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林精舍落成專輯在家戒的傳授與受持
在現代化的台灣社會裡, 佛教的傳戒會具有什麼意義和功能? 一個理想的傳戒會需具備些什麼條件? 居士們如何學戒、持戒? 針對這些大家所關心,且對佛教、社會影響深遠的課題, 本刊特別訪問了此次傳戒會的戒師, 分別就他們多年來的傳戒經驗,提出看法。
淨心法師——持戒要掌握戒律的精神
問:請法師談談此次戒會分為國、台語兩梯次傳授的看法?
答:對戒師父而言,分國、台語兩梯次傳授更為方便,省卻翻譯的時間,更可以戒子聽懂的語言作詳細的說明。在我的經驗中,求受在家戒都以本省戒子居多,所以授戒時我一向以閩南語發音,但曾經在一次傳戒會後,接到一些戒子的來信說:「法師都說閩南語,我一句也聽不懂! 」原來他們是外省人,一句閩南語也不會說。如果能像這一次,分成國、台語兩梯次是最理想的。
這次是很特別的戒會,雖然受戒時問較短,但分班受戒素質整齊,對求戒者而言,可以有較充裕的時問認識戒法、熟悉威儀儀軌。
菩薩戒的主要精神在斷惡、修善、度眾生
問:求受戒者常有「受菩薩戒是否一定吃長素」的疑慮,不知它的依據為何?又受菩薩戒如果不吃長素,與受五戒有何差別呢?
答:受菩薩戒者需長素的依據,來自梵網經菩薩戒本所標示的「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強調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但這使得無法吃長素的人不敢求戒。現在傳戒依據優婆塞戒經中的六重二十八輕戒,戒文只提到不殺生,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吃長素,如果不強調吃長素,求受菩薩戒的年輕人可能會增多。這次受菩薩戒的人也很少,不知是否因為這個問題而裹足不前,所以應先向受戒者說明戒文的規定。
五戒與菩薩戒的差別在五戒較偏重自利,而菩薩戒側重利他,亦即除了不該做的,還有需要積極去做的。菩薩戒的主要內容分三部份,稱為「三聚淨戒」,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除止持戒外,還有作持戒,不但要斷惡、修善,還要度眾生。時下人們吃素旨在斷惡,著重的是攝律儀戒,很少擴及修善的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因此一般人以為等自己的年紀大一點,兒女成家,再求受菩薩戒,這都是非常消極、不正確的看法,因為受菩薩戒絕不僅限於吃素而已,若能將修善、度眾生的積極面彰顯出來,才能具體見到菩薩戒的殊勝處。
持戒要掌握戒律精神
問:現代的居士們受戒之後應如何持戒?
答:不論五戒或六重二十八輕戒,都是佛陀因應印度當時的社會環境所制訂的戒文,現今的社會已趨向多元化、複雜化,所以六重二十八輕戒,並不能完全規範現代多樣化的生活。因此,持戒不能拘限於戒條表面的思考,應該深入掌握戒律的基本精神 ——斷惡、修善、度眾生。
梵網經菩薩戒本上有一愒頌——「智者善思量」,明白指出有智慧的人,不僅只是研究戒條,更要思考如何做才能符合戒律的精神。
就以居士們持守八關齋戒的「過午不食戒」來說,食古不化的人,一定要求在中午十一點半以前用過午飯,也就是十一點就要開始吃飯。但處在現代工商社會,上班族卻要十二點才能休息,你總不能說:「老闆!今天我要提早一個小時休息吃飯。」如果能從戒律的精神來思考,我們就要先了解為何佛陀制訂中午以後不能吃飯,再來衡量現實,就不難掌握持戒的尺度了!
以小班制傳戒最理想,戒子宜經過篩選
問:以法師多年的傳戒經驗,一個理想的戒會應該是什麼形式?
