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因法師講《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下)
‹ 12 › 生命不曾駐足昨日



寒山禪師有一首詩:「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自身病始可,又為子孫愁。下視禾根土,上看桑樹頭。秤錘落東海,到底始知休。」
 
這首詩說人生縱使活到一百歲,還是常懷憂慮,自己剛病癒,又開始擔心兒女還未嫁娶、掛心孫子書讀得好不好。看著田裡面的秧苗成長,可以收割了,結果來了一陣風雨,有時候就沒辦法收成,事情未可逆料。最後兩句「秤錘落東海,到底始知休」才真有趣!秤錘如果掉到海裡,嗚呼哀哉!最後通通知道了。
 
人生如苦海萬重波,生命的考驗這麼多,每個時段都有個別的煩惱,但考驗裡也充滿「轉」的可能。
 

成佛種子 始終在你心底

「佛種從緣起」是佛教很重要的解脫觀,天下之事未必盡如人意,你今天遇到什麼緣,又是用什麼知見、用什麼眼光來解讀呢?
 
現在的身心狀況,是集合了之前所有的善根,此時,你歡喜接納,把這份歡喜深深種在你的心田,做為你的種子。聽佛法就像下了一顆種子,你聽懂以後,然後再思惟,再培養,再增長,由生轉熟,即便有時還會搖擺不定,慢慢地,身心的沉穩跟知見都會成長。
 
佛種從遙遠的過去而來,可能我們曾經聽佛陀說法,只是後來流浪生死;或者因緣不濟;或者是這一輩子才來學佛。無論如何,成佛的種子,始終在你心底,縱使遭遇各種考驗,自己是清楚的。甚至到臨終,再去投胎,佛種還是在心田裡越種越深,你自然就會有那種因緣,會薰習種子進來。
 

生命不會倒退 也不會駐足昨日

寒山禪師提到「又為子孫愁」,很多做父母親的,看到孩子學習狀況差,會生氣跟他說「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是不是?或許他對某些事情沒有開竅,你不妨試著轉個彎,用智慧和方便教導看看,孩子本身還是有開發的可能。
 
有一首詩,是我非常喜歡的詩人紀伯倫(Khalil Gibran)寫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對自己的渴望,他們經你所生,卻不是從你所出,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的房子裡面可以住著他們的身體,卻住不了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你無法拜訪,即使是在夢中,你可以努力去像他們,但不要想使他們像你,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昨日。」
 
孩子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因為他們要奔向他們自己的前程,他們會逐漸發展自己的思想。有時候,你向孩子說了自己看法,孩子會自己再轉折,甚至還會給這些話打分數。
 
這時候,你不要佔有他,轉變心念,重新看待你的孩子,我們沒辦法取代孩子的思想、感受,我們連自己都很難掌控了,更何況要掌控孩子?你轉一個念頭,轉一個位置,轉一個身和心之間的空間出來。當你能夠轉的時候,也就給了孩子空間,也同時可以看清楚黏著在你身上那纏附的東西。
 
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昨日,人生最後,你一定會問自己:「我到底要抓什麼?」如果覺得沒有任何處境是舒服的,那是誰的問題呢?都不是誰的問題。成長的路上,最要緊的不是你追逐到什麼,是你在每個過程的當下能歡喜它。
 
生命在過程中,在當下,在歡喜你自己的選擇,而你所擁有的現在,就是最好的狀況。
 
 
【參考書目】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1975-1989。
*《嘉興大藏經》,台北:新文豐,1987。
*《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
*吳重德編製 1990 《佛的故事》,台南:和裕出版社。
*釋悟因 1992 《點石集》,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 1995 《生活中的緣起》,嘉義:香光書鄉。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