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佛法的踐行

鑑於佛法之浩瀚,行者修學常苦於入門,本文談佛法的踐行,旨在提示踐行的綱領,使初學即能一窺全貌,略知梗概,不致矇眼摸象以偏概全,或以少為足,故步自封。本文僅提示實修大要,欲了解踐行的詳細內容及修法,可參閱本刊第77期~第79期「現觀智慧」專輯。



佛法的踐行,以緣起論為佛法核心義理。在完成的過程,一方面是自我實現的自利;一方面是對世間的悲憫利他。自他兩利,因緣果不虛。
 

尋找踐行的動力:苦的體悟

 
佛 陀所揭示的生命實相,存在的本質就是苦的。生命一旦存有,就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有生必有死。在生與死之間,或許有人掉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逃避心態, 或盡情享樂可以不苦,但酒精、激情退去之後,仍然回到現實。死的必然到來,將人侷限在有限的時間裡,而感受到不可逃離的逼迫。有什麼樣的逼迫?總共有八 種: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等,都是不可逃避的苦受。
 
苦 的觀察是向生命學習的第一課。觀察苦的逼迫感,即觀察眾生存在的不圓滿。它與悲觀、樂觀不相關,也不是說談論生死無常、無常故苦的道理,就表示心理不健 全。每個人或有不同的價值觀,並且為了達到目標而努力不輟。但避苦趨樂是內心深處共同的功課。因此,佛陀所有的理論或修行,都是立足於解除眾生的苦厄或痛 苦。它既不是在哲學上的談玄說妙,也不是說些靈異界的靈應,更不是恫嚇人的怪誕奇異。它有修行的步驟次第,是依聞思修,依戒生定、因定發慧的歷程。猶如逆 水而上或撥雲見月,都是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親自體證,是不假他手的體證。
 
生 命是「苦」,真實不虛,這是佛陀成道所宣說的真理—四聖諦的其中一個真理,「苦諦」。苦的體悟,體認到「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是入道之門,是踐 行佛法的動力來源。從四聖諦來說,它是修學發心的起點,也是發菩提心的開始,更是觸發追尋「生命是怎麼一回事」的起始點。
 

踐行的起點:從有情談起

 
眾生的痛苦從哪裡產生?有「生」就有死。生存狀態的本質有各種逼迫,生存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從這樣一路探究下來,我們必須回到生命的自體,徹底地弄清楚它到底是什麼,它又是如何產生眾苦。
 
 「眾生」,眾緣和合而生,包含動物、植物等有機的存在。而佛教的重點是以「有情」來說六道眾生,它包括人界、天界、動物界、地獄界、餓鬼界、阿修羅界。各界有情的生靈,有感覺、感情、能思考,故稱「有情」,又名「眾生」,就是集眾多因緣而成的生命體!
 
人 是「有情」之一。單就人來說,我們可以感覺到,人有很熾盛的情感,也有很多的情欲,有親情、友情、愛情、性欲、物欲、求知欲、自我實現等等的需求。不容否 認地,眾生也具有理性思考的成分,知、情、意在生命體中都蘊含著。這就是「有情」。一般認為知、情、意的需求,必須被滿足或相對滿足,或不斷地提昇需求的 層次。如果忽略、缺乏或不正視它,或刻意掩蔽、壓抑,往往會出問題。當然掩蔽、壓抑可能會出問題,但佛法並不從滿足的立場來處理,因為滿足或匱乏的感覺, 又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而且最無常的是自己心念的生滅無常。別說「欲壑難填」,光是「人生常恨水常東」,因緣不具足的求不得苦,是排在第一項了。因此, 佛說解決生命是苦的根本下手處,是觀生死、觀無常。
 
有很多的人遇到困厄,便會去問鬼神、問卜、觀落陰、問前生後世。卻不從自身的問題去解決,轉而問不相干的他物,這就離題更遠了。
 
對所有生存狀態的問題的解決,佛陀教導應從我們自身去觀察、探究。
 

有情的觀察:修止與修觀

 
佛 說有情是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和合。色是生理的根身;受、想、行、識是精神方面的,具感受、思考、意志、心識等功能,總的來說,即身和心的活動配合 得天衣無縫。佛陀教導行者思惟觀察各蘊存在的真實狀況,觀察它們的生起以及消失,它們在剎那剎那間生滅生滅,有條不紊,各有它們一聚聚的生滅聚合,這修法 叫「蘊觀」。對一己生命的徹底覺照,看到它們以生、滅、生、滅的方式存在,不是落入空無或虛無,而是對所執著的「我」的放捨,這才是從聞、思而修,走向正 道、走向苦的解脫。以蘊和緣為修行的對象,它們不是幻想出來的,而是自身的身心世界,不假手他人他物的。
 
近年來,台灣興起一股「身心靈整合」運動,似乎呼應印度思想,重視情感、心靈與身的統整—瑜伽。瑜伽,在巴利語是YOGA, 它的原意是牛的牛軛被放下來,引申為「得到歇息」的意思。當身心靈得到統整,身心的勞頓或壓抑得以鬆懈,精神容易集中,也使人格趨於統整、思考正向。身心 靈的整合,使得奔逸於聲色犬馬的身心收束、回歸,似乎讓人們找到了生命的出口。然而就佛法來說,身心收攝、放鬆、統整是建立一個好用的工具而已,只有在善 的、正確的動機引導下,才能導致善的、正確的離苦得樂的結果。因此佛法常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善的離苦得樂的動機才能導致相應的善果。否則,剛好相 反!
 