答:理想的戒會是讓受戒者能充分了解戒法的基本意義,使他們受戒後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我認為理想傳戒的方式應採取小班制。一班只要八至十位戒子,由一位戒師父負責教授規矩,講解戒法的意義,而且戒師父能與戒子們生活在一起,戒子們有疑問即可當面請教、討論。現在各處傳戒都因求受戒者人數太多,而戒師太少,無法這麼做,以致造成一位戒師要對數十,乃至上百戒子的情況,連帶影響了教學效果,常常是戒師在上面示範動作,下面的戒子根本看都看不到。我曾構想將教導的動作都拍成錄影帶,以大螢幕教學,但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應依戒師多寡,而對戒子人數有所限制。
現在傳戒的常住有一錯誤觀念,認為傳戒要熱鬧,人愈多愈好,有些地方場地不夠,仍勉強容納,尤其出家戒壇更是如此,不但新戒不能受益,戒常住也增加許多不必要的負擔。其實,戒子應該經過篩選,這樣不但能減輕戒常住的負擔,也可提昇僧伽的品質;在家戒會也可挑選社會的菁英份子,對真正想求戒的人採小班制傳授,讓他們確實感受戒法的殊勝,我想這可以再從長計議。
問:關於戒子的考核工作,法師以為可以怎麼做?
答:在家戒可由戒常住擬定審核標準。出家戒的篩選則較複雜,原因是:一、戒常住的觀念不易與戒師們相同,前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戒子,一旦嚴格篩選,受戒人數自然減少;二、部份法師度眾時也未篩選,因此從報名單上無法看出有問題,等人上戒場報到後,才開始篩選就比較困難,當然問題嚴重者還是將他驅出戒場,但這畢竟是少數。
目前較好的解決方式是提早截止報名,開堂和尚可實地到他們的常住探訪,先做初步的篩選。例如有次戒會,清海的徒弟報名受戒,我一看報名表就覺得有異,於是派人按址察訪,那道場的大殿掛著一張清海的大照片,像這種情況若不是親自訪查,根本無從知曉。
所以出家戒在報名截止後,戒常住就要將報名表交給開堂和尚,在開堂前兩週先進行篩選工作。通常由報名單很容易即可覺察大問題,小問題可能就看不出,我最怕的是打著大和尚的招牌來報名,這些人往往會被疏漏。
在海會寺戒期中,有位越南來的比丘尼,不聽引贊師父教導,我原以為引贊師父太年輕,她看不起,才那麼刁鑽,由我來說應該會聽吧!沒想到她不但很兇,而且故意用英文跟我說話,其實她的國語講得還不錯,就是故意刁難人,我說:「我不懂英文,你不要在此受戒,因為我說的你不懂。」就讓她退戒了。事後問她的師父,才知她不是這位老和尚的弟子,只是央求老和尚慈悲成就,蓋章證明而已!
