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供養最殊勝1



有一天,國王站在樓上往街上看時,看到數千比丘正前往給孤獨長者、小給孤獨長者、毘舍佉(Visākhā)、蘇帕瓦薩2 (Suppavāsā)家,他們是固定接受供養的比丘。
 
於是問:「聖尊們,你們去哪裡?」
 
「大王,每天都會有兩千位比丘去給孤獨長者家,五百比丘去小給孤獨長者家[ 接受] 恆常食、行籌食、病者食等等,毘舍佉、蘇巴瓦薩家也一樣。」
 
【國王請供養】
於是, [ 國王] 自己也想要招待比丘僧團,於是就去寺院邀請了導師連同千名比丘,親手供養了七天。
 
在第七天,向導師禮敬過後,說:「尊者, [ 今後] 恆常和五百比丘在我這裡,接受我供養吧。」
 
「大王,諸佛不在一個地方恆常獲取供養,許多人期盼佛陀去[ 他們那兒] 。」
 
「那就派一位比丘恆常[ 來] 吧!」
 
於是,佛陀將這個任務交給阿難長老。
 
【國王懈怠供養】
國王在比丘僧團到來時,拿了缽後並沒有交代[ 其他人] 「[ 誰] 拿食物去招待這些[ 比丘們] 吧。」而是親自供養了七天。
 
第八天開始,國王心煩意亂,怠惰而沒有服務。也沒有敕令安排比丘在王宮的座位。於是,比丘們沒有得到[ 誰來] 安排他們坐下,並接受食物。於是[ 想著]:「我們不能留在這裡了。」因此,許多比丘離開了。
 
國王在接下來的一天,又怠惰[ 沒有招待] 。因此,這一天也有很多比丘離開。
 
第三天,還是怠惰。在那一天,除了阿難尊者一人,其他比丘都離開了。
 
具德者們是理性行事的,他們守護信施的信心。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是如來的兩位上首弟子;差摩比丘尼(Khemā)和蓮花色比丘尼(Uppalavaṇṇā)是兩位女上首弟子;優婆塞中質多羅居士(Citta)和住在阿臘維(Āḷavī)的呵多居士(Hatthaka)是兩位上首優婆塞;優婆夷中有威魯堪達奇雅難陀母女居士(Veḷukaṇṭhakī nandamātā)、久壽多羅女居士(Khujjuttarā)是兩位上首優婆夷。以這八人為首,已達[ 聖弟子] 之位的所有弟子,已發願,都是部分圓滿了十波羅蜜的大功德者。
 
阿難尊者也圓滿了十萬劫的波羅蜜,是已發願的大功德者,理性站著守護檀越的信心。他們只給他一個人提供座位,再用食物供養他。
 
此時,國王在比丘們到來的時間前來,看到主食、副食,都放在那裡沒動,就問:
 
「聖尊們怎麼沒有來?」
 
當聽到「只有阿難長老一個人來,大王。」
 
「他們浪費了我這麼多食物。」他對比丘們生起了憤怒。
 
於是,來到導師面前說:「尊者,我準備了五百比丘的食物,只有阿難長老一個人來。準備好的食物都原封不動。五百比丘,都不想來我家,這是為什麼?」
 
【合適與不合適的供養】
導師沒有說比丘們的過失,而是回答:「大王,我的弟子們對你沒有信心,因此不去。」
 
之後,為了開示不親近和親近信施之事, [ 佛陀] 招呼比丘們,說了這部經:
 
「諸比丘,具足九分之家,未前往者不宜前往;前往後不宜近坐。哪九分?他們起迎不合意;禮敬不合意;請坐不合意;他們隱藏已有的,即使很多也只給一點點;有殊妙的,也只給粗鄙的;他們施予不恭敬而非恭敬;不為聽法而近坐;他們不欲聽聞所說。諸比丘,具足這九分之家,未前往者不宜前往;前往後不宜近坐。
 
諸比丘,具足九分之家,未前往者宜前往;前往後,宜近坐。哪九分?他們起迎合意;禮敬合意;請坐合意;他們不隱藏已有的,有很多,他們就給很多;有殊妙的,就給殊妙的;他們恭敬施予而非不恭敬;為聽法而近坐;他們欲聽聞所說。諸比丘,具足這九分之家,未前往者宜前往;前往後,宜近坐。」(《增支部》第9集第17經)
 
「如此,大王,我的弟子們對你沒有信心,就不會去。古代的智者在不值得信賴的地方,即使被恭敬服侍,哪怕將死般的感受生起,也要去值得信賴的地方。」
 

1. 本篇摘譯自毘琉璃王的故事(Viṭaṭūbhavatthu)。
2. 佛陀八十大弟子中勝妙布施第一的在家女弟子。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