修禪定,是使身心趨於平穩平靜的方法。有四禪八定的階次。在禪定的狀態,心識就像一面平靜的湖面,看它水面的倒影非常地清楚。因此修觀之前,禪定的修煉是必要的。修定為了修觀,並不在修神通、知天文地理、當超人、說神來鬼來等靈異。
 

正見的建立:正觀緣起

 
在佛法的修學,無論是修止、修觀或任何法門,都要先建立正確的知見,正確的見解,是踐行的前導。而正觀緣起是正見必修的課程。
 
什麼是緣起
 
「緣 起」是佛陀教義的核心思想。既是理論,也是實踐的根據。一首「因緣偈」簡明地揭示了緣起的法:「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世間 所有的存在或萬象,都從眾緣和合而生,這些存在或萬象,也因著眾緣的散盡而消失,這就是佛陀所揭示的,世間的生起與還滅的道理。有此故彼,有主因、助緣, 有相互為因、相互為緣的因緣聚合起滅。
 
緣起,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在時間流裡,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每一個現在的剎那,也接著過去和未來的剎那。生命流就是如此。當下的心念,當下的因緣,成就了不同的身口意行為、作為和制度……,這一切都不是憑空而來。
 
凡事都有因有果,而因果之間還有緣的介入。深信因果,時時留意當下,看看自己的心念,造作了什麼因緣。縱使現在可以聽聞佛法、思惟法義,是自他積聚很多的因緣善果,才有這樣的可能。而這也是無常法。唯有珍惜增上,堅定持久因緣,使其從種子到成熟到解脫,如此才不虛度因緣!
 

為什麼要了解緣起

 
有 人曾經問:為什麼一定要了解緣起?了解緣起以後,才能夠脫離不正知見,不產生歪曲的行為,才不會在無明、愛取當中,產生很多的幻相幻行。俗語說:「失之毫 釐,差之千里。」此關鍵在知見,如人由眼目的觀察,可以檢測是否背離正途。不正知見,就是不正確的理解因果關係及其理則,我來舉個佛經的例子:
 
竹竿上的女孩—喻:六根五蘊的統合才能維持身心平衡
 
這是佛經裡面佛陀所舉的一個故事。有一位專門在街上雜耍的先生,他把竹竿放在頭頂上,頂上則站著一個女孩。女孩從竹竿爬上去,站在竹竿的最頂端。他扛著竹竿在廣場上走,在街邊表演。這是他的表演生活。那個小女孩就跟他走上走下,變換各種表演的動作。
 
有 一次,他跟這個女孩說:「每一次在表演的時候,你的眼睛要對著我的眼睛,我們眼睛能夠相接,賣點會更好,而且會更加地安定。」結果那個女孩怎麼說呢?她 說:「我在上面,眼睛如何跟你相接?何況,只用眼睛怎麼能作為我整個身心的平衡點呢?我必須先照顧自己,讓自己平衡安定自在,因為可能晃東、可能晃西,各 種的情況都可能出現,我不可能看著你的眼睛。我整個身心—眼、耳、鼻、舌、身、意,都要構成一個平衡狀態,不是只在眼神相接就足夠。」這樣的體驗,我們可 以從自己六根身心上去發現。
 
有時候,我們以為眼睛所見是最正確的。然而我們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要統合在一起,身心才能安定。而整合有它的因緣、情境。
 
所謂的緣起指的是什麼?「緣」是相互依存的條件。存在不是單一的,不是單獨的存在。有主因、助緣,當它們條件具足,就是另一種存在的「生起」。「法不孤起」,意指因緣條件輾轉相依、相互依存。對內在身心可以平衡平靜、了了分明,如是正觀緣起的生起消失。
 
了解緣起,就是以正知正見現觀所有生存的狀態。如實知見,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正確的行為態度。我再舉另一個例子,這是清朝《咫尺錄》的記載:
 
畫春宮圖的畫家—喻春畫與墮胎的關係
 
有一位先生很會畫畫。他本來畫得不錯,後來他發現賣得最好的就是房中術,所以他畫了很多春宮圖來賣。在他那個時代,印刷、影印技術沒有現在發達,所以都是靠著人工繪圖,畫出來賣,他日夜不停地加工,也因此賺很多、很多的錢。
 