圓宗法師——傳授在家戒是淨化心靈的教化工作
受戒——利益自他的行持
工商業發達以後,不僅物質生活獲得改善,人的觀念也改變了—— 辛勤工作不再是獲得資財的唯一管道,簽大家樂、六合彩,炒股票的投機心態一時充斥大街小巷;都市生活型態普遍之後,從前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況已不復見,代之而起的是通宵達旦的不夜生活,美其名曰「娛樂休閒」,實際上不但耗費金錢、時間,更是勞神傷身。種種現象反映著現代人心的貪欲與空虛,戒法正是規範人身心的清涼準則,它提供人做每一件事時另一個思考角度 ——「如此做是否對人有害?如何做才是對自他有利的?」所以在現代社會裡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自有其重大意義及深遠的影響。受戒對學佛者建立基礎的知見與行持功夫有很大的幫助。受持戒法可使人心地淨化,明瞭因果,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方面有明確的遵循軌則。
一般人總覺得沒有學佛、沒有受戒時,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怎麼做都沒有關係,因為沒有受戒就不算犯戒,這實在是一項錯誤的觀念。就拿五戒來說,前四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屬於性戒,即使不受五戒,也是世間法的法律或規約所不允許的,而受戒最根本的精神便是希望透過戒法的持守,防患於未然,帶動身心的清淨,進而使眾生能斷煩惱、了生死,所以受戒與無受戒的差別很大。對有心弘法者而言,傳授在家戒則是使心地清淨的、最好的教化工作。
理想戒會的條件
理想的戒會應具備三個條件:
(一)需有經驗豐富的戒師
佛陀臨入涅槃叮囑「以戒為師」,戒在則佛法在,所以對戒師的選擇需要慎重考慮,不可馬虎。經驗豐富的戒師知道戒子在持守戒律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或應存念的心態。因此,他所講的內容自能因應受戒者的需求,令大眾了解而能守持清淨。
(二)需有戒常住的配合照顧
傳戒是為令眾生能得清淨戒品,在戒壇上有戒師講解規矩威儀,在生活上食衣住行則需靠戒常住提供,最低限度要有充足的床位、安靜的空間、整潔的環境,使人能在一個清淨的環境中求受戒法。所以戒常住需有充分的準備,如當引禮、知賓,或從事執作、法務,一切配合得當才能成就莊嚴戒會。
(三)需有護法居士的護持
舉辦一次傳戒會需要龐大的經費與充足的人力,這些都需要護法善信的配合與護持,在經費與人力不虞匱乏下,才能提供給求戒者一個適宜的空間,安心受戒。
有了戒師、常住、護法的一致配合,才可以創造出一個理想的戒會! 一般而言,以五天的時間傳兩次戒,是非常倉促的。但此次戒子們的表現絕不遜於其他戒會,這是精舍辦佛學研讀班教育的成果。戒子在未學佛之前,不知佛教的儀軌與精神,讀過佛學研讀班後,他們已成為正信的佛弟子,猶如清淨的食器可以用來盛裝如來的法食。所以我們要更努力,如果有戒子尚未讀佛學研讀班,要請他們多回來薰習佛法,發心才能持續不斷。
本覺法師——學戒、受戒是執持淨戒的基礎
受戒是過短期的出家生活
一般在家戒會的戒期都是七天,前五天完成授五戒的法事,後二天則傳授菩薩戒。戒期訂為五至七天的用意,是要讓戒子能多薰習戒法,熟悉行、住、坐、臥的威儀,以及上殿、過堂等五堂功課,也希望求戒居士們住在寺院,體驗短期的出家生活。
出家戒會則由最早的十五天,慢慢改成三十二天,而在白聖長老八十歲大壽時辦了一次五十二天的戒會,去年佛光山也舉行九十天的羅漢戒期,天數雖有不等,但用意及精神,無非都是要成就新戒們能多練習威儀,熟悉叢林式的出家生活。
這次精舍將戒期定為三天,其中有兩天是假期,沒有請長假的困擾,是適合上班族的新作法。因為五至七天的戒期,對上班的居士來說,還是太長了,除非他求戒心切。但恐怕有些戒子會認為別人受的是七天戒,而自己只受三天,不夠紮實。
其實,雖只有三天的時間,但是在正授前戒子所應學習的穿袍搭衣、長跪、合掌、過堂......都已先訓練好了,而且在開堂前也講解了三皈、五戒、菩薩戒,到開堂時就只需練習正授儀軌,而講授五戒、菩薩戒,只要選擇重要的部份消文,加以複習就可以了,因此並沒少學習。但如果沒有前方便學習課程,就要在這麼短促的時問內傳授在家戒,我還是認為不相宜。
受戒貴在學戒和持戒
持戒的基礎在學戒與受戒,戒期中應讓戒子們多聽講戒、多學威儀,就如同蓋房子,不論蓋的是什麼形式,都得先穩固地基,持守五戒,也要先懂得五戒的內容,才能持守清淨。
講戒應淺白易懂,不用說太多名相,而威儀的教授需要分節說明示範,讓他們熟記儀節及訊號,並反覆練習,直到熟練為止,如此戒子出了戒場才能運用自如,確實持戒。
「受戒容易持戒難」,七天或三天的戒期很快就過去了,受戒後的持戒還要靠自己的努力。受戒不持戒永遠也不會效果的。
持戒是智慧和耐力的磨練,受戒後力行每條戒,將未受戒以前的壞習氣改掉,慢慢地家人覺得你受戒後變得善良多了,自然能帶動他們學佛,建立起佛化家庭。
受戒只是個過程,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平常的受持戒法。請問法師、大德、參加道場定期的誦戒會、戒學講座等,都是輔助新戒們更如法持戒的方便法門。
本靜法師——求受菩薩戒要慎重考慮
戒期長短須視傳戒計畫而定
問:傳授在家戒戒期為何訂為七日?您認為戒期長短對戒子的影響是什麼?
