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因法師說禪(四):  祖師西來意/馬祖道一禪師
1心外無別佛, 佛外無別心



牛行虎視,引舌過鼻
六祖惠能大師法脈「一花開五葉」,「五葉」其中之一就是由南嶽懷讓禪師所傳,而傳承懷讓禪師禪法的是獲得其「心」的馬祖道一禪師。
 
馬祖道一禪師(709-788)是漢州(今屬四川)什邡人,俗姓「馬」,被稱為「馬祖」,是六祖惠能大師之後,唯一被稱為「祖」的禪師。
 
他為何會被稱為「馬祖」呢?因為他創立的洪州宗,弘開法筵,法脈廣衍,於宋代更開衍出臨濟宗、溈仰宗二宗,禪宗大盛於天下,後世禪門便有「臨濟兒孫滿天下」之說。而其所創的叢林制度,更是使分居於各處的禪門僧人能聚集共住,安心辦道,影響後世禪宗乃至漢傳佛教甚鉅。因為道一禪師俗姓「馬」,所以尊稱他為「馬祖」。
 
馬祖的相貌非常奇特,根據《景德傳燈錄》裡的記載,提到他的相貌時說:「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就是形容他走起路來好像牛一般又壯又穩;看人時虎視眈眈,眼睛會懾人;伸出舌頭能碰到鼻尖。傳說佛陀的舌頭伸出來也可以碰到鼻尖,這是生生世世不說謊話、不造口業,才能有這樣的舌相。除此之外,他的腳底下有兩個如車輪的特殊腳紋,稱為「輪相印」。
 
馬祖幼年時即依四川資州的一位唐和尚(即處寂禪師〔665-736〕)出家。而後在渝州(今重慶)圓律師處受具足戒。唐玄宗開元年間,他就在南嶽衡山的傳法院修習禪定,遇到懷讓禪師指點他而成為入室弟子,最後得到懷讓禪師密受的心印。
 
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馬祖所弘揚的仍然是六祖惠能大師的禪法,但是他接引的方式更加寬闊,讓大眾能很快地接受禪法。他上承南嶽懷讓禪師,下傳百丈懷海禪師,是使禪法更加普及於中國的一位關鍵性人物。
 
馬祖有天對大眾開示:「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各位,要自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這是馬祖在勸誡大眾,要各自堅信自己的心即是佛心,雖然成佛在此時此刻看似很遙遠,但事實上,成佛的心就是我們現前的這顆心,不必在身外再另找一個東西。要認清這個真相,自己「直下承當」。
 
馬祖對大眾說:
 
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躬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
又引《楞伽經》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
 
他說:達摩祖師從南天竺來,他親自來到中國,傳布最上乘一心之佛法,就是要讓你們開悟。達摩祖師又引用《楞伽經》經文,來印證眾生的本心,這是擔心你們心生顛倒之見,而無法自信於佛法。
 
「一心之法」是直指人心的最上乘之法。「人心」在哪裡?不是在身外另外尋找的,也不在過去世、未來世,就是當下的心,所以稱為「一心之法」。
 
「令汝等開悟」,達摩祖師來中國傳法就是要讓聞者開悟。「開悟」就是指直下承當。
 
一切法都在你的心,你會感覺到很苦的,是這顆心;感覺到快樂的,也是這顆心。能夠讓你解脫的鑰匙在哪裡?完全就在自己當下的心。所以,達摩祖師所提出這一心之法即是最上乘法門,要令大家開悟。達摩祖師引用《楞伽經》的經文來印證眾生的本心,就是擔心我們生起顛倒邪見,對正法無法產生信心,而不見本心。
 
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馬祖接著說:
 
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
門。」
 
他說:這最上乘的一心之法,每個人都具足。所以,《楞伽經》中說:「佛所說的皆以心為宗旨,以無門為法門。」又說:「那些求法者應當無有所求。」
 
「此心之法,各各有之」,這個直指人心的心法,大家本來具足,所缺乏的就是「直下承當」的覺悟與勇氣。
 
馬祖從《楞伽經》裡,舉出佛陀「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的教導,來說明所有一切的萬法就是以「心」為宗旨,以「無門」為法門。
 
「門」是可以打開、關閉的通道,可以通達裡外、上下、前後、左右。佛教喜歡以「門」作為象徵,例如「普門示現」,就是在說觀音菩薩能通達而無礙,「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而在此卻說「無門」,如果沒有「門」,又如何通達呢?要如何修持呢?
 
