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的人間性—1 佛教實體平台的建立
建立有主體的實體,與社會互動



就佛教而言,這兩個面向的存在到底意味著什麼?佛陀成道後,他看到眾生的爭執,就是所謂的「諍」—諍論,這是根深柢固的習氣;他也看到除了「諍」以外,人還有更多的光明面。因此,佛陀成道後並未進入涅槃,而是走向人間。他踽踽獨行,赤腳行路來到鹿野苑,為過去跟隨他一起修行的五位修行人說四聖諦—苦諦、集諦、道諦、滅諦,這就是佛教著名的「初轉法輪」。於是三寶—成道的釋迦牟尼佛是「佛寶」;他說的四聖諦、八正道等教法,是「法寶」;這些跟隨者即是「僧寶」—在世間成立了。
 
這些跟隨佛陀修行的比丘們,他們瞭解佛陀的教導,也跟隨佛陀修道。在比丘們修學一段時間後,佛陀要求他們「汝等人間遊行,勿二人共行」(1),就是告誡比丘證道以後要向人間弘法,每個比丘都要走往不同的方向,不可兩人共行,以接觸人們,弘揚佛法。比丘們從菩提伽耶走到鹿野苑,從鹿野苑走到恆河兩岸,將佛法傳播到全印度、斯里蘭卡,乃至向北傳到了中國、西藏、韓、日、越南,如今,佛教也在歐美世界發展了。
 
佛教的發起是在印度,然後走向世界各地。在走向世界的同時,一定會與當地社會的文化、生活習慣、政府、經濟模式等互動,而且從未停止過。佛教所面對的對象就如同佛陀一生說法的對象,不只是出家弟子,也有國王、大臣、販夫走卒,甚至殺人犯、淫女,以及信仰其他宗教的外道等芸芸眾生,這些都是應該要關注的。
 
佛陀本懷所引導的就是一乘道,所緣的對象是法界的一切眾生,「法界眾生」指的不是某一群特定的人,而是普世的一切眾生。信仰佛陀的弟子們分為出家、在家兩眾,但是面對世間時,則是分為信佛與不信佛兩種人。因此,佛教屹立在世間,除了接受相信佛教的人,令其修己安人;也要面對不認識、不認同佛教的社會大眾。他們對佛教的挑戰,是佛教無法逃避的。因此,要內修外弘—對內,我們修己安人;對外,要讓社會大眾瞭解而認同於佛教。被社會認同,佛教才能在世間立足,而不會被世間所淹沒。
 
所以,佛教不限於某一地域,隨著傳播所到之處,還要將佛教裡修學的這一套轉變為「有主體的實體」。佛教透過這個有主體的實體 ,不僅接受世間的護持,也創造了與社會互動的平台。當一座寺院的住持宣講佛法時,我們相信他所說的話,這個信任不只是來自於對他個人,還有由於他是這個實體團體中的一員,他代表這個平台來進行弘法工作。
 
有人會問:「宣講佛法,修習戒、定、慧,是佛教內部的傳道,為什麼需要讓社會來理解呢?」這是不同層次的問題,戒、定、慧三學是正法久住世間的一個綱領,「正法」是指正確的生活態度、正確的生活理解,透過暸解戒、定、慧,每個人都過著正確合理的生活,社會安和樂利,這才是「正法久住世間」。佛教並不是鼓勵人修行之後,要背離世間,而是要在自他互動中,促進世間社會大眾都能修己安人。
 
所以,不僅要弘法,同時也要修己,修己的目的更是要宣揚佛法。有的出家人會說:「我就是怕麻煩啦!我靜靜地住廟就好了。最好是關起山門,不受干擾,反正吃穿不愁,經濟不愁,我就是要安靜一點,不要別人來吵我。」佛陀的本懷應該不是如此吧!佛教教團是一個組織,是嚴謹且如法的組織,僧眾怕干擾,只想自修,這就背離了佛教建立這種組織與平台的原意。
 
做為一個僧眾,加入佛教僧團後,你就不只是你個人,而是代表了佛教,你身心充滿了佛法,住佛法、持佛法,呈顯於外時,這就是「住持佛法」。僧人的生活方式、修學,都是從佛教教團中實踐展現。當然,不是初出家就懂得一切,還要再學習。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