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要
心念覺知的基礎



心念覺知的修行起源於佛陀在巴利文經典中《念處經》(Satipatthana Sutta)的開示。《念處經》一直都是被認定為佛陀對心靈發展的說法中最重要的講授,因此,這部經在亞洲南傳佛教國家中受到高度尊崇。《念處經》中佛陀宣示如下:「諸比丘!此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體證涅槃的唯一道路,即是四念處。」


四念處是心念對生命四個領域的覺知: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及法念處,換言之,是一種生命的總體驗。


佛陀建議修行之人退隱到森林、樹下或一個幽靜獨居的地方,盤腿正身而坐。然後,將專注力放到呼吸上,「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不要試圖去控制呼吸,或用任何方式干涉剛升起的念頭。如果呼吸是長的,我們就覺知它是長的;如果是短的,那就覺知它是短的。


然而,對許多人而言,這看似簡單的修行卻變得十分棘手!有人發現不論自己如何想要專注與覺知,心靈總是反抗這樣的指令,四散奔逃,沈溺於各種心念、回憶與幻想。我們也因而被迫面對這個冷酷的事實:我們只是名義上掌管自己心靈,個人的一貫性和持續性是自我安慰的假象。當假象被撕裂時,顯露出的,只是受無覺知海灣所分隔出的片段覺知的島嶼。同樣地,適當調整而一致的人格是架上擺放的廉價小說,那是混亂的心理受到技巧性的編輯和審核後的版本。


覺知修行的第一步是徹底的自我接納。然而,自我接納不會在道德空白上運作,並非來自人們情緒狀態的道德評估。心念覺知的鍛鍊是佛教正道的一部分,具有佛教的價值與目標。而情緒狀態只是根據苦痛的增加或減少來評估,如,生起憎恨或忌妒的心念,這是被評斷為具有破壞性的,修行者只是單純地明白到「這是有破壞性的」,不會透過強烈的思想、言語、行動來表達,也不因為與心靈生活不相稱而壓抑或否認。以情感的本質——短暫的情緒狀態——來看待情感,人們透過覺知以其本質來觀察它們:生起、停留片刻、然後消失。


佛陀形容他的教義為「逆流而行」。心念覺知有如亮光穩定的明燈,顯現出我們在過去的因緣與習氣的湍流中,顛簸前進的狀況。當我們決定要停下來看看怎麼回事的時刻,就像游泳時突然改變路線,轉而向上逆游而非向下順游,會發現自己被想像不到的強力水流衝撞。事實上,在逆流而上的這一刻之前,我們一直是被水流所掌握的。


心念覺知的修練是通往內在心靈自由的第一步。訓練自己專注呼吸,可以讓自己逐漸變成更平靜和專注的人。這樣的平靜本身不是一種結束,而是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人們可以更清楚地觀察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它產生了深度的心念去了解因緣的起源:亦即妄想和欲求如何成為人類苦難的根源。這樣的禪定和了解是體驗性的,而非知識性的;是治療性的而非教理性的;是讓人解脫的而非僅是說服人們的。因此,心念覺知的目的在理解如何從愚痴和欲求中解脫,也就是巴利文的毗婆舍那觀,也稱為「內觀」。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簡.史密斯(Jean Smith)編輯的《心輪》(Radiant  Mind ──Essential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exts)。本書由Riverhead Books出版社出版。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