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的人間性—2 佛語具三相
戒律的四個項度



戒律有四個項度—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一條條的戒文即是「戒法」。但是,戒法不是用來讀給佛陀聽而已,而是要落實成為自己的行為,你依之如法而修即是「戒行」,這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調整,你就能成為別人的眼目。
 
所謂的「戒相」,是你受持戒法後,所呈現出來的外相,這是法幢相。出家就有出家的相,在家就有在家的相,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所顯露出來的所有一切,他人還是馬上能感受得到。
 
「戒體」的「體」即是從心發出,我持了這一條戒,內在會有領納與內心的感受。就如讀書,讀了書後有領納,得到這樣的養分,這是內心的。儘管此時外在的行為還有一些不圓滿,但不是一直在進步中嗎?我們持續地努力修學,同時也能向他人傳遞佛教僧寶的認真與踏實。
 
戒律是修學的基礎,但不要只停留在基礎,還要再進步,就要修習禪定與智慧。如此你才會發現,這只是說法上分三個項度,當你充實定、慧的內容後,對戒律會再有不同的領悟。所以,戒律是事行,要落實在生活中,在事行中用功,定與慧也會自然地出現的。《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要渡佛法大海,只有智慧。智慧從哪裡來?還是從戒、定、慧的次第而來。
 
「僧」要安住,身安而後道隆,一定要從戒律開始,要安住在僧團,一定從戒律開始。在修習戒律中,你也可以得到定與慧。同時,你對世間的關心與慈悲,以及做為僧人的使命,都在其中完成,修行是身心整體的訓練,是不能切割成一塊一塊的,心裡只想要這個而不要那個,佛教修行絕不是如此。
 
講戒律,是對自己修學的關心,也是對佛法的永續關心,更是在淨化社會、服務社會,修行便常在這樣的服務與關心中完成。不僅是出家人如此,所有人立身行事於世間,還是要依循戒律—道德、倫理,這是做人的基礎,一個有修有為的正人君子,在社會上還是會被尊重的。佛陀以法攝僧、以法攝眾,佛法弘傳不是只從實相來攝受,更是要落實於戒律,有道德、有倫理,能被社會接受、認同、護持,佛法才能久住世間。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