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心印—悟因法師說禪(二):弘揚曹溪頓旨的神會禪師
著〈顯宗記〉,盛行於世



神會一直住在曹溪,到惠能大師圓寂後二十年,他仍然住在那裡!那時「曹溪頓旨沉廢於荊、吳、嵩嶽,漸門盛行於秦、洛」。這句話是說曹溪頓悟的宗旨沉寂且荒廢,僅限傳播於「荊」(今兩湖地區)、「吳」(今蘇南一帶)與嵩山附近;而漸悟的法門卻盛行於唐代兩京所在的「秦」(今關中地區)、「洛」(今洛陽一帶)地區。
 
「曹溪頓旨」是指惠能大師「頓教」的禪法,此種禪法直指人心,不依次第,是頓修頓悟之教。當時這種頓教的禪法只流行於兩湖、嵩山一帶,範圍相當局限。法門的傳播需要有人弘揚,於是神會就去到京城,於天寶四年(745年)才確定了南、北兩宗的地位(南派惠能的頓宗與北派神秀的漸宗),開始大弘曹溪的法門。同時,他也建議朝廷要推展惠能大師的禪法,並撰寫了〈顯宗記〉一文,盛行於世。
 
神會如何推展頓教的法門呢?一方面他著作〈顯宗記〉來傳揚惠能大師的禪法,另外他有功於朝廷,而獲得朝廷的支持。當時唐玄宗在位,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了「安史之亂」,神會大師將法事所得到的供養全都轉作為軍費,資助郭子儀平定亂事,而贏得皇室的好感,轉而支持南宗。由於神會不斷地弘揚,惠能大師的禪法才在關中與洛陽一帶傳播開來。
 
惠能大師生前,頓教禪法並未那麼地興盛,反而是神會的努力才開啟頓教禪法大盛的契機。所以,神會大師的功德,一是定下「南頓、北漸」禪法的區別,第二個是護法衛教。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