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培育
15 佛教基礎教育的養成



人才的培養是必要的
人才的培養需要有師父帶領,才能獲得適當的教導;此外,還需要有高僧作為典範,才能砥礪自己精進於道,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現在佛門的教育系統,有師徒制的教育方式,也有體系性的佛學院教育。民國初年,太虛大師首倡學院式的教育,創辦了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漢藏佛學院等,編訂佛學課程,招收各地的僧眾入學。
 
學僧學成之後,各自返回所屬寺院,繼續弘法,例如「馬來西亞佛學院」,便是由太虛大師的學生竺摩長老所創辦。台灣則在國民政府迫遷來台後,有慈航法師於汐止創辦「彌勒內院」、印順法師於新竹開辦「福嚴佛學院」。一九五七年,我在白公老人創辦的「中國佛教三藏學院」修學,包括研究部共修學六年。一九八○年,我也開辦「香光尼眾佛學院」至今。
 
佛學院教育系統的建構
佛學院的教育系統如何建構呢?
 
台灣的佛學院(所)其辦學系統有兩類:一類是研究型的人才養成,一類是寺院弘法型的人才養成。我的辦學方向比較著重於培養弘法的人才,除了教義的傳授、研討,還有執事與生活的訓練,以及弘護實習,讓學僧在畢業後能擔負起寺院的行政、弘法工作,這是承襲白公老人的作法。
 
各佛學院的學制有三年、六年、九年、十二年不等,端視佛學院的辦學宗旨而定。其實,個人以為佛學院教育只是基礎,就如高等教育的大學,學制四年,但是,四年畢業就圓滿教育了嗎?當然沒有,即使十二年也未必會有所成就。關鍵是要到什麼程度才能稱為「圓滿」或「成就」?這是值得思考的。
 
佛教教法的奠基,一般在佛學院是四年至五年的學程。修學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如果能學得紮實,便能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所以,於佛學院的學習是人才養成的開始,而未來的修學之路才是長遠的―「活到老,學到老」,終身都要不斷地學習,這就必須靠個人的努力了。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