有一天,他眼睛瞎掉了。看醫師,醫生說太勞累了,日夜不停的工作,眼睛負荷不了。除了看醫生,親友也幫他占卜。占卜的就說很多小鬼佔住他的眼睛,跟他要命。怎麼會這樣子呢?原來他專畫春宮圖,就有很多小鬼要投胎,結果發現被墮掉的新生命也多。事情看起來好像很詭異。
 
墮胎合法化的問題—喻事情都有相互關聯
 
最近社會也在推動討論墮胎的問題,有的說墮胎要合法化,有的說不應該墮胎。合、不合法是法律問題,另外,還有精神問題、生理傷害問題、生命侵蝕的問題、感情問題、性欲問題……,這些林林總總,能講得一清二白,也是要看個人的因緣跟智慧。
 
在緣起法中,在因緣條件相互依存的情況之下,就是要用智慧來看待這件事。
 
生命的擴展:覺悟生命的相互關係
 
佛 教認為眾生的生命不止這一世,有現在就有過去、未來。因此,特別重視在一世一世間自他的相互依存關係。想到自己的受生投胎,累生累世以來,父母親族的呵 護,若有形相可以計量,其屍骨真比須彌山還高;其生死別離所流的淚水,應比四大海水還多。如此思惟,對自己往昔的惡業,生起慚愧懺悔心,對一切眾生也生起 報恩心,這就是修行心,也是菩薩的心。
 
菩薩,印度話叫「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合稱為覺悟的有情。聽了佛法,覺悟到個體生命與他人、社會、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發現自我的 存在不是獨存的,不是孤立的。發現相互的依存關係,產生生命共同體的悲懷、憐憫;同時體悟到:改善苦,從那裡開始?就從自己開始。
 
生命裡有很多修煉身心的機會,學菩薩的六度四攝是功課,而菩提心是修煉的核心。
 
修 菩提心從修正動機開始。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菩提心,就是你所有修為、起心動念的動機,都回到覺悟的心;用這顆活活潑潑的心,在 因緣法裡面,用緣起的根本義來看世間。惡業當然不可做,善業也要用菩提心來看待。這才是世間的究竟自在跟解脫。往這個方向去發展,就是正確的修行觀,就是 正確的人生態度。
 
整個的世間提供我們養分,滋養我們身心。它們在那裡?就回到我們當下的身心,讓這一念菩提心,念念相續。生活中的緣起,提供我們修行、踐行,也完成我們的生命觀。
 

珍惜人身

 
佛 法以有情為主,有情以人為主。在六道有情之中可以修行、實踐佛法的,還只有人而已。經典指出,能夠出生在人道,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雜阿含經》,有盲龜浮 木的譬喻。說一隻在大海漂流的盲龜,它要遇到海上一塊漂流的浮木,並從浮木的孔洞中伸出頭來已經很難,有情眾生要生而為人,更難於盲龜遇浮木孔。這譬喻是 在勸勉人道的眾生:生而為人是很珍貴的,要好好珍惜,不要輕易糟蹋。
 
再 說,人為萬物之靈有三種殊勝,即憶念、梵行、勤勇等三種。佛教對於人生存的價值是給予高度的肯定。珍惜人身也意謂著善用此人生資源的提醒:「此生不向今身 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佛法要解決眾生的苦迫,它是在此生此世就可以踐行,可以得到的,不必等到來生來世,或者他方世界。透過親自實際的踐行,解脫就在今 生。
 

很忙,不忘修行

 
當 你在做父母的時候,儘管很忙,別忘了要修行;當你做達官貴人時,儘管很忙,別忘了要修行;當你作生意、作買賣,你說我確實很忙,別忘了要修行。你騰出一點 時間,不管晨昏或選擇比較安靜的時間給自己,數一數你的呼吸,看一看你的呼吸是長是短。在那個時候,你知道你的生存狀況是剎那剎那,就在那地方了了分明。 就是如此覺知,你覺知當下的自己,不假他人。
 
修 行,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成為習慣才能漸見績效。多生多劫以來,不知道已經多少輩子做眾生,現在好不容易做三、四、五次的觀呼吸,或者三、四、五次的觀 緣起,三、四、五次的念幾聲佛,就可以改變我的命運,改變我們的習氣,改變我們的行為,你說這麼容易嗎?我想縱使有一些垃圾要清除,也不是一蹴可成。
 
不 必向外去尋求一個不可知的神或地方。由生命自身所帶來的苦厄或痛苦,還是回歸生命本身來處理。生命在那裡?就在一個生滅、一個生滅當中的連綴。在這些連綴 當中,多一些觀緣起的智慧,多一些了了分明的觀察。耐心地修行,耐心地告訴自己:這是在做改善生命的偉大工程。這就是佛陀的教導。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