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序
彌陀一念,念念不離心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人生各個階段有陷阱、障礙,而無常的到來,死亡是障礙的極致,更是人生最難面對的問題。痛念「老死」之將至,痛念「晝夜」之輪替催人老病死,於是古德常念:「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以自警惕。再自問:「我們解脫輪迴、了生脫死了嗎?大事已辦了嗎?所作皆辦了嗎?」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既然如是,我們發願共成道侶,修習一句「阿彌陀佛」,將彌陀法門,輕輕提起。
 
念佛的心是「如子憶母,如母憶子」,譬如母子連心,與佛相應、感應道交。身心中一句阿彌陀佛,歡歡喜喜的念,懇懇切切的念,慈慈悲悲的念,乃至虛虛幻幻的念,都可以感應道交。一句「阿彌陀佛」,攝持修戒、修止、修慧法門,這是信心、願心、行持的體驗,念佛就是回到當下一念,惟此一念!彌陀一念,念念不離心,是對阿彌陀佛的信賴、信任與託付。一句彌陀,念念之中有信念,也有願行。
 
怎麼念?「覺知」的修練,是修行的核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佛在當下一念,不追憶過去,不攀緣未來,只在當下一心。前念與後念間只有咒語純熟一片,專念一心。這是修止—止於一處。這叫做用功,一剷一鋤盡是阿彌陀佛。念念都在信願行的阿彌陀佛心中。
 
憶佛念佛,念佛學佛,自己就像佛陀一樣充滿智慧,身心安住。念佛,就是在畫自己心中的佛。你心中有佛,受委屈的時候、高興的時候都有佛在心中,如實安穩地在心中,永遠的安住。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