有受戒,都有「尸羅」(如《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卷四六又說:「十善道為舊戒。十善,有佛無佛常有。」)。《沙門果經》中的四清淨—身行清淨,語行清淨,意行清淨,命行清淨,(「命清淨」是中道的生活態度,如法的經濟生活,反對欲行與苦行。)正是戒(尸羅)學的根本。四清淨即是十善加上「正命」,與八正道的正業、正語、正命相通。
 

我們最粗顯的煩惱會由身、口行為顯現,這類煩惱可以用戒來斷除,每受持一種戒律就能對治相應的煩惱。《沙門果經》「小分戒」中,列舉了三類沒有制立學處(結戒)以前,比丘們奉行的「戒」:
 
◎遠離殺、盜、淫、妄、酒,這就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的「五戒」。
 
◎五戒加上遠離非時食、香華鬘嚴身、歌舞觀聽、高廣大床,就是「八關齋戒」。
 
◎再遠離受持金銀,就是沙彌「十戒」。
 
後來,佛制立「受具足戒」、「學處」、「波羅提木叉」,於是初期的八正道「戒」行,漸漸演化為現在的戒法。
 

其次,活躍在我們想法、情緒中的煩惱,可以用禪定來止伏。《沙門果經》教導我們藉由「守護諸根」,避免六入觸境所生的煩惱。再配合飲食知量、警寤、正念與正知,作為修定的調心前方便,讓心專注在修行的所緣。於是煩惱漸伏,遠離五蓋,獲得殊勝的喜樂,進入初禪,再進而修持二、三、四禪。「定」的訓練,讓心專注於修行的所緣境,於是煩惱便沒有現行的機會。我們也可以選擇特定的所緣,來對治特定的煩惱,如以慈悲觀對治瞋恨,以不淨觀對治貪欲等等。
 

最後,深深潛藏在心中,伺機而動的煩惱隨眠,則須透過觀智,才能澈底斷除。我們必須在「六處」培養正念、正知與觀智,截斷從「六處」接「觸」外境,產生「受」所生起的「愛」,及執「取」的連結,截斷生死之流。
 
「戒定慧」三學的實踐原理,即是「八正道」。以八正道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之基,才能產生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基於正定也才能產生出世間正見的觀智,現觀四諦,斷除部分的無明,進入初果。如《雜阿含經》卷三一所云,這時已斷的苦報多如大湖水,所餘的苦少如滴水:「正見具足世尊弟子,見真諦果,正無間等(即「現觀」)。彼於爾時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所斷諸苦(指「報」)甚多無量,如大湖水;所餘之苦,如毛端渧水。」(《大正藏》卷2,頁224) 其後,聖弟子繼續修持,於現世或未來世完全淨除無明。
 
佛陀在《沙門果經》裡,讚頌依正見修行的成果,為我們宣說了修行各階段所能帶來的當下可見的真實利益。佛法教導我們戒行清淨,不可造惡業,但對過去無量無邊的善不善業,是從來不用擔心的。我們所應用心的,是依循著《沙門果經》所揭示的修行次第,勤修戒、定、慧三學,熄滅貪、瞋、癡,解脫生死之苦,圓滿沙門之果啊!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