有時我們透過文字、圖像認識某個地方,但是如果你能親身來到當地,就是打開了這個「門」,親自看見、聽聞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門」可以有很多種類,例如感官的「門」、知識的「門」、經驗的「門」等等,通過這些「門」,你可以體驗這身心世界。
 
如果有人告訴你,手碰到火會有灼痛感。在未碰到火之前,你毫無感覺。但如果你直接碰一下,就真正知道那種灼痛感是什麼感覺。這個就是你透過感官的「門」而知道灼痛感,這是痛!
 
經中說「無門」是指什麼呢?就是佛心。「門」是具相的、特定的,已經被框定的心。反之,「無門」就是無相的佛心,就是說要以佛心為法門。
 
馬祖喜好禪坐,「坐」只是禪修方法之一,但是「禪」絕對不只是「坐」!「禪」所要開發的那一片天地,所要探究的心靈境界或內心的風光,不只有「坐」才能達到,日常的行、住、坐、臥等,無不是禪修!
 
「無門」說明什麼?它不是只有框定在某個特定的東西,或只有某個角度、某個形相。所以,馬祖從「坐禪」、「作佛」走向「無門」,從執相走向離相,看到真正的心地風光。心地無窮無盡地開展,這就稱為「無門為法門」,馬祖是真正地體驗了這個法門。
 
一般說「開悟」,「悟」的是什麼?就是揭開了它裡面的奧秘,完全沒有遮掩。「discovery」(探索)也是這個意思,打開秘密,看到裡面的真相。我們因為不知道才會稱為「密」,了知以後,當你看到那個本地風光,就會明白不論用任何言語來闡述都是掛一漏萬的。
 
「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是《楞伽經》所說,也是馬祖自己的體悟,他以自己的體悟印證了經典。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馬祖接著為大眾開示:
 
[《楞伽經》]又云:「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楞伽經》提到:「求法者應當別無所求。」因為除了心以外,沒有別的佛存在;除了佛以外,也沒有別的心存在。
 
「夫求法者,應無所求」,「應無所求」是《金剛經》的語言,《金剛經》被列在「般若」系統,《楞伽經》則被列在「唯識」系統。剛開始研讀時,可能會發現這是兩種不同的系統,一在說「空」,一在說「有」,但這是門外漢的說詞,就佛法的究竟義而言,都是萬法歸一的。
 
想要求法的人,不可心想:「我只要求這個,不要那個。」我們一般求的是什麼?世間人求名位、財富、多子多孫、健康……,出家人求更上位的究竟法門。但馬祖教我們要先學著放下,「應無所求」。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心」就是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心。這裡是用「佛」來代表所有教法的核心,「法」的源頭在哪裡?一定在「心」。所有的源頭都在「心」。那「佛」之外還有另一個「心」嗎?沒有。我們修習佛法,永遠都要回到心的當下。
 
佛在世時,有人問他:「你是天人嗎?」
 
佛說:「不是。」
 
又問:「你是從天上來的嗎?」
 
佛說:「不是。」
 
又問:「你穿著袈裟,你是什麼呢?」
 
釋迦牟尼佛回答:「我只是覺悟。」佛陀不回答身穿袈裟的外相問題,強調的是心的「覺悟」。
 
什麼是「覺悟」?就這一份「心」,就在你現在的身心裡,你可以看到心的自性,這就是佛心,就是「覺悟」。「佛」是「證悟」的源頭、「法」的源頭,你能掌握的話,就可從這裡直接進去,佛法的核心點就在「覺悟」。
 
可是我們常常又會問:「佛陀不也和我們一樣是人嗎?為什麼我們不是佛?」
 
佛陀是人,他是覺悟的人,而我們是未覺悟的眾生,其差別就是心是否有覺悟。從「人」修學成「佛」,成佛還是從現前的心來完成的。佛法修學的核心,就是「自心」。「各信自心是佛」,從這裡修學起。佛教的核心是「覺悟」,從「知」而「信」,堅信自心是佛,就是覺悟。
 
你覺得很痛苦,你準備怎麼辦?你說痛苦都是別人害我的,但是受苦的是自己,煩惱困擾的也是自己,用什麼方法可以超脫呢?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這是馬祖對大家的開示。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