答:戒期並無嚴格的規定非七日不可,或許是根據以前的習慣,如一般常以七日做為一個週期,也可能與佛七、禪七有關。但嚴格地說,在家戒期不一定要七日,如打佛七通常依據阿彌陀經的記載,訂為七日,但也有人打十日的佛七。
戒期長短對戒子而言確實有些影響。戒期若長,在聽戒或其他用功活動的學習上,都有較充裕的時間,對戒子的幫助很大。精舍此次傳戒因事先計劃周詳,戒子們對戒文及各種規矩、威儀已在事先充分學習,那麼戒期到底要幾天也就無所謂了。若想縮短戒期,戒常住方面須做周詳的戒子學習計劃,若沒有周詳的計劃,我認為戒期還是長一點較好。
戒期長短與戒常住的理念、方法有關,例如台北某道場曾考慮到現代的社會環境,提倡「都市傳戒」。他們發心立意雖好,但缺乏提供大眾事先學習威儀、戒文,許多戒子因而反應學習不夠。如果能為戒子們設想出周全的學習計劃,我想戒期長短是可以調整的。
持戒要先了解戒文的意義
問:持戒對在家居士具有何種意義及影響?居士們求戒應具備什麼樣的態度?
答:持戒是發自內心的一股自我約束的力量,這比世間法律由外在的約束更為徹底,它不但約束行為,更淨化每個人的心靈。
我個人的體會,對居士較偏向強調受持五戒,因為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五戒的內容、理念與世間一般法律或宗教的基本規約一致。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是根本戒,不論受與不受戒,如果犯了就有罪過,第五條的不飲酒戒是遮戒,若有需要可以開緣,但必須要明白其開縁的範圍。
若求受菩薩戒則要慎重考慮,最重要是要先了解菩薩戒的理念。菩薩戒內所列舉的六重二十八輕戒,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不容易如法受持。很多受過菩薩戒的人在六齋日受持八關齋戒,只停留於持過午不食戒,便是一例。他們很少注意到其他七戒,及最重要的「內具六念」,只以為晚上不吃飯就是受持八關齋戒,這是錯誤的想法。
另外,佛制受八關齋戒要向五種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求受。但現在很多人常因沒有時間去請師父授戒,或是師父離得太遠,甚至覺得師父太忙,就自己拿著「八種長養功德經」在佛前念誦一遍,以為已經受了八關齋戒。而菩薩戒文內提到,佛前自誓受戒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 一是千里內無授戒師,事實上我們真的在千里之內找不到授戒的師父嗎?二是見光、見華、見相好為期,而我們可不可能在此時得到這些瑞相呢?所以佛前自誓受戒,並不是誦誦經就可以得戒的。
若是草率求受菩薩戒,離開戒場後一條也做不到,這是很遺憾的,因而求受菩薩戒要比五戒更為慎重,必須對戒文有更清楚的認識之後,再進一步考慮自己的